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乐也摇摆,探索新型国乐表演形式


10月25日至27日,每年一届的奥林匹克公园音乐季在京演·民族文化宫大剧院举行。


奥林匹克公园音乐季是京演集团历经七年强力打造的首都优秀户外音乐会品牌,在国家体育馆南广场,每年一度的音乐会现场早已成为首都演艺舞台的一道亮丽风景。今年的三场演出均移师民族文化宫大剧院,前两场“光荣与梦想”和“激情与荣耀”由北京交响乐团上演,最后一场则是指挥家范妮挥棒北京民族乐团带来的“国乐的摇摆”。富有东方韵律的国乐,具有西方风情的拉丁爵士,配之炫酷的舞美、热血沸腾的电声,舞台上英姿飒爽的北京民族乐团演奏员,在范妮的率领下,用国乐嗨翻全场。


范妮


本场音乐会由指挥家、爵士钢琴家、中国音乐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金野担任导聆。金野是这场音乐会的策划者之一,“我在英国学习乐队指挥专业,兼修爵士钢琴。爵士乐与国乐牵手,是我一直想尝试的,这次终于落地了。此前作为指挥与北京民族乐团有过合作后,这个乐团给我的印象就是年轻有活力、敢于尝试,于是我将这个想法跟李长军团长沟通,没想到李团非常支持。”


金野


为此,10月17日,北京民族乐团特意举办了一场工作坊,邀请金野以及本次音乐会的音乐总监张辉,围绕“拉丁爵士音乐的风格演奏”为主题举办讲座并与团员们交流互动。金野为大家讲解了爵士乐和传统民乐节奏型的不同,以及拉丁、雷鬼等丰富的节奏特征。张辉现就职于中央民族乐团,作为低音提琴声部的首席,他还是一位作曲家、贝斯演奏家,张辉用贝斯带领大家尝试现场打节奏。两位主讲人“讲演结合”,更为直观地让大家感受爵士音乐的魅力。金野介绍:“这场音乐会的曲目风格不仅是爵士,还有拉丁等多种风格。我们不怕观众质疑的声音,我们需要这样的一次探索。”金野登台介绍曲目背景之后特意强调,“大家觉得哪里精彩,可以随时奉上掌声。”


当晚的音乐会一票难求,北京民族乐团特意进行了线上直播。琵琶演奏家杨婷婷带来了作曲家熊俊杰为本场音乐会特别创作的琵琶与乐队《花前月下的热情》,琵琶“大珠小珠落玉盘”的音色与拉丁节奏、和声色彩相融,活泼且优雅。


杨婷婷与乐队合作

《花前月下的热情》


杨婷婷说,通过参加这场音乐会,发现自己也可以创新。“我在二度创作中融入了古典吉他的技法,同时最大可能挖掘出琵琶的特点。第一次排练结束,张辉老师给我讲了爵士乐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我回家之后好好消化了一下,第二次排练就感觉到了不同。”


青年古筝演奏家程皓如带来了古筝与乐队《云南随想》,这部作品不仅是首演,更是一部融合之作。“当下的年轻人听东西非常广泛,希望这部作品可以让大家看到古筝的各个方面。”程皓如说。


程皓如与乐队合作

《云南随想》


青年唢呐演奏家张倩渊演奏了一曲唢呐与乐队《飒》。她不是第一次与北京民族乐团合作,“每次合作都有新收获。这场音乐会一票难求,从市场角度来看,就意味着成功。演奏者不仅要有技法,更重要的是韵味的把握以及音乐风格的展现,总之是一次绝好的学习机会。”


张倩渊与乐队合作

《飒》


音乐会上,乐团还为观众带来了拉丁爵士风情的民族管弦乐合奏作品,既有展现祖国繁荣昌盛的《中国红》,又有爵士乐中的经典作品《Take Five》;既有浓郁西班牙风情的fusion爵士乐作品《西班牙》,又有蕴含布鲁斯风格旋律元素的FUNKY代表作《哈密瓜岛》。最后,在观众的热烈掌声与要求下,一曲《龙舌兰》作为返场曲目,再次带大家跟着律动与节拍嗨起来。观众小李是北京民族乐团的忠实粉丝,这场音乐会他很幸运抢到了一张票。“北京民族乐团总是会带给观众无限惊喜,我觉得国乐和爵士乐的牵手非常成功。”



青年指挥家范妮此次已是第二次与北京民族乐团合作了,但两次合作带来的是截然不同的音乐风格与收获。排练之前,范妮特别安排了一个下午与演奏员们进行第一次视谱,“爵士乐从谱面上感受不到与其他的音乐作品有太大的不同,但不是说你按照节奏正确演奏出来就可以的,你必须了解爵士乐,把爵士乐的韵味演奏出来,更何况本场的曲目不光有爵士乐。”范妮说,准备此次演出,每演奏一首曲子都要忘记它,然后再开始演奏新风格的下一首。



在团长李长军看来,刚刚过完7岁生日的北京民族乐团,一路成长起来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守正创新。“守正是我们一定要做的,同时必须要有创新。北京民族乐团正是在不断尝试中,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为观众带来时尚、现代的民族管弦乐。”李长军介绍,2021年,北京民族乐团全年演出230场。截至今年10月,北京民族乐团已经演出220场,今年全年预计可以达到280场。“我们愿意邀请不同的指挥家、独奏家来乐团,因为他们必定会带给我们不同的影响。北京民族乐团更加愿意张开臂膀,将国乐与世界上优秀的音乐文化交融,朝着探索新型国乐表演形式的方向前行。”


文/ 孟绮

摄/ 罗维、游吟诗人

新闻来源:音乐周报


评论2条评论

    筝闻速递+关注

    中国古筝网新闻编辑

    TA发表的文章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