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曲
弦·谈第一百二十九期《南乡子》
艺术家:谭盾
编辑于:2018-01-18
谭盾先生的《南乡子》,创作于1984年。1985年,由古筝演奏家李萌老师、笛箫演奏家陈涛老师,首演于中央音乐学院的“谭盾民族器乐作品音乐会”。这部作品作为当时“新潮音乐”的代表作之一,将中国传统文化中深刻的精神内涵、古朴的意韵与现代作曲技法相融合,以写意的笔触描绘出一蝠色彩斑澜的中国现代民族音乐画卷。 创作这部作品时,正值谭盾读研究生。在公演时,这部作品引起了很多人注意。由于离文革过去的时间不长,音乐艺术虽已开始创新,但还处在小心翼翼的探索时期,大部分音乐作品还处于主调音乐风格阶段,同时期的现代筝乐作品有《建昌月》(1981年)、《雪山春晓》(1981年)、《香山射鼓》(1982年)。据了解,当时演奏筝乐作品,左手佩戴义甲的情况并不普遍(《黔中赋》,1987年创作,是当时筝乐作品中难度极高的作品,已双手佩戴指甲演奏)。而谭盾提出了演奏《南乡子》必须佩戴左手义甲的要求,才可完成这首作品的演奏,加之这首包含新音色、新符号、线条起伏极为跳跃的复调音乐,让很多人为之一振。 为筝和萧写的《南乡子》,脱胎于中国传统的“琴箫合奏”形式。古代,琴与箫合奏基本是齐奏,温文尔雅,独具中国文人音乐的魅力。谭盾的《南乡子》则改用了以筝换琴的新音色组合。箫与筝的关系也采用了类似西方二重奏体裁的音乐表述形式。二者音色的对比,无疑在相反相成中更突出各自的特色。 二重奏的体裁决定了这首作品中两件独奏乐器不仅需要相互协作,还要有相对独立的表现机会。在《南乡子》中,声部以线性思维展开,两首作品在纵向上构成很多偶然的不协和音程叠置,如二度、七度、增四、减五等音程叠置,和弦也以非功能性存在于乐曲中。你如果拆分两件乐器的旋律,可以发现箫和筝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都非常浓厚,但二者描述的“中国文化”并非一种形态。二者合之,营造出的效果在当时是极现代的。 在中国民间,乐手、歌手相聚时,“各吹各调”或“各唱各歌”的情况并不罕见。特别是民间手工制造的乐器,粗糙、音律不准,在合奏时,“高半个音”的乐器混合在一起演奏,民间歌手演唱时“音调不准”等现象。这些音高上存在的差异,或调性色彩出现偏离的音乐,不仅蕴藏着艺术上的幽默,还含有意想不到的粗旷和原始韵味。谭盾借以《南乡子》“寻根”的过程中,采用了许多西方现代创作技法,表现了中国民间音乐中,很特殊的一种现象。 在谭盾的创作中,他的技法不受通常意义下的音乐技法逻辑的限制,而是根据乐曲的创作观念灵活运用。他的音乐语言除去简洁、自由,所有的目的都是为找到“灵魂深处”的声音。他独特的观念下是不同于传统的创作手法,他独特的个性和音乐的内容深度,超越了他所属的那个时代。 文章参考: 1.中国现代音乐分析随记——评谭盾早期的音乐作品《南乡子》,李吉提 2009.02.15 2.谭盾早期作品的技法与风格研究,李珺,2013.04.01 3.谭盾筝与萧二重奏《南乡子》作品集古筝演奏分析,朱蕾 2007.03.01 4.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筝乐创作趋向及其特征分析,吴楠 2009.05.10
谭盾先生的《南乡子》,创作于1984年。1985年,由古筝演奏家李萌老师
评论0条评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