古筝曲
弦·谈第一百二十期《汉宫秋月》
艺术家:赵玉斋
编辑于:2017-11-09
我们现有的山东筝曲分为传统筝曲和创编筝曲,上期节目介绍的《四段锦》就属于创编筝曲,它是在大板曲的基础上,经过赵玉斋先生的改编而成的。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山东传统筝曲,它由两大部分组成——大板曲和小板曲。 先说大板曲。早期,在山东有一种以“八板”为基础的民乐合奏形式,称之为“碰八板”,常用古筝、扬琴、如意钩、琵琶等四种乐器进行演奏。在“碰”的过程中,由于古筝声部旋律音突出、节奏指法复杂度高,因而成为其中的主奏乐器。随着发展,古筝从合奏中脱离出来后,成为独奏乐器,山东筝曲中大板曲部分便由此而来。大板曲在单独演奏时可以演奏一首大板曲,也可以将数首(通常为四首)大板曲联成一套套曲来演奏。 《汉宫秋月》是传统筝曲大板曲中的代表作品,它也被称为山东传统筝曲之王,采用大板第一(慢板)的速度演奏。据赵玉斋先生文中提到,几十年来,全国各大流派所演奏和现存的工尺谱资料约一千两百余首筝曲中,还没有发现和它在标题、音调、手法、速度等方面相似的作品。 相传,《汉宫秋月》是根据东汉文人班彪的女儿、班固的妹妹:班昭的一首歌赋而作。班彪、班固、班昭三人受命于朝廷,先后撰写过历史名著。由于班昭经常出入宫廷,持奉皇后妃嫔,对帝王的生活比较了解,曾作《团扇赋》,抒发宫女们的哀怨,后来在这个基础上改名为《汉宫秋》,并把为它所作的乐曲命名为《汉宫秋月》。 作品开头“花奏”被徐徐的拉出,赵玉斋先生的“花奏”(花指)在这里特地强调了每一个音,以表现出宫女们凄惨寂寞的处境 ,第一大板以60的速度进入,体现出旋律中的低沉和忧思。 随后进入第二大板,表现了宫女们望月思乡的情景。而后,旋律逐渐由低沉向高潮推进,速度也随之加快,使用了大量的花指、按滑和双音按滑等技法,将情绪烘托的更加激昂,赵玉斋先生的演奏刚健、粗旷,对封建王朝的控诉和内心反抗的情绪被刻画的更加分明。曲终,音乐又回归到和开头呼应的情绪中,渐渐落入尘埃,表现出她们在深夜中千愁万绪。 传统音乐虽不像现代作品结构宏大,段落划分鲜明。却在规整的板式中,活生生的将封建宫廷中宫女悲切的形象真真切切的刻画了出来,作品其中的张力不言而喻。而作品中的情感表达少不了作为山东筝派领军人物之一的赵玉斋先生,他通过极深艺术造诣,声情并茂的演奏出作品要表达的深远意境。
我们现有的山东筝曲分为传统筝曲和创编筝曲,上期节目介绍的《四段
评论0条评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