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樊慰慈新作品《夜魔》将在台北首演

  5月21日,著名台湾筝家樊慰慈为多声弦制筝创作的作品《夜魔》将由台湾杰出新生代筝乐演奏家谢岱霖在台北市国家演奏厅的筝乐音乐会上首演发表,谢岱霖现为台湾师范大学民族音乐研究所硕士生,她的表演风格内敛而具爆发力。

 

\

 

 

樊慰慈作品《夜魔》首演音乐会宣传海报


  樊慰慈为多声弦制筝创作的作品《夜魔》完成于2010年4月底,是台湾第一首为多声弦制筝创作的乐曲。此曲建构在音阶音型与节奏模式之持续发展,而非以传统的主题旋律方式谱写。右面筝的中高音域以两组一个八度内各含四个半音音程的吉普赛音阶构成,色彩与之形成明显对比的左面筝则是含有一个半音的五声音阶;右面筝的低音音域可供两面共享,具有不同音阶之间的桥梁作用。乐曲以充满神秘色彩的慢板展开,进入快板后共分四个环环相扣的乐段及一段自由板的装饰奏。

 

\

 

 

诠释《夜魔》的台湾新生代筝乐演奏家谢岱霖


  无法任意转调是古筝在乐器构造上的固有问题,对于近代作曲而言或有其局限性,但也是个可以考验创意的挑战。从乐器本身的角度去克服此一问题,过去除有数种转调筝的发明,也有根据特定作品而以双筝(两台不同定弦的筝并列)方式演奏的情形。多声弦制筝是近年另一种新的尝试,由北京中央音乐学院李萌教授与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合作研发,于2007年首次完成并演出,特色为在一台乐器上有两面筝,可采用不同的定弦(譬如一面七声、另一面五声),虽非解决任意转调的问题,却扩大了筝曲创作与演奏的多种可能性。

  “夜魔”的标题寓意是对既有体制失序不彰所进行的一种体制外的立即制裁或反动。这种情绪可能反映在人类对社会、司法、阶级、种族或宗教等方面之压迫感到无奈,然在具体行动上往往隐而未发,此时艺术创作便成为一种宣示思想的另类途径。

  5月21日音乐会上的曲目十分丰富,除了筝曲《夜魔》,还包括海峡两岸传统与现代的许多经典曲目:广东音乐《连环扣》(饶宁新演奏谱)和《雨打芭蕉》(陈蕾士演奏谱),京剧曲牌《夜深沉》(王中山改编)、梁在平《晓雾》,樊慰慈《音画练习曲》,王中山《晓雾》,叶小纲《林泉》,王建民《婵歌》。演出者谢岱霖为台湾新生代最为优秀的筝演奏家之一,曾获得台湾两厅院“传统器乐新秀”第一名、“台北市民族器乐古筝大赛”第二名及《趣梦乱》最佳诠释奖、“台湾传乐之星暨府城文化大使”、新加坡第六届“亚洲明日之星音乐大赛”总决赛“高超技艺奖”等奖项,除在台湾与欧洲举办过多场个人独奏会及与乐团协奏,并曾参加2008年扬州古筝会议及2009年北京国际古筝艺术节,演出台湾筝乐作品。

 

评论0条评论

    筝闻速递+关注

    中国古筝网新闻编辑

    TA发表的文章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