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刁家出现第一代制筝艺人之后,一直是传子不传女,更不收外姓人为徒,直到1964年,刁秀欣破例收了4名徒弟:刁望河、刁兆玉、李钦民和仝兆臣。
心灵手巧善钻研的刁望河是郓城新一代制筝工艺的主要开拓者。他同师弟一起在制筝工艺的继承与发展上大胆钻研,使郓城筝从原来普遍使用的16弦,研发出18、21、23、26弦5个品种系列,产品影响力大增。
“上世纪九十年代,外地人都是拿东西上门来找我们买筝,刁庄村成立了木工组,腾出来8间房子,抽出十几个人制筝,最多的时候每年生产300多台。”说起当年古筝的辉煌,刁望河仍非常兴奋。
然而,上世纪九十年代末,郓城古筝的制作和销售陷入了低谷,甚至停产。谈及原因,刁望河仍有些气愤:“古筝市场混乱是我们停产的主要原因,有些人买走之后模仿制作,坏了刁庄筝的名气;个别客户不诚信,拿走古筝不付钱,打击了我们的积极性。”
2006年,刁庄筝厂和宋江武校合作,由宋江武校来拓展销路,刁望河、李钦民等4位艺人来到了水浒文化旅游城,成为按时上下班的工人,收益得到保证。他们还与山东古筝乐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季玉玺成了邻居,古筝制作和古筝演奏相映成趣。
尽管收入不高,但对制筝工艺的热爱,让他们无法放弃几十年的老手艺。刁望河忧心地说:“古筝制作既是力气活,又是技术活,收入还低,很多年轻人都不愿意学,如果我们几个再不干,这门老手艺就面临失传了……”
不过让刁望河稍感欣慰的是,他们师兄弟4人的孩子也都掌握了古筝制作工艺,在农闲时也能帮着制筝。“我们要让制筝工艺代代传承,让高山流水韵味悠远……”刁望河话语中透着坚定。
相关阅读
【新闻】2008国际音乐艺术大赛江苏赛事将在古筝之乡--扬州拉开序幕
【新闻】古筝文化擦亮“古筝之乡”金招牌
评论0条评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