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曲
弦·谈第一百五十七期《彝音》
艺术家:作曲:周成龙,筝:叶心怡,笙伴奏:戴子凡
编辑于:2018-08-31
上期节目和大家分享了一首耳熟能详的《彝族舞曲》,这期节目继续为大家介绍彝族音乐,这是一首新作品,由作曲家周成龙受邀为第35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古筝艺术周而作,叫做《彝音》,演奏者是艺术周“敦煌杯”全国古筝比赛的优秀选手叶心怡。 在这首作品诞生之前,作曲家与彝族就有着深厚的交集,因此以“彝族风情”为素材也非临时起意。早在2001年,周成龙先生第一次去云南采风,就被当地的山水迷住了。而作为云南人文景观的音乐,更是叫人留恋。在那之后的十几年间,他多次深入到楚雄彝族自治州,长期的深入当地山寨和老百姓的生活中。和他们一起在火塘边听动情的民歌,在田埂上听葫芦笙,在一起喝酒、听酒歌、跳左脚舞等等。深度融入彝族生活的作曲家,将这些素材和符号嵌在了脑袋里。这首作品的诞生,也就水到渠成了。 《彝音》是为古筝与笙而作的,古筝的定弦采用了具有当地民族特色的调式音阶,深入人心。在云南,有一件乐器极具特色但又是他们生活中很常见的,那就是芦笙。作曲家在创作时借鉴了这种音色,选择更为普及的笙作为伴奏乐器。由于加入了笙,音乐很容易就把人带入场景,似乎彝族人民欢快起舞、潇洒歌唱近在眼前。 音乐在彝族人的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部分,谈情说爱使音乐成为最好的媒人,接亲嫁女时音乐是最真诚的祝福,吐露心声时音乐成了最动人的情绪。这首作品又用音乐描绘了彝族的山河与可爱的人儿。他们在历史的长河中演绎了彝人浪漫而浓烈的爱与情以及瑰丽多彩的诗篇。
上期节目和大家分享了一首耳熟能详的《彝族舞曲》,这期节目继续为大家
评论0条评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