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古筝艺术获得巨大发展。古筝艺术在教材建设、演奏演艺、乐曲创作、人才培养、乐器改革、学术研究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极大的成就。本文通过对2000年以来古筝艺术书籍的出版进行盘点,综观古筝艺术在教材建设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在对古筝书的出版有一个大概的把握和了解的同时,通过对比分析,向大家推介较好的书籍,并对古筝书籍今后的出版提出一些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通过盘查搜索,市面上出现的书籍主要分为如下几个大类:教程类、曲集类(考级、练习曲、名曲结集、流派或名人专门、流行娱乐)、文字著述类等。
教程类古筝用书
古筝艺术是当今民乐中发展的最为迅速和受人欢迎的一个门类。由于古筝入门简单,容易上手,由此颇受广大音乐爱好者的青睐,古筝也成为家长开拓孩子艺术兴趣、培养情操的首选乐器。古筝艺术如此受到欢迎,也为古筝艺术教程类用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一些名家开始根据自己多年的实践教学经验的积累撰写编著教材,古筝学习者在教材选择方面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
五岁是幼儿早期古筝教育的最佳年龄阶段。而选择一本合适的古筝教材却也是制约和影响教学质量、进度、效率等各方面的重要因素。古筝教材的选择对学习者来讲至关重要。我们不能把成人用的教材生搬硬套或直接拿来利用,也不能讲少年儿童用的教材不假思索地给成人用,而是应该对照比较,精挑细选,为学习者提供对口的、合适的教材。对于少年儿童用的古筝教材,简易性、通俗性、趣味性是必须要强调的,一本合适的、循序渐进的教材是他们不断深入学习、在古筝艺术海洋遨游攀登的石级。由沙里晶、黄梅、傅华强三人合作编著的《古筝启蒙》(广东科技出版社,2003年)一书由基本的技法学习和通过耳熟能详的歌曲改编的乐曲组成,是将古筝的演奏技法和学习分成25周学习安排,每周都有“每周练琴记录”的表格,学习者可以填写每周练琴的时间以及练琴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这是一本适合古筝启蒙、适合幼少与老年朋友学习,为更进一步深入学习打基础的用书。由著名古筝演奏家、教育家郭雪君编著的《青少年学古筝》(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2年9月第二版)是当今青少年学习古筝的首选启蒙教材。入选的乐曲有很多是根据儿童歌曲改编而来,简单易学,易记易背,同时又具有编排上的专业性和科学性,由此受到广大教师的喜爱。由著名古筝教育家孙文妍、袁莉、何小彤编著的《幼儿古筝教程》(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年)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语言通俗易懂,训练材料又适合少年儿童的生理特点和心理情趣,所选乐曲动听引人,性格鲜明,是幼儿学习古筝的上好选择。《古筝弹奏入门》(蒋莉编著,金盾出版社,2006年)也以少年儿童为主要的读者对象,精心改编集录不少卡通歌曲、儿童歌曲以及中外名歌,是引导幼少轻松入门的较好选择。
实用性的古筝教材,可以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是学习者在短时间内对古筝艺术有一个大概了解的捷径。《古筝实用教程》(张晓云编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古筝演奏实用教程》(张媛英编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年)等书作者都本着实用的原则,按部就班,由易而难,科学而系统地向大家介绍有关古筝的知识和演奏法,或穿插相关的乐理知识作为补充,提高学习兴趣,拓展视野,或通过大量练习曲、乐曲的编排对所学的指法进行巩固等。后者更是用简谱、线谱双版方式编排,为学习者简线对照、掌握不同记谱方法提供了便利。《古筝实用教程》(蔡文峰编著,广州外语音像出版社,2001年)一书从历史介绍到简单的乐理知识接触,从左右手单独运用到双手的有机配合,将古筝的学习纳入到一个系统、井然有序的轨道上来。教材中收集的近一百首古今中外名曲,更是编者为方便大家的学习而亲自编订的,由易而难,按部就班。《中国古筝教程》(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是著名古筝教育家何宝泉、孙文妍编著的一部适合于艺术院校与广大古筝爱好者使用的专业教材。全书采用线谱与五线谱对照的方法铺排,适合各层次的古筝学习者使用。这是一部编者在40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和多种版本的基础上推出的最新版本,内容包括各地区、各流派大量的筝曲和系统、实用的练习曲,也有理论含量较高的文字评述,内容非常丰富,可谓一部总结性的编纂。由李庆丰、李伟合作编著的《古筝教程》(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中,编者创作收录大量具有实用意义的练习曲,趣味性、艺术性兼容并包,诸如三指四点、摇指以及左手的按滑技巧等都饱含着编者的良苦用心。与此同时,编者还特意选入部分古诗词,旨在深入诠释乐曲内涵,提高学习者的综合素养。《张珊教古筝》(张珊、陈灵芝编著,湖南文艺出版社,2002年)分正篇和副篇,正篇是对古筝有关常识、乐理、技法和练习曲的罗列编排,同时附有21首古筝独奏曲;副篇是对九个级别的古筝乐曲每级3-4首进行的分析。此外,2000年以来出版上市的古筝教材还有《现代古筝教程》(林坚编著,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年)、《古筝入门基础与提高》(焦力编著,四川美术出版社,2007年)、《巧学古筝》(毛丽华编著,西泠印社出版社,2005年)、《古筝初级教程》(雷靛云编著,同心出版社,2004年)、《古筝培训教程》(刘巧君编著,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年)、《古筝入门》(乐夫主编,袁叶子、张音悦编著,湖南文艺出版社,2007年)等。
由蔡毅编著的《古筝爱好者》(花城出版社,2002年)包括基本指法、乐理、练习曲,名曲弹奏分析和考级乐曲精选三个大部分。然而此书也并非一般的教材用书这样简单,它的价值在于对潮州筝曲更为深入的了解方面。书中刻意加重了广东地区潮乐、汉乐、粤乐三大乐种筝曲的分量,从大处讲可以说是对广东地区古筝音乐的一次集中亮相展示。在编者所引用的潮州筝曲曲谱几乎都是其外祖父黄长富先生的传谱,而黄长富先生是清末明初潮州筝乐大师李嘉听先生的传人,这对后人更深入了解和研究潮州李派筝具有很重要的学术价值。《古筝新韵》(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年)是浙江古筝名家王刚强先生编著的一本古筝教材。这部书囊括了编者亲自创作或改编的乐曲70首,编者按照教学程度、乐曲编创方法和形式将这些乐曲分为两个大类,即基础曲目(28首)和编创曲目(41首)。这种分类编排的方式层次分明,为读者短时间内进行相关信息的检索、阅读提供了便利。这部书的乐曲均由编者亲自编写、创作,其中有一些乐曲曾获得全国大奖,深受业内欢迎,可以说这部书凝结着筝家半个世纪的古筝情缘和心血。中国音乐学院林玲教授编著的《古筝演奏教程(上、下)》(百花文艺出版社,2008年)结合了编者20余年的教学经验,由易而难、深入浅出地编排,教程包含各类基本演奏技法的讲述,并且通过练习曲、乐曲齐头并进的编排方式,更为系统和科学化。每个练习曲、乐曲下面基本都有相关的文字注解,以帮助学习者运用正确的方法演奏, 以及对乐曲有更为深入地了解。多年来,林玲教授一直活跃在教学前线,其严谨的教学方法、专业化的教学要求势必对她的教程的系统、科学、完善打下坚实的基础。
当今时代是读图的时代,人们很难静下心来沉浸在文字的世界中,相反对图片、连环画等形式乐此不疲。而在古筝艺术书籍中,文配图也成为一个很重要的编著方式。中国音乐学院林玲教授编著的《古筝入门教材(简谱版)》(华乐出版社,2000年)、中央音乐学院周望教授编著的《古筝速成演奏法》(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年)都采用了文配图的形式。两本书的整体构思差不多,都是从古筝的基本常识入手,再到古筝演奏技法的讲述,再加上一些古筝名曲曲谱。此外还有河南曹派古筝嫡系传人李汴与其子陈希壵编著的《图文古筝基础教程》(蓝天出版社,2006年)等。这些书最大的亮点在于由编者亲自做配图示范,其中的配图为广大学习者用怎样的手型进行正确弹奏提供了参考,也对降低读者对于文字的审美疲劳起着重要的作用。
古筝教材书籍中一人多著的现象也较为典型。中央音乐学院李萌教授对当今古筝艺术的发展做了极大的贡献。她个人集演奏、教学、研究、作曲、研制于一身,单在古筝著述方面的成就就为人所共睹。在古筝教材方面,新世纪以来连续编著出版《古筝基础教程》(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年)、《古筝演奏与练习》(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跟名师学古筝》(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3年)等著述,为古筝艺术发展中教材的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中,《古筝基础教程》是一部编者本着实用原则编著的初级实用教程。教程按照古筝演奏技巧分类,分上下两部。上部的练习偏重同音域内往返练习和级进模式练习,下部则变化大,需要系统科学地学习和练习慢慢达到要求。《古筝演奏与练习》一书则从以往出版的古筝书籍中精心挑选和编排,线谱简谱并用,实用的内容成为青少幼儿、古筝爱好者学习的较好选择。《跟名师学古筝》则对古筝教学进行量化,分为三十课进行。这本简易教程还入选了一些经典名曲,并对一些乐曲做了专门的演奏提示说明。
古筝艺术的发展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古筝乐器革新、衍变,而这又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曲作的诞生。比如《红水河畅想曲》、《青山流云》等筝曲,是李萌教授为她研制的多弦制筝而作。在教材方面也一样,市面上也出现了一些新筝的教材,这为古筝艺术教材的梯队建设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古筝新筝技法教程》(赵勃楠、王居野著,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一书从古筝新筝的演奏技法角度入手,既包括对演奏技法的综述,又有大量的技法练习,并对练习曲进行细致的文字剖析和说明,为学习者掌握正确的技巧提供了帮助,文字的说明和剖析也潜移默化中对学习者的理论层面进行了影响和强化。此书对古筝演奏技法的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而本书对新筝弹奏技法教学的涉及也成为教材建设的一个重要突破点和亮点。由李丽敏编《转调古筝初级教程》(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年)是专门针对转调古筝编写的教材,书中图文配合,包含大量的转调筝练习曲,这为转调古筝的发扬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曲集类古筝用书
曲集类用书也是占比重较大的,细致分类包括考级曲集、名曲选集、专项训练曲集、流行曲集以及流派名家专门曲集等几大类。
考级类曲集主要是全国各大音乐院校的编著曲集。所编著的曲集各有特色,不一而足。有的考级曲集专门安排了练习曲,比如由李萌主编的《中央音乐学院海内外考级曲目 筝》(中央音乐出版社,2004年),王小月、杨红主编的《天津音乐学院校外音乐考级教程 古筝》(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年),由王中山主编的《全国古筝演奏考级作品集》(安徽文艺出版社,2008年)等,这些书在每个级别的乐曲之前都有目的性地安排了大量练习曲,这些练习曲具有极为重要的练习价值,对考前活指、日常基本功练习都很有帮助,也为广大的古筝学习者更有目的地学习提供了便利。由李萌主编的《中央音乐学院海内外考级曲目 筝》一书初中高三个级别之外,另加设演奏文凭级,演奏文凭集所用曲目高于所有考级机构的级别。王中山主编的《全国古筝演奏考级作品集》是在1999年出版的由中国音乐家协会编的《全国古筝演奏(业余)考级作品集》基础上重新修订而来。由原来的单本一册改为现在的多本七册。级别由原来的最高级九级设定为现今的十级,第十级的乐曲是近些年来创作并获得良好反响的作品,有出自演奏家的,如王中山作曲的《溟山》,有出自专业作曲家的作品,比如王建民《西域随想》、《莲花谣》,徐晓琳《抒情幻想曲》,庄曜《箜篌引》等。由上海筝会编《中国古筝考级曲集(最新修订版)》(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年)也应时代的发展和广大古筝爱好者的要求做了巨大调整。相对于1995年的老版,二版分上下两册,内容得到极大扩充,由原来的每级别8首扩展到如今的12首,这对学生们学习和了解更多曲目,在考级乐曲的选择中具有更大的选择余地提供了方便。曲集增加了30余首新作品,对上个世纪80年代后新作品涉及较少做了调整,所选的曲目更具有代表性。乐曲的难度也做了相应的调整,使得曲目的安排更趋合理化。由何宝泉、孙文妍合编的《古筝考级曲集》(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3年)全书共分十个级别进行编排,每个级别由4-6首乐曲构成,每首乐曲都附有乐曲注解,是一本具有参考价值的考级用书。其他如李萌选编的《古筝考级曲目大全》(同心出版社,2003年)等书也是一本实用的考级用书,全书由174首各个级别的乐曲组成。
相对于古筝考级曲集内容的丰富,名曲选集用量少而精来形容再好不过了。如果说考级用书是为了古筝艺术更为广泛的普及,那么古筝名曲选集则是对古筝历来的名曲的集中展示和推介。《古筝创作曲精选》(赵毅编著,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年)共收录优秀创作曲20首,其中如《揾英雄泪》(周雪石曲)、《洪湖人民心向党》(张敬安、欧阳谦叔曲,张燕改编)、《小河淌水》(姚运才编曲)、《湘舞》(王建民曲)等其他曲集不多见的作品。乐曲有详细的注释和说明,为广大学习者更深刻认识了解乐曲的来龙去脉和方便演奏提供了线索。同样由他与徐桦合作编著的《古筝弹唱曲与传统乐曲精选》(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年)由弹唱与经典名曲组成,具体为唐宋元等古代诗词曲弹唱20首,汉族五大古筝流派各4首传统曲目共计20首,各部分都有弹唱和演奏提示。古筝弹唱也是古筝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对古诗词的弹唱对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挖掘、继承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也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意义。著名古筝教育家赵曼琴先生编著的《赵曼琴教学筝谱》(同心出版社,2004年)是编者在科学而合理的筝曲记谱、指法符号体系基础上的结晶。此书收录传统、创作筝曲共30首,所有曲谱都是由编者本人亲自校订、整理,每曲之后都配有详尽的记谱和指法符号说明、演奏提示,可以说是一本兼容曲谱和鉴赏的书籍,更是一部探讨科学演奏、科学记谱的研究性著作。《中国筝曲集粹(上、下)》(高雁编著,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是一部由重奏、合奏筝曲构成的曲集,包含19首古筝重奏、合奏作品。《古筝重奏合奏曲集》(傅华强、沙里晶编,广东科技出版社,2004年)、《柔情古筝:齐奏重奏曲》(朱晓谷编著,安徽文艺出版社,2006年)等成为古筝重奏合奏曲集中难得的佳作。此外,近年出版发行的名曲曲集还有《优秀古筝曲:精选与解析》(李萌选编,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古筝经典》(郭雪君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古筝演奏曲集》(林玲编著,安徽文艺出版社,2003年)、《古筝经典名曲集》(邱霁选编,安徽文艺出版社,2008年)等。
名曲选集有的是强调少而精,有的则是古筝乐曲大全,强调多量和内容的丰富。《中国古筝名曲荟萃(上、中、下)》(阎黎雯编,上海音乐出版社)、《古筝曲谱》(李萌主编,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中国传统古筝曲大全(上、中、下)》(李萌编选,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等是其中的代表性编著。《中国古筝名曲荟萃》上册于1993年出版问世,中、下两册于2000年出版发行。其中,上册在2006年4月已是第八次印刷,主要包括各大流派的名家名曲组成,共130首。曲集收录了蒙古筝、朝鲜伽倻琴一些曲目,是研究这些少数民族筝曲的重要资料。曲集的最后是由各流派名家、专家学者所撰写的流派介绍、研究性文论,是研究传统筝曲、了解中国古筝流派文化的不可多得的集子。中、下两册也集录了130首筝曲,是从上个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涌现的名家名曲选编,这是对此时期古筝曲作的一次充分展示和集中亮相,这对古筝学习者了解、认识中国古筝乐曲创作整体的概貌和走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曲集曲目丰富、实用并具有收藏价值。《古筝曲谱》一书共收录212首筝曲,分传统和现代创作部分,基本编排思路与《中国名曲荟萃》大致。《中国传统古筝曲大全(上、中、下)》专门集录了汉族各大古筝流派的传统乐曲,包括河南、山东、潮州、客家、浙江、陕西与福建七个重要派别。此曲集的特点有三,即传人多、乐曲多、传记多。每个流派都有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介绍,每册的最后也都收录了一些名家传记,是难得的研究古筝流派、传人的重要参考用书。
练习曲是学习某种指法的重要途径,是解决古筝乐曲乐段技术难点的必由之路。随着古筝艺术的不断发展,对弹奏技巧的高要求和快速演奏的看重,使得专门练习曲也成为抢手货。《每日必弹 古筝指序练习曲》(项斯华著,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是一部把不同的指序安排进行专门活指练习的曲集。本曲集采用双行记谱,用于双手配合的训练。重点在于训练起双手各手指独立弹弦的能力,通过科学系统的练习,掌握不同运指的连接、变化指序以及过弦的技巧。曲集由易而难编排,通过训练,着实有效地提高弹奏者的弹奏技术,为保证弹奏者良好的弹奏状态以及快速指序为主要技巧的古筝乐曲演奏提供了有益的帮助,可以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专项训练曲集。由郭雪君编著的《古筝考级练习曲》(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年)一书着眼于考级,所涉及的练习曲总共分为10个级别,每个级别都配有5-10条专门练习曲。是学习者攻克弹奏难点,更有效、有目的地进行专门训练提供了方便。是一部考前强化的好书。《古筝练习曲65首》(赵毅著,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年)一书分两个部分,即专项练习曲(15首)和歌曲改编乐曲(50首)两部分。后一个部分虽为乐曲,但却本着“以曲促技”原则,将专项的练习贯穿于乐曲中,保证了学习着学习中的乐趣和积极性。《古筝练习曲:童庐筝谱》(童宜风编著,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年)也采用了这样的编排方式,由56首由易而难、循序渐进的基础练习曲和26首练习乐曲构成。《古筝练习曲一百首》(沙里晶、傅华强编著,广东科技出版社,2005年)、《古筝趣味练习曲》(高雁编著,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年)、《跟我学古筝练习曲集》(宋泽荣编,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年)等书也是深受古筝爱好者欢迎的练习曲用书。练习曲可以为演奏乐曲做好技术上的准备,其目的主要在于解决演奏中碰到的各种复杂的技术问题。
用古筝这一民族乐器来演绎流行乐曲,成为古筝艺术不可忽视的一个现象。很多人之所以要学古筝完全是因为受到流行古筝乐曲的打动。流行歌曲改编的古筝乐曲深受听众欢迎,由此拉动了流行古筝乐曲的CD制作,以及相关书籍的出版问世。古筝艺术家吴莉于2004年出版了由她编著的2部《流行歌曲改编的古筝弹唱曲集》,即《卧虎藏龙》、《英雄》(均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前者收录了25首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流行歌曲,侧重于弹唱;后者收录22首乐曲,分怀旧经典、影视歌曲、流行前线三个单元,加入一些古筝独奏,并尝试部分歌曲双版方式的编排,即既有可以拿来弹唱的版本,又有可以单独独奏的版本。曲集在强调娱乐的同时,也不乏专业技术训练的价值。上海筝会于2007年出版了两部歌曲改编筝曲集——《古筝流行金曲99首》、《古筝怀旧金曲99首》(均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分别由9位不同的古筝新秀改编集录的集子。集子中都由99首流行、怀旧歌曲改编集录而成,附歌词和演奏提示,可以说是弹唱曲集的优秀作品。著名作曲家朱晓谷先生于2007年出版的《流行古筝——中外流行金曲改编的筝曲1》(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上市以来深受学习者的欢迎,市面曾一度脱销。2008年,朱晓谷先生又编著了此系列的第二本。这两本书收录了近些年来内地和港澳台等地区的流行歌曲、怀旧歌曲,以及中外经典的影视歌曲等等。此外,《怀旧古筝金曲》(祁瑶改编,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醉人的旋律:流行歌曲改编的筝曲100首》(姜淼、王冬婉、赵勃楠改编,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流行雨:古筝通俗小品》(李捷改编并演奏,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初级古筝演奏曲集》(杨红编著,南海出版公司,2005年)、《古筝演奏抒情歌曲精选》(杨红编著,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菊花台:流行歌曲改编的古筝曲集》(赵志军主编,湖南文艺出版社,2007年)等书也受到广大古筝爱好者的喜爱。
古筝曲集的另外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流派名家的专门曲集。这些曲集是对某个古筝艺术流派、某个演奏家或作曲家筝曲作品的结集,是对他们艺术成就的凝结。这些对日后的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曹东扶筝曲集》(曹永安、李汴编,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年)一书共分九章,不仅荟萃了曹东扶先生的古筝演奏艺术,也集录了他的一些琵琶、三弦演奏谱,并对他独特的一些演奏技巧作了说明。《蜀籁——徐晓琳筝作品集》(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年)选入了自1980年以来,由她跟邱大成先生创作的筝曲作品11首,分简谱五线谱两本。由李萌编《广东客家 粤乐筝曲集》(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3年)一书以客家筝乐大师饶宁新及他的演奏艺术为主线,介绍了客家筝演奏之道,饶宁新先生的筝演奏艺术,这是介绍客家筝乐、粤乐筝曲较为完善和系统的曲集,是对流派代表人演奏艺术的集中展示,是一本研究客家筝乐的重要参考用书。《曹东扶古筝曲100首》(曹桂芬、曹桂芳编,冯娟娟、冯彬彬校注,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年)一书收录河南板头曲、鼓子曲曲牌、曲剧曲牌等在内的乐曲100首,收录5篇关于古筝演奏的文论,以及编者自行创编的作品。这是了解河南曹派古筝艺术的一个窗口,其中的文论具有相当的价值,比如冯彬彬《曹东扶音乐美学思想》一文从演奏、创作、器乐改革等不同角度分析了其外祖父的审美观念与思想,这对研究流派传人的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古筝曲集》(何秀琴编,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4年)是陕西风格民族乐器系列中的一册古筝曲集。曲集汇集了如周延甲、曲云、魏军等陕西筝派重要代表人的作品,继承秦筝艺术传统,是数十年来陕西筝乐的集萃。对研究陕西筝乐无疑是一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曲集。广东汉乐大师何育斋先生长孙何松先生经过多年努力整理出《何育斋筝谱遗稿》,在2002年出版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这是客家筝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对客家古筝艺术的挖掘整理,对研究客家筝艺具有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筝艺指南》(邱大成著,华乐出版社,2000年)虽然主体是讲述了筝与筝的演奏技法,但附录的28首乐曲是由筝乐大师邱大成先生编曲创作、改编、编订及演奏的作品,无疑是对作者作品的结集展示,也是一本本难得的专门曲集。其中收录的《绣荷包》、《赶场》、《闹春》等创作曲已成为古筝音乐会中经常选用的曲目。2004年,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发行了《三木稔古筝作品集》,该集收录了数十首风格各异的古筝作品,全部由日本著名古筝音乐家三木稔先生作曲。由杭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古筝讲师、浙派古筝第三代传人盛秧编著的《浙派古筝》(西泠印社出版社,2003年)一书是介绍浙派古筝艺术不多见的佳作之一。作者在书中向大家介绍了浙派古筝形成的历史背景,总结从浙派第二代传人如孙文妍老师等人学得的演奏技法,同时又汇编了浙派不同传人的传统筝曲演奏用谱以及近年来涌现的浙派筝曲新作。集录的每首乐曲都附有“演奏提示”和“乐曲分析”。《浙派古筝》一书的问世对于浙派筝艺传人艺术成就的展示、对浙派筝曲的继承和发扬具有重要意义。
文字著述类
相对于古筝教材用书和曲集如火如荼的事态来讲,有关古筝的文字著述却如数家珍,略显薄弱了。
在理论研究方面,著名古筝教育家赵曼琴先生著述的《古筝快速指序技法概论》的问世可以说是古筝艺术理论建设的一部里程碑式著作,此书于2001年由国际文化出版公司正式出版发行。随着时间的推移,古筝艺术“弹按尾随”慢功演奏以及一般的双手弹奏逐渐不能满足新时代、新曲作的要求,快速演奏技法应时而生,对当代古筝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赵曼琴先生结合自身多年的演奏实践,思考总结,对古筝演奏中快速演奏技法作了系统、详尽的剖析与论述。这是一部上下两册长达50余万字的理论著作,是一部关于快速演奏技术的学术成果。这部著作对古筝演奏者认识自己的手的结构、掌握正确的演奏技巧并运用于实践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指导意义。快速指序技法的发展和运用使得古筝在民族管弦乐队色彩性乐器向旋律性乐器转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演奏者从此不再为古筝不能快速演奏而烦忧,此外快速指序技法也催生了一大批现代优秀古筝乐曲。由筝乐大师王天一先生与王居野合著的《古筝名曲句句教》(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年)则是对15首古筝名曲进行分句式的内容、演奏等分析。全书重头戏在于乐句分析,分段分句分节,甚至每个音都有深刻的讲解。这是一部演奏注释型的理论著作,对筝曲演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由青年古筝演奏家姜淼、王冬婉合著的《中国古筝名曲演奏注释》(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一书同样是一部大型的阐释古筝名曲演奏的“注释型”理论著作。该著作选入了由筝乐大师王天一先生创作和编曲的曲作16首,其中原创和创编各占8首。全书用共计 40 多万字,对 这16 首古筝名曲进行了演奏和技法的详细注释。在编排、设置等方面,与《古筝名曲句句教》基本思路一样。这种科学而严谨的演奏分析对古筝演奏的理论建构具有不可磨灭的意义和价值。
除大型的理论著作之外,也有将散见于各大音乐院校、音乐出版编辑机构刊物上的古筝文论结集成册的。由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编辑部、华乐出版社编辑部合编的《怎样提高古筝演奏水平(1)》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范例。该书本着音乐普及与辅导的原则,汇集不同时期资深古筝艺术教育家、演奏家的文论共27篇,是关于古筝教学、演奏、调律、文化等方面的较为完善的论著,对古筝教育者、研究者和学习者均有较高的理论价值。该书除涉及古筝演奏、教学、调律、文化等方面之外,还选入了一些有关古琴艺术的文论。
相对于古筝调律、演奏原理等高深的理论,有关古筝文化、逸闻趣事的鉴赏性论著是大家比较受欢迎的。由周耘编著的《古筝音乐》(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年)一书通过语言文字对古筝的历史源流、构造和演奏技法、流派名家、名曲作了较为详尽的介绍。该书的主体部分是名曲赏析,著者选取了11首著名筝曲进行赏析,文谱参半,有机编排,实为古筝爱好者提高鉴赏水平和素养的佳作。由王英睿著、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筝——中国国粹艺术读本》于2008年9月出版上市。这是一本关于古筝艺术的最新文字著述,内容翔实,趣味横生。作者采用了故事讲述、演绎的方式,以年代的发展为经,以与古筝艺术相关的人和事为纬,组成了一个关于古筝艺术的文化史库。《筝》书总共分为七章,作者随着年代发展的足迹,剖析了古筝艺术发展的起起落落。该书有如下几个特点:故事演绎、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内容翔实、新见百出。通过阅读此书,相信大家会对中国古筝艺术的发展有一个更为深刻的了解。
在论述中国古筝艺术发展、文化等论著中,关于流派的专门文字论著在市面上比较少见。而更多是散见于一些关于中国民间乐种的音乐论著中。由王希彦著《山东民间器乐概论》(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一书第一章就对山东筝乐进行了专门介绍和论述,该章对山东菏泽、聊城两地古筝音乐的概况进行了盘点介绍,同时对两地具有代表性的筝曲进行了选介。其中第三节又结合具体作品,对山东古筝音乐的结构形式、演奏技法和旋律个性等方面的艺术特点进行了论述。这对研究地方性的古筝音乐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其他论著在此不再做一一举例。
对于古筝艺术考级辅导的文字论述也是古筝文字著述的重要组成成员之一。由高雁编著的《古筝学习问与答》(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一书总共分5章内容,全书以问答的方式布构,分别从古筝有关的知识、演奏、乐理、名曲、素质五个方面对古筝艺术的学习作了全面介绍,是一本简易的古筝学习普及读本。由郭雪君、冯坚、罗小慈合作编著的《古筝考级训练问答》(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一书同样采取问答的方式布构编排,着重对古筝考级乐曲的演奏做了简要的分析和说明,同时结合谱例分析,对开发学习者综合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是一本具有参考价值的考级用书。该书可以说是上海筝会编《中国古筝考级曲集》一书的配套用书,文字的论述和练习曲的设置弥补了《曲集》中仅有乐曲而无注释、练习曲的不足。
古筝不仅是中国的民族乐器,还是属于世界的一门器乐艺术。自古以来,古筝艺术就扮演着重要的文化交流角色,随着国与国际间的交流而声名远播。当今,古筝受到海内外极大地欢迎,也成为文化交流中的重要媒介之一。《中国筝家走世界(第一部)》(王天一、王居野、赵勃楠著,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是一部中国著名筝家“筝游世界”的传记、轶闻著述。该书不同于一般的理论著述,文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兼容于一体。该书以记叙散文的写作方式,真实而详细地记载了东方女子古筝新筝乐团的诸位筝家到各国弘扬“国琴”艺术的业绩。可以说是一部关于出国访问的记录史。
对古筝艺术书籍发展的建议
1、古筝书籍类别比重有待协调,分类有待明细化
目前古筝书籍在数量方面,大类中的古筝教材用书和曲集明显多,而关于古筝艺术的文字论著却少得可怜。在小类中,各类层次、水平的用书比重相差大。比如在古筝曲集这一大类中,名曲曲集所占分量明显要大于古筝专门练习曲集的分量。其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这对古筝艺术整体的繁荣和发展多少有影响。
教程类用书是占比重较大的类别。但有些书整体质量不高,有些在整体编排和设置上还缺乏合理与科学性。等等都有待于提高,在专业分类上也有待于明细化。比如教材是为青少幼儿设计还是为业余自学者设计,等等还有待于加强。以保证学习者能够选择适合自身之用的教材和高效学习。
考级类用书由于考级机构多,所选乐曲以及定级等方面混乱,有待统一。此外在编排设置上还有待于科学化。其中一个比较好的设置在于对基础练习曲的涉猎。这为学习者按部就班,有针对性、目的性的学习无非是一个好的选择。专门的练习曲集也有待于加强。相对于古筝曲作,练习曲很大的一个特点就是专门,它专门为某个指法或者组合而设计,是一种带有明确目的和针对性的。它可以从古筝最基本的发音,到筝曲中常用指法和指法组合进行重点训练。但是市面上练习曲用书相对稀缺,造成学习者选择过于局限。由此,对古筝专门练习曲集的建设是古筝艺术不能轻易忽视的、重点建设的一个环节。
由流行歌曲改编来的筝曲目前深受学习者欢迎。简单的技法、动听的旋律能够让学习者不断找到学习的乐趣,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也对专业学生调节专业练琴的枯燥起到重要的作用。古筝艺术工作者可以将流行乐曲或素材纳入到专门的创作中来,“以曲促技”,让学习者的学习更富成效。
2、文字著述有待于树立精品观念,多角度研究
如果我们在书店仔细观察一下古琴、古筝书籍,我们很容易发现公开出版发行的琴谱虽然少见,但有关古琴艺术的文字著述很多。而在古筝却与之天壤之别。曲谱曲集多,文字著述如数家珍。这种曲多论少的状况,是古筝艺术发展和学科完善过程中一颗不可小视的绊脚石。中国古筝艺术需要理论著述,否则是一个不完善的体系。当前的古筝文字著述不能满足广大学习者、爱好者的文化需求,这种状况是有待重视并加以解决的。当前上市的文字著述少是显而易见的,另外一个弊病就是缺乏精品。有一些著述仅仅是一般性知识的梳理,可读性有了,但理论积淀不深厚。由此,笔者认为古筝艺术工作者应该在精品观念的前提下,从对中国古筝流派的介绍、乐曲的推介、名家传记的撰写以及演奏方法等不同的角度潜心研究,为广大读者提供系统的、完备的理论成果。这项工作对于完善理论建构、指导实践和推动古筝艺术整体而全面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3、民间筝曲的保护和拯救力度有待加强
对传统古筝乐曲的整理挖掘是中国古筝艺术长足发展的必要举措,对古筝艺术的保护和传承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专门流派的曲集中,有些流派曲作的整理和挖掘工作还不到位。虽然有些流派的专门曲集早在上个世纪已经出版,但由于年代原因,它们只能深藏于各大图书馆,市面上也较难见到相关的版本,这对古筝艺术爱好者、研究者来说,无疑是一个缺憾。传统古筝乐曲集以及相关文史的梳理等等还有很多空白有待填补。比如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山东筝乐代表人季玉玺先生(其外祖父为山东筝派著名筝家张为昭先生),季玉玺先生除继承外祖父的古筝演奏艺术之外,在乡野的数几十年中,挖掘整理和创编筝曲等等,对山东古筝乐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又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南邓州板头曲传承人——宋光生(曾拜师河南著名筝乐大师曹东扶先生学习),在板头曲传承、演奏等方面的极深造诣,数年来,他培育新人,整理古筝技法和曲谱,为河南板头曲的推广做出贡献。填补这些空白,对古筝艺术的继承、传承和发扬、研究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此外,传统流派的正宗传人也都渐渐年事增高,对传统乐曲的挖掘、拯救和整理已迫在眉睫。
古筝艺术的发展如火如荼,关于古筝艺术的书籍在表面上看似壮大,但其内里存在着严重的失衡、缺陷乃至空白。这不得不为当下古筝爱好者、学习者所关注。以上是对古筝书籍的盘点,因笔者个人水平有限难保挂一漏万,但静待专家与古筝同仁指点交流为盼。
评论0条评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