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上午11点10分,著名古筝演奏家、南京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阎爱华和扬州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1古筝基础教学法创始人王小平老师和张弓先生传承人、玉振古筝总经理陈泓女士进行了一场回忆师者张弓先生的访谈会。本次访谈会围绕两个层面展开,一个是“传”,一个是“承”。
传:就是把毕生所学传授给学生。
张弓先生,是琴筝教育家、琴筝制作大师,行业“杰出成就奖”获得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中国琴筝产业之都”的开辟者和领导者。
他一生做出了杰出的丰功伟绩,一言以蔽之,就是一个字“传”。那么,他究竟传了些什么给后人呢?
王小平老师回忆:“张弓老师当年用家里的床板给我做了第一台古筝,亲自上门教授,曲谱都是手抄。带我演出的时候,骑着自行车帮我拿古筝,演出结束后亲自送我回家。去老师家的时候,他就像父亲一样对待我们,真的是很无私。”
境——“师者心——回忆张弓先生”名家访谈进行中
张弓老师是集体课教学的创始人,并且编写了第一本适合儿童的古筝教材;为了配合学生学习需要,1976年,张弓老师研制出古筝之乡——扬州的第一台古筝。
1986年10月,在中国音乐家协会、扬州市文化局的大力支持下,张弓老师促成了中国筝界首次大规模的聚会——中国古筝艺术第一次学术交流会。
中国古筝艺术学术交流会至今已经举行了八届了,对于古筝界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培训班的模式被推广到全国;掀起古筝普及教育的热潮;培养出一大批优秀人才。
阎爱华老师给大家介绍了中国第一次古筝艺术学术交流会的意义:“学术性——全国各地乃至海外的古筝名家都来一起交流古筝,互相学习;实践性——很多老艺术家都进行了演奏、交流;可行性——不断交流,不断发展。”
张弓先生的贡献,奠定了扬州在全国筝界的地位。2015年,扬州荣膺“中国琴筝产业之都”的称号。
承:指的是让学生承接好老师一所传授的学识。
阎老师和大家分享了她与张弓老师学习时的笔记,以及张弓老师一些重要的言论,对阎老师的教学等方面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在普及教育上阎老师也得到了很多启发。
笔记展示
陈泓女士也深情回忆了张弓老师:“做事严谨,要求严格,但是为人和蔼可亲,把一生全部奉献在古筝事业上,甚至在最后的时间里,还坚持在病床上写好了关于第八届古筝艺术学术交流会的策划书,这鞠躬尽瘁的奉献精神让人肃然起敬!”
1993年,张弓提出将扬州传统工艺——漆器工艺融入古筝产品设计,并在“玉振”筝中率先成功试验。古筝、漆器二者的完美结合,成为古筝乐器设计史上一个重要篇章。
我们后辈们要将“传承”这一事业继续下去,我们将会把自己从张弓先生身上获取的,再传给我们的下一代,让他们来“承”,如此,时代传承,生生不息。(新闻来源:中国古筝网)
评论1条评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