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上海民族乐团团长罗小慈:传统文化创新,需要一个有趣的灵魂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如今已经成为了文化艺术界的共识。1月21日,上海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举行预备会议,市政协委员、上海民族乐团团长罗小慈在会后接受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专访时透露,2024年乐团将“继续尝试做一些有意思的尝试”,“可能会做一台用AI来创作的中国传统文化主题音乐会”。


“民族音乐,就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文化基因,在新时代,我们作为从业者需要跟大家分享更多我们的思考、热爱,尤其是创造和创新。”她说。



民族音乐写进了中国人的文化基因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如今国家对于文化传承的要求。近年来,上海民族乐团一直致力于将传统民乐的创新,“像我们早在2016年的时候,就开始在《海上生民乐》中尝试了。”罗小慈所说的《海上生民乐》,在内容上将传统文化和各种音乐形式进行跨界融合,后来一直在上海音乐厅驻演,吸引了大量的上海市民和中外游客,其中唢呐和电声乐队的配合,屡屡让观众热血沸腾。


2023年,上海民族乐团又推出了全新的音乐会形式《云之上—让听觉从东方出发》,除了极富艺术审美的演出服装,在音乐内容、舞台形式、灯光等诸多环节,它也是创新多多。罗小慈说:“它是一个突破了镜框式舞台,完全打破了单向式观赏的形式,我们在剧场中央搭建舞台,让音乐从四方环绕,观众和演员们近在咫尺、呼吸相闻,这特别符合中国音乐‘天人合一’的理念,能让观众沉浸式在人与自然的融合当中。”


她表示,如果说《海上生民乐》是以中华传统文化独特的抒情美学为审美追求,构筑富有当代气质的诗意境界,那灵感来自中国古老的宇宙观的《云之上—让听觉从东方出发》,则是以先锋的音乐语言诠释关于生命和自然主题。无论是怎样的尝试,这些作品都践行了“民族音乐、当代气质、国际表达”的艺术理念,以“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艺术态度,将中国精神、中国价值融入作品当中,不断探索传统民乐在当代的创造、创新之路,努力打造人民满意的海派民乐精品佳作。


这些作品的创新,更具价值的内核是,它们的创新在一直持续,不会中断,“你像《海上生民乐》,最初的那些头饰我们现在都已经放弃了,因为审美一直在变化、在发展。”


受年轻人欢迎,因为扎根上海这座城市


上海民族乐团这些年的创作,基本都是叫好又叫座,很多年轻人在社交网络上成为了乐团作品的“自来水”。


在不少年轻观众们的眼中,乐团的演出服既有传统的飘逸仙气,又有当下时装设计的前卫;音乐本身也并没有拘泥于中国民乐器,一些有特色的世界音乐乐器也加入其中;民族乐器本身,乐团的演奏家们也在不断探索,开发这些乐器的更多音域可能。


“其实,我们艺术家在创作的时候,并没有刻意说要去吸引年轻人,创新其实不仅仅是形式,它更需要有一个创新的、有趣的灵魂,这样我们的形式、我们的作品语言才会鲜活,才会真正灵动。”罗小慈说。


她认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首先要以‘手上有真功夫’为基础,真功夫是要坚持的,此外,无论怎么创新,传统文化中的高雅品味,‘雅正’这样的一种审美的意趣,也同样是要坚持的。不是为了博眼球的创新作品,才能有高雅的意趣,才能够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2024年,上海民族乐团依然走在创新的路上。“新的一年,我们还会做更多的探索,比如用AI来创作一台音乐会,叫《零·壹|中国色》,我觉得我们身处数字化时代,不管你喜不喜欢、接不接受,实际上它都既能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也给我们的创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所以这会是一次很好玩的尝试,”罗小慈感叹,这些年上海民族乐团做了很多创新的作品,都因为乐团根植于上海这座文化大都市,“上海这座城市,给了我们很多的灵感,让我们没有程式化的包袱。”


(新闻来源: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文 郭容/图、视频)




罗小慈,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副会长、理事,上海民族乐团筝独奏家,国家一级演奏员,曾任上海民族乐团副团长,现任上海音乐家协会副主席  ,上海民族乐团团长、上海音乐家协会会员、上海音乐家协会古筝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上海青年文学艺术联合会副会长。 


她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打破单一演奏的模式,运用多种艺术手段力图呈现出筝的丰富内蕴,将中国历史人文精神和书画意境融入自己的筝曲中,创作并演奏了筝与箫《如梦令》、筝曲《墨戏》、筝歌《渔家傲》等作品,在上海、巴黎、台北的演出中获得好评。


评论2条评论

    筝闻速递+关注

    中国古筝网新闻编辑

    TA发表的文章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