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1日下午,由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项目资助,中国音乐学院“中国古筝的传承与发展”项目组主办的《中国古筝的传承与发展》学术研讨会于线上举行。研讨会由项目负责人,中国音乐学院国乐系副主任、博士生导师、院级学术委员会委员王中山教授主持。
此次与会的专家中,有活跃于当代民间筝乐活动的流派代表,有专业院校和职业团体的筝家代表,以及从事筝乐音乐理论的学者代表,共同聚焦国内筝乐流派生存现状,当代筝乐艺术发展现状,围绕“中国古筝传承与发展”主题展开研讨。与会者纷纷发言,从不同视角出发共同探寻中国筝乐艺术的传承路径与发展方向。当今时代,古筝的发展面临着各大新媒体的崛起与介入所带来的全新经验与冲击,如何使得中国古筝艺术中蕴含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中得以更好地传承与发展是永恒不变的议题。
图1:《中国古筝的传承与发展》学术研讨会海报
古筝作为中国本土原生乐器,由于千百年历史文化的浸染使其映射着特有的中华文化基因与中国音乐文化属性,在发展过程中始终不能脱离、舍弃传统的根基与命脉。在本项目的前期工作中,项目组曾委派专业摄制团队赴南阳、菏泽、汕头、梅州、上海等地进行了采风录制,本次研讨会也邀请到了部分参与采风录制的各流派代表筝家。
宋光生先生是河南筝派重要代表人物曹东扶先生的亲传弟子,在古筝演奏上具有独特的河南板头曲风格韵味,在律学研究方面也有其独到的见解,由其主编的《河南大调曲子全书(8卷)》已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华民族音乐传承出版工程精品出版项目。参与录制的河南筝派代表人宋光生先生已逾八十高龄,因身体不便遗憾无法线上与会。王中山教授表示在他出资成立河南南阳镇平大调曲子研究会时宋老先生也曾是重要代表,同时作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老先生身体力行常年坚持参与河南筝乐的传播、讲学,以身示教的展现了筝乐的传承与发展,其在河南筝的传承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宋光生先生演奏的河南板头曲《陈杏元和番》片段中我们感受到深邃而有力的传承精神。
图2:宋光生演奏河南筝曲《陈杏元和番》
山东筝派由其流派代表人物韩庭贵先生之女韩秀英女士在发言中谈到,山东筝又称“鲁筝”,主要流传于鲁西南一带的菏泽、聊城地区,以郓城、鄄城最为丰厚,明清时期,郓城筝乐尤为繁荣,在长期与当地乐种、曲种等艺术形式的交融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演奏技法、鲜明的艺术风格与雅俗共赏的审美特征,其音韵铿锵有力,曲调古朴而热情、乡土气息浓郁,恰似山东人憨厚爽朗的性格。她表示山东筝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世代筝家继往开来的力量,山东筝的传承早期以王乐涌、黎邦荣、张为昭等筝家为代表,后期有赵玉斋、高自成、韩庭贵三位筝家师承一脉,形成了生生不息的传承之路,在新中国成立后又将山东筝从民间带入了专业院校,使其在全国范围內广泛流传并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韩秀英女士在长期受邀参加各地的讲演经历中体会到,山东筝在各地的教学与实践中备受重视,近年来当地政府也给予了山东筝乐有力的支持与保护,韩秀英女士表示愿与各界筝乐学者一同继续以敬畏之心回望传统,在热爱之中展望未来。
图3:韩秀英演奏山东筝曲《鸿雁夜啼》
本次与会的潮州筝派代表共有三位,首先发言的是我国潮筝名家林毛根之女林乔女士,她提道,筝乐之美,源于中华文化不同地域的多元传统与在其中孕育出的特色音韵。在广东潮汕地区广泛流行的潮州音乐,受中原古文化南移的历史影响,在中州古乐与当地民间音乐的相互渗透下形成了独特的典雅格调,脱颖其中的潮州筝自然也承袭了这一清隽的韵味,经几代名家不断完善与发展,以细腻轻柔的表现手法与内在特质成为了中国筝乐较有影响力的流派之一。今年,在中国古筝学会王中山会长的关怀之下,成立了以潮州筝第四代传承人为主组成的汕头市音乐家协会潮筝分会,这一举措既是老一辈筝家的企盼,也为进一步传播与发展潮筝搭建了更广阔的交流平台。林乔女士在随后的发言中也对目前潮州筝在院校传承中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担忧,她表示近年来通过在学术活动中与专业院校师生的交流,看到潮筝影响力日渐扩大的同时左手韵味控制磨练不足的问题也逐渐凸显,民间艺人碍于音乐理论知识的薄弱终究会在传承中有所局限,故而林乔女士希望各专业院校能在日后将传统流派列入专业设置,细化专业分类与研究方向,与民间加强合作,让中国传统流派古筝艺术获得系统性、全方位的传承与发展。王中山教授回应,林乔老师既有家族的传承也有多年在汕头音乐家协会担任重要职位的背景,故而对潮筝的传承与生存现状有着较为深刻的思考与总结。
随后发言的是潮州筝派名家黄长富之女黄楚英女士。作为澄海潮筝李派的第四代传人,黄楚英女士本次发言讲述了潮筝的两派师承并主要阐释了澄海潮筝与中国音乐学院古筝教授曹正先生的深厚渊源,强调了不同圈层交流的重要性。自1962年曹正先生赴澄海参加学术交流会与三位潮州筝家结缘,为南北派古筝的交流拉开了序幕,也为进一步传承与发展潮州筝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在随后的三十余年间,1988年澄海潮筝研究会的成立,90年代与曹先生议定举办“澄海93中国古筝潮乐艺术节”、演奏录制《寒鸦戏水》专题片于中央电视台《龙之乡》专栏播放,至2000年在澄海举办的“中国古筝扬琴艺术节”中组织潮筝百人大合奏,离不开几代潮州筝人多渠道、多方式的共同努力,更离不开曹正先生的关心与推广,正是院校与民间、专家与基层的多维度交流使得潮筝艺术的传播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当前在各专业院校的重视之下潮筝有着繁荣的发展前景,黄楚英女士提出潮筝的传承与发展还需在本地青少年群体上加大功夫,重视起潮乐在考级曲中的比例与青年古筝教师队伍的培养。王中山教授表示,黄楚英老师也是潮筝名家之后,在黄老师对曹正先生与潮筝发展关系的回顾以及曹正先生对地方筝乐的关爱中,也使我们在当下如何做好筝乐的传承与发展的工作上得到了很好的启发。
潮州筝派名家高哲睿之子高百坚先生以《传统筝乐传承刍议》为题指出,当今在现代筝为主导的多元开放格局下,传统筝乐愈发受到重视,与此同时,仍存在困扰健康有序传承的四大乱象,并提出相应解决之法。一是“古调传承”中的专业不专,如以尼龙手弹钢丝弦、以机械测音代替“上行足徽,下行软遜”的游移变化、以学院派音乐节奏取代潮州筝的“慢而不断快而不乱”等问题。由此,解决问题之根在于老师,一方面创造条件请流派血脉传承人进入校园,一方面走出大墙面向田野;二是“内行人读‘外行书’”,目前涉及传统古筝的论文著作多而不精,人云亦云、以讹传讹等功利现象频发,于此建议筝界同仁重视起传统理论队伍的建设;三是“重表演,轻内涵”,那些游离于乐曲情绪表达外的肢体语言需要得到纠正;四是“乱改名曲”,望传统古筝经典曲的改编者真正做到尊重、敬畏传统。王中山教授表示,高百坚老师作为对当地筝乐发展有着深切体会的筝乐人,以其为主的当地筝人群体对传统的认知则会在一定程度上优于其他的外地筝家,当下古筝发展的“尚声轻韵”已经让很多传统筝乐面目全非,如何让古筝在传承中健康发展是一个永恒的课题。
图4:林乔、黄楚英、高百坚、陈其俊演奏潮州筝曲《寒鸦戏水》
广东梅州客家筝市级非遗传承人范永奋先生就客家筝生存的“困境”与“希望”进行了发言,列举了客家筝优质研究演奏人才的缺乏、习筝者多偏重现代的审美取向、学院派对传统演奏体系的困惑、乐曲创新改编后传统韵味的丧失以及发展资金不足的五点“困境”,提出了传统筝与现代筝不同的用筝以及所需的不同教学体系,要将传统筝曲与基于传统筝曲的改编、创新筝曲加以区别的观点。同时范永奋先生也谈到了两点“希望”:其一随着一批客家筝研究者逐步探索客家筝的发展路径、愈来愈多的专业院校师生前往当地调研采风,促进了客家筝的发展,其二,梅州市政府、市音协重视的提高与当地筝人自发组建了许多艺术社团,很好促进了客家筝的传承与发展。
广东汉乐县级非遗传承人、广东大埔县政协办公室副主任蔡葵先生介绍了客家筝的音乐文化土壤广东汉乐的音乐特点与发展脉络,广东汉乐作为广东三大乐种之一,融合中原古乐韵致与本土音乐特色,历史悠久,曲目丰富,演奏形式多样,历经客家人世代传承是“中州古乐的活化石”。大埔县作为“广东汉乐之乡”,以其良好的群众基础与党政府的大力支持,先后成立的广东汉乐研究会、广东汉乐乐团等积极举办汉乐艺术展演、暑期免费培训班与广东汉乐进校园,以口传心授的教学模式在广东汉乐的传承发展上取得了显著成效。蔡葵先生还特别邀请了大埔广东汉乐研究会原会长罗启煊为我们介绍了广东汉乐研究会的概况,期待各地各界学者能够给予客家筝更多的关注,在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引领下为客家筝的传承发展集思广益、出谋划策。
王中山教授回应,客家音乐原为中原音乐南迁后与当地音乐交融后而形成的音乐,实有中原古韵遗风。目前众多筝乐流派在音乐院校的流传中,客家筝稍显薄弱,与会的两位筝家都是近年来较为活跃的客家筝代表,希望日后能够深入当地的筝乐文化,加强建立民间与专业院校的合作交流,共同推动客家筝乐的繁荣。
图5:范永奋、蔡葵演奏客家筝曲《寒鸦戏水》
浙江筝派代表人、上海江南丝竹非遗项目传承人、上海音乐学院孙文妍教授对浙派古筝的脉络发展进行简要介绍。她讲到,基于浙江江南丝竹音乐、民间小曲、滩簧和华氏琵琶十三套形成的浙派古筝,有着丰富宽泛的内容与文武兼备的音乐气质,19世纪50年代前浙江筝由于历史原因未能独立成派,直自1956年王巽之出任上海音乐学院古筝教师才使其落地生根,经其师生五年的共同努力,编写出了中国高等音乐学院第一套系统化教程《浙江传统筝曲教程一套》(共七个分册),创编了“扫摇”“左右点弹”与大指推弦五声琶音等技法,与上海民族乐器厂共同研发了现今通用的S型21弦筝和尼龙钢丝琴弦,以上种种的守正创新,推动了浙江筝终于进入时代语境成为了筝界公认的重要流派。孙文妍教授表示今后还需将在浙派古筝传承人的培养、时代新曲的创作、S型21弦筝工艺音质的改良、浙派筝艺历史与发展的梳理与对其流变与教学经验的总结等方面作为她今后努力的方向。王中山教授对于孙文妍教授对古筝事业孜孜不倦的的追求以及其对筝乐艺术的专注与发自肺腑的爱表示敬意,也从像孙教授一样毕生致力于古筝事业的老一辈筝家身上看到了传承与发展的重要现实意义。
图6:孙文妍演奏浙江筝曲《四合如意》
作为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会长与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筝专业委员会会长的王中山先生也提出了今后的设想,他提到本次会议既是项目的一个阶段性成果,同时也是一个起点,中国古筝学会将在未来考虑成立传统筝乐研究委员会,届时将汇聚对传统筝乐有着深切热爱与研究兴趣的专家学者,共同为传统筝乐的传承与发展的繁荣贡献力量。
当今古筝艺术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以专业院校教育为主导的教育发展体系中,在行业标准的界定上院校与职业乐团具有强大的导向作用,作为行业发展的主要执行群体,专业艺术院校以及职业乐团在中国古筝的传承与发展上肩负着重大的责任。
随后发言的是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李萌教授。她自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民间各大流派筝谱的收集整理工作,出版了大量珍贵的筝曲集,为各大传统流派在艺术院校中的弘扬发展做出了独到贡献。李萌教授对各位流派传承人为中国古筝艺术发展所作的帮助与贡献表达了由衷的崇敬与感恩,她表示,愿永以谦卑之心,与民间艺人大家们共同合作努力,为传统流派于院校中的传承发展贡献力量。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音乐系教授李莹谈到“传承与发展”作为一个永恒的话题,得益于一代代流派传承人、古筝教育家、演奏家与古筝爱好者的不懈努力,在中国古筝呈现空前繁荣的当前尤为重要,众多流派也为筝乐的传承与发展带来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受不同地域历史、文化、民族风情影响的不同流派,以其各具特色的印刻着时代文化内涵的经典作品生生不息,流传至今。与此同时,顺应时代的变革与发展,古筝的曲目创作、演奏技巧、舞台呈现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长足地进步与发展。由于古筝艺术的巨大魅力,越来越多的古筝爱好者加入了习筝的队伍。正规的师资渠道明显不足,教学市场上难免鱼目混杂、良莠不齐。当然,在每一个事物的发展过程中都不会是十全十美的。随着数字化新媒体的到来,人们认识古筝、欣赏古筝的途径更加多元化了,除了到音乐厅,通过网络也能欣赏到古筝艺术家们的高水平演奏,可以感受到本真的古筝艺术之美,也提高了对古筝的审美能力,正规的古筝教学必将重回人们的视野。
国家一级演奏员,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张晓红老师以释义“传”字入手,讲述了自己的两位恩师山东筝派传人高自成先生与陕西筝的领军人周延甲先生在筝乐传承与发展上呕心沥血的贡献与做出的表率。1999年中国铁路文工团举办“桃李天下芳百世—-王殿玉诞辰100周年音乐会”,作为高先生的亲传弟子,为先生调琴摆台,目睹了高先生81岁高龄登台演出《高山流水》,大指快速托劈气势庞博、精湛完美,堪称舞台演出的“不老松”。 周延甲先生毕生投身于古筝事业,1960年编订《古筝迷糊音乐曲集》,以传统音乐为源头,创作出一大批陕西筝曲,使古筝艺术焕发出新时代的光彩。1989年中央电视台“举办首届全国民族器乐(山城杯)电视大奖赛”,其演奏两位恩师改编和创作的《高山流水》《秦桑曲》,荣获古筝二等奖。《秦桑曲》获作品一等奖。纵观建国以来的筝乐发展,是根植于传统中不断推陈出新创造出了一个个辉煌,王中山教授作为当今古筝艺术界融传统与现代,集教学实践、传承创作于一身的代表人物,以其自身的信念和实践,将古筝的创新发展到了崭新的高度,我们将以此为榜样。王中山教授对张晓红教授的发言表示感同身受,表达了对古筝的情感和对老一代筝人的感怀之情。
中国歌剧舞剧院民族乐团副团长、国家一级演奏员雷靛云老师同样认为古筝的传承与发展需以守正为根基再谈创新,既要立足传统,又要结合时代条件赋予文化以新内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只有经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延续生命、永葆活力。传统文化的创新既体现在传播方式、表达方式上,也要在不同音乐文化的交流互鉴中焕发新的生命力。在表达方式上,我们可以借力新媒体平台,努力探寻传统与现代碰撞的多元化。大胆探索小型化、创新化、多样化的发展道路,普及古筝传统音乐文化,普及筝的正道理念,避免网上千差万别和妄自揣测的演奏现象,以正视听。
实践需与理论结合才能够使事物的发展站得稳、立得住,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需要音乐学界的关注与渗入,古筝艺术也只有在建立起并不断完善筝乐理论的过程中才能健康有序的传承与发展,如果传统筝乐是根,院校与职业院团是先行者,那么音乐学家群体便是推动者。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王英睿指出这次研讨会于音乐学研究者是一次宝贵的田野调查机会,围绕筝乐的传承与发展始终离不开“传统与现代”“民间与院校”两大话题,提出在关注反思专业院校教育对传统音乐传承有何不良影响的同时也应看到其不断进行着的调整完善,更不能忽略专业院校自上世纪50年代建立至今形成的强大体系对筝乐在全国乃至世界中的传播发展所取得的先进意义。在未来发展中,我们要提升对乐器本身物理与文化属性的尊重,要在借助院校先进体系建设的基础上深入民间全方位体察传统音乐,包括戏曲、民歌曲调与地方方言。同时,院校可以增加多乐器专业培养与重奏、小型室内乐的训练,从民间音乐演奏体系中汲取精华以培养学生的即兴演奏能力。
中国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副研究员李丽敏谈到对于中国古筝传统流派的研究,以往主要集中于各个流派的共性研究,而对流派内部不同代表人物的细部研究较少,故此次项目大规模地对全国各个筝派代表人物进行了调查研究,对于认识中国传统筝派的发展现状、研究经典筝曲作品流传、变异的过程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传统不是一成不变的,让传统于现代重现活力需要多样化的发展途径,其中在保持筝派传统风格的基础上以创新思维进行时代新曲的创作将是让传统走进现代人审美境界的重要途径。她说,实际上这也是王中山教授多年来一直践行着的发展道路,为我们树立了继承传统与发展传统的一代典范。
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副教授王先艳提出古乐的三条发展道路,即传统流派的传承与发展、世界多元音乐的融入与发展以及专业化体系的精深发展。前两条道路大致相同,都需要通过对代表曲目、音乐风格(包括音阶调式的音律特征、体系性的演奏技巧和音乐表达方式,以及由这些技术所构成的音乐本体风格)、传承体系和审美思维观念四方面的学习以将其作为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素材。而第三条道路确立的是以复杂的表演技术体系与丰富的音声表达为基础与重要内容的音乐作为艺术的观念以及社会实践系统。未来我们应在传承自身体系性文化特征的同时,将三条道路相互融合,以更加丰富的艺术风格形式,满足当代社会对多元音乐审美的精神需求。
中国音乐学院在站博士后张春蕾以10月4日于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举办的首场古筝专场音乐会《筝途——王中山古筝专场音乐会》为例探讨了古筝的传承与发展之道。从音乐会上半场的“传承古韵”,展现了以乐曲为载体包含的传统文化、思维方式、演奏技法、口传心授传承方式的活态传承,到音乐会下半场的“奇思妙想”,结合创新的乐曲、技法与别出心裁的舞台构思与位置灯光设计,整场音乐会给出了如何“守正创新”的答案。
最后,武汉音乐学院古筝青年教师、中国首批古筝博士姚伊新作为青年筝人代表,分享对筝乐艺术传承与发展的思考与反思。结合自身博士研读期间,在导师王中山教授的教育理念指导下,通过以“传统”和“现代”为主题的两场个人独奏音乐会,以及博士课题的深入研究,其对筝乐艺术中的“传统与现代”“传承与发展”两对关系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对传统筝曲的原貌传习不仅在于乐器弦制、演奏方式的追根溯源,更在于演奏技法、音色处理、传统律制、作韵手法等方方面面,对于现代筝曲的演绎则更注重把握“技与乐”的辩证关系。在项目活动进展中姚伊新深深地感受到各位筝家前辈对古筝事业的坚守与热爱,对于当代青年筝人来说,在音乐传习的道路上,受到过多西方音乐体系的浸染,更应当加强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血脉的传承与传习,与此同时不断积极进取,向前辈们致敬!
图7:研讨会议线上合影
本次研讨会通过网络途径构建了极具现实意义的学术交流平台,正如王中山教授所言,本次研讨会是具有历史性的,与会人员年龄段涵盖二十多岁至八十多岁、群体构成横跨民间与专业院校乐团、学术体系上汇聚音乐表演与音乐学,实现了多维度、多层次的融合,跨学科、跨体系的交流,既有迎合时代发展的大胆设想,也有深入民间土壤的脚踏实地。研讨会首次聚集民间艺人与院校专家、理论家们一同进行思想观点的碰撞、信息的交换与补充,拉近了民间艺术与学院派音乐的距离,各抒已见、群策群力,开创了筝乐艺术事业的多元化新局面,共同谋求中国古筝艺术更好的传承与繁荣发展。(来源:中国音乐学院国乐系)
评论2条评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