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茫茫九派,弦歌不辍——赵墨佳传统筝曲音乐会即将上演


茫茫九派,弦歌不辍

赵墨佳传统筝曲音乐会


【演出时间】

2024年1月25日 19:30


【演出地点】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戏剧沙龙剧场


【导师】

王蔚 教授


【特邀导聆】

张晓东 博士


【特邀演奏者】

施文卿、沈贝怡、陶奕、戴盛华、褚天翱


【演出票价】

180/280元

微信小程序“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参与购买



导师  王 蔚


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博导;著名古筝演奏家、教育家;中国音协古筝学会副会长;中国民管学会常务理事、古筝专委会副会长;上海音协理事、古筝专委会主任;上海音乐学院廿一筝团团长兼艺术总监;国内外多所艺术院校特聘硕、博导师。


多次获:文化部“园丁奖”;全国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上海市文艺人才基金“优秀教师”;“上海之春”优秀表演奖(最高奖):上海音乐学院“贺绿汀基金奖”、“黄自教学科研奖”等;1991年、2002年首录出版了以传统筝、钢丝筝及十二平均律蝶式筝演奏的《孔雀东南飞》、《中国筝曲——浙江篇》CD专辑,为行业留存下珍贵的音像资料,填补了业内多个领域的空白;2011年首创古筝“弦距型”训练理念并出版全国高等艺术院校专业教材《古筝“弦距型”手指训练教程》;出版:《古筝视奏训练教程》《蕉窗夜雨》《王蔚的古筝艺术》《含泪的感恩》《古筝》《求同存异“雅”“傲”共赏》《潮州音乐与潮州筝》等专著专辑论文;主编《中国古筝考级曲集》《民族魂—上海之春古筝委约作品集》《上海音乐学院原创筝乐作品集》等;培养了一批在“金钟奖”、“文华奖”、“CCTV”等大赛中摘金夺银的优秀学生,并多次担任大赛评委;赴亚欧美及港澳台地区举办音乐会及大师班讲座。其艺术成就被收入《中国音乐家辞典》《中国音乐家名录》《华乐大典 古筝卷》。



特邀导聆  张晓东


博士,弹拨乐演奏家,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硕博分别师从吴强教授、戴微教授、赵维平教授。现任上海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以理论与实践的双重考量活跃在世界音乐研究领域。主要从事汉唐音乐历史、弹拨类乐器演奏和理论研究,并关注民族音乐的传统与当代发展。多次参加文化部、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东盟音乐周组委会、国际传统音乐学会(ICTM)、欧洲中国音乐研究基金会(CHIME/磬)等主办的国际会议并发表演讲,并主持与参与多个省部级、国家级科研项目。学术论文与乐评被多家权威期刊刊登与收录。



赵墨佳


青年古筝演奏家,上海音乐学院首位古筝专业在读博士,中国音乐最高奖“金钟奖”获得者,中国音协、上海音协古筝专委会会员,新艺民族室内乐团成员,上海音乐学院廿一筝团副团长。


四岁习筝,启蒙于王前进老师。相继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附小、附中、本科并保送硕士研究生,师承著名古筝演奏家、教育家、博士生导师王蔚教授。并有幸得到闽筝传承研究会会长、福建筝派代表性传承人陈茂锦老师、延边大学教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伽倻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金星三老师以及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内蒙古雅托噶(古筝)协会主席哈斯老师的教导。


曾荣获第十一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古筝比赛最高奖“金钟奖”;第四届国际古筝比赛青年专业组金奖第一名;国际第四届中国器乐赛专业青年组特金奖等;在校期间多次获得奖学金等荣誉。


赵墨佳作为独奏演奏家,曾于全国多地成功举办个人专场音乐会。曾与张国勇、张艺、张亮、林大叶、吴强、郭文景、陈致逸等指挥家、作曲家有过合作。合作乐团有上海爱乐乐团、上海音乐学院交响乐团、上海音乐学院民族管弦乐队、青岛交响乐团、深圳交响乐团等。作为一名职业室内乐团演奏员,共同参与制作、演出了“玲珑国乐”、“敦煌国乐”、“廿四节气”等沪上知名音乐会品牌。曾受邀参加比利时布鲁塞尔中国文化中心揭牌仪式演出;受德国法兰克福、汉堡孔子学院之邀举办民乐讲座。她的演出足迹遍布德、美、日、韩、新、俄、比利时、埃及、拉脱维亚及国内港澳台多地。


作为筝乐创作者,她原创的筝独奏《蕣》、筝与钢琴《鱼戏》、七声筝与钢琴、打击乐《越人歌》、筝重奏《粉墨》收录在《上海音乐学院原创筝乐作品集(一)、(二)》中出版。2021年出版首张个人专辑《筝品》,由「看见音乐」全球线上发行。多次参与现代流行跨界录制,如网络游戏《原神》《天地劫》《天涯明月刀》等诸多电影及游戏的古筝配乐。


特邀演奏者


中阮 · 施文卿



大阮 · 沈贝怡



扬琴 · 陶奕



胡琴 · 戴盛华



箫 · 褚天翱



曲 目 单


浙江筝派 《月儿高》


筝与箫  孙裕德传谱/孙文妍整理


此曲是一首优美的传统乐曲,它由南北曲牌《月儿高》《桂枝香》《解三配》等组成。乐曲的旋律清秀、优美,以诗一般的情调描绘了明月银河的瑰丽色,令人似乎看到了明月冉冉上升和月儿高照的良辰美景。而当富有弹性的节奏和歌唱性的旋律出现的时候,又似乎令人看到了翩翩起舞的欢乐场面,听到了纷繁悦耳的管弦之声。

 

河南筝派 《小飞舞·打秋千》


筝独奏  曹东扶订谱


《小飞舞》描写了群鸟的飞翔欢舞。全曲情绪欢快,节奏富于跳跃性,并多处使用了泛音,为乐曲增添了轻松、诙谐的色彩。《打秋千》以轻松、流畅的旋律,表现了孩子们玩耍时愉快、喧闹的场面。全曲结构紧凑,节奏上有较多的变化。反复时速度加快,使全曲紧张热烈的气氛更为突出。

《小飞舞》《打秋千》两个曲名最早只有音而无字,后因两曲都具有情绪轻松、欢快的特点,所以定为此名,这两首乐曲也常采用联奏形式。

 

福建筝派 《细语不闻》


筝独奏  陈茂锦演奏谱


此曲是流行于福建云霄一带的闽派传统筝曲。曲名选自一个唱段的词文首句。该曲原是与词配唱的筝歌,现词文已流失仅存筝语。李端《拜新月》一诗曰:“开帘见新月,便即下阶拜。细语人不闻,北风吹裙带”。姑娘们对月细语喃喃,含羞含情,欲将心事托于桂魄,却又怕被旁人听了去,只得细声细语出之。

 

山东筝派 《美女思乡》


筝独奏  高自成演奏谱


又名“昭君怨”。乐曲以西汉时期王昭君为使汉族和匈奴两民族和睦友好、出嫁匈奴的故事为题材,表现了身在塞外的王昭君对故乡和亲人深切怀念的情感。乐曲以优美的旋律细致地表达了王昭君思绪万千的内心世界。此曲盛传于鲁西南、鲁北等地。

 

客家筝派 《蕉窗夜雨》


筝独奏  罗九香传谱/何宝泉整理


此曲是广东客家筝艺流派中的优秀代表曲目之一。描绘旅居他乡的伊人在万籁俱静、夜色深沉中,聆听雨打芭蕉的淅沥声而引发的对故乡的无限思念之情。

 

陕西筝派 《西京调》


筝与板胡  周延甲整理、改编


此曲由“慢西京”、“断西京”、“拖腔西京”、“紧西京”联缀而成。相传是西周末年镐京遗留的古调,表现了当时人民对幽王失政的感情。

 

潮州筝派 《思凡》


钢丝筝独奏  林玉波传谱/林毛根演奏/何宝泉记谱


此曲是轻三、六调的潮州筝曲。乐曲采用了潮州筝特有的双八度按弦技法,引子中木鱼声、钟声的模仿,由远至近描绘了丛林古刹、暮鼓晨钟的景象,暗含小尼姑思凡之情。乐曲的主题部分,热情奔放,描绘了一位端庄秀丽的小尼姑对着人间的不平,而发出无限的怨恨,以及她要求自由、渴望幸福的心情;至拷拍,旋律跳跃摇曳,表现小尼姑逃离山门时的惊慌不定;至双催部分,表现小尼姑逃离山门后的喜悦之情。

 

蒙古筝派(雅托噶) 《阿斯尔(八音)》


雅托噶与中胡、打击乐


《八音》是蒙古族古典大型器乐曲。大约在公元12、13世纪,八音的雏形可能已在民间流传,是流行全国的器乐曲牌《老八板》的变体,但又不像汉族的《花八板》《花六板》那样进行严格地添眼加花,在旋律进行上也不像汉族乐曲那样拘泥。由于旋律进行、民族风格和情调上的需要,《八音》的音乐语言有很大变化。由于密切地结合了蒙古族的旋法特点和生活情调,便成为一首具有浓厚民族风格的,为蒙古人民所喜爱的器乐曲。


朝鲜筝派(伽倻琴) 《崔玉三流 散调》


伽倻琴独奏


伽倻琴散调是由朝鲜半岛被称之为“乐圣”的伽倻琴大师金昌祚(1856-1919)所创作。之后其他乐器也模仿散调套曲形式相继出现了大芩、奚琴、玄琴、筚篥、轧筝等散调。是在朝鲜民族音乐史上最早器乐独奏套曲形式出现的独奏曲。崔玉三(1905-1956)作为金昌祚的徒弟,继承了师父的音乐基因基础上又丰富和扩展了音乐风格,逐步形成和建立了自己的流派。散调一般由散板(调律乐)、晋阳调、中莫里、中中莫里、慢扎晋莫里、扎晋莫里、挥莫里等曲目所组成,所需时间为45—50分钟左右。因为崔玉三流音乐结构紧凑,旋律优美,变化多样,被视为“无可挑剔的音乐”之美称。本次演奏的晋阳调和中莫里是崔玉三流散调开头的两首曲子,因时长关系此次演奏删减后最具特色的部分。


《鱼戏》 筝与弹拨乐


作曲 赵墨佳


乐曲灵感源自汉乐府诗歌《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乐曲采用了《老六板》的音乐素材,将其第一句作为贯穿全曲的动机,并融合现代流行和声与演奏技法,使传统民间音乐散发出年轻的活力。作者生长在江南水乡,创作这首作品时回想起儿时古筝课后在老师家的鱼塘边玩耍的情景。因此这首作品充满了童趣与回忆。



传统是根,传统是魂。


这是我的导师王蔚教授一直以来对我的教导。因此,在博士期间能呈现一场集九派筝曲的音乐会,对我是挑战也是检验。同时感恩闽筝传承研究会会长、福建筝派代表性传承人陈茂锦老师、延边大学教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伽倻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金星三老师以及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内蒙古雅托噶(古筝)协会主席哈斯老师的倾囊相授。


茫茫九派,弦歌不辍。


——赵墨佳





评论2条评论

    筝闻速递+关注

    中国古筝网新闻编辑

    TA发表的文章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