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师范大学——
“丹心芬芳”
何占豪古筝作品专场音乐会
“90”教授、现场授业,
四代同台、共演筝“蝶”
3月30日晚,第39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暨“时代礼赞”上海师范大学“上海之春”艺术展示周---“丹心芬芳”何占豪古筝重奏作品专场音乐会在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厅成功举行。校党委副书记杨海燕、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内外兄弟院校嘉宾、老师及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师生出席了开幕音乐会。
2024年正值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上海师范大学建校70周年,同时恰逢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首演65周年,“丹心芬芳”何占豪古筝重奏作品专场音乐会的成功上演,显得更有意义。
本场音乐会上演的12首作品都是作曲家何占豪先生为少年儿童和青年古筝爱好创作的普及型重奏作品和专业类古筝重奏作品。根据何先生的创作初衷,本次音乐会特邀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校友所就职的闵行区田园第二外语实验小学、徐教院附小、莘松中学、上海市徐汇区少年宫、175教育培训机构、校学生艺术实践团百合筝团和新妙筝团,以及上海师范大学玉兰筝团,共8支团队合作演出。
音乐会精彩纷呈,亮点频出,其中最为令人感动的是已经91岁高龄的何占豪先生亲自指导音乐会并登台指挥!何先生和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民乐系主任宋小璐副教授,以及8支筝团的师生,“四代人”大手牵小手,用富有民族特色的古筝,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真正实现了大、中小学在“美育育人”方面的一体化协同。
“四代”同,现场教学
音乐会在2014届校友龚璐、2017届校友陈怡沁指导的莘松中学“松韵”筝团演奏的《春花望露》中拉开帷幕,该曲是何占豪先生于1994年根据江中清先生创编的同名台湾民谣改编而成。冬去春来,杨柳吐绿,温暖的春风吹绿了一望无际的麦田,吹皱了静静流淌的河水。乐曲轻快优美的旋律,表达了春天万物复苏,百花争春的美好景象。古筝特有的清丽、透亮、淡雅的音色在乐曲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旋律温婉优美,波动流畅,感情细腻温柔,含蓄委婉却情深动人。
春意盎然尚且意犹未尽,又一番欢欣鼓舞,红星闪耀!2017届校友洪礼然和金志红辅导的徐教院附小“筝爱”筝团小演员们一席“戎装”演奏《南泥湾》《我爱北京天安门》《打靶归来》三首何占豪先生2023年为少儿创作的古筝二重奏作品。优美欢快的乐曲让观众耳目一新,精神振奋。我辈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目光所至皆为华夏,五星闪耀皆为信仰。乐曲中渗透着奋勇向前的民族精神,饱含着积极乐观的革命热情,抒发了艺术家对祖国最真挚的热爱。
红色是革命的象征,也是融进中国人血脉中的赤诚。至今已有67年党龄的何占豪先生,始终站在文艺为无产阶级人民大众服务的立场上,将共产党员的崇高理想和作为人民音乐家的光荣使命融汇于毕生的创作之中,通过作品激励下一代勇敢前行。2019届校友李嘉瑶辅导的闵行区田园第二外语实验小学“筝心真艺”筝团演奏的作品是何先生于2021年庆祝建党百年之际,为少年习筝者改编的古筝三重奏《十送红军》《映山红》,希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不要忘记革命先辈们的流血牺牲与革命精神,而要勇于肩负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为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而努力奋斗。
来自“175教育”的“一起舞”筝团的小演员们身着朝鲜族的服饰,一出场便让人感受到鲜明的民族气息。由2022届校友张珏巍和姜雪文指导演奏的《道拉吉》《苹果熟了》,分别是何占豪先生于2023年和2005年为少年琴童而创作的。乐曲三个声部旋律交错,曲调欢快活泼,带有舞蹈性,朝鲜族音乐风格浓郁而亲切,富有感染力。这两首作品展现了劳动人民欢庆丰收的喜悦之情。
“月在荔枝树上,人行茉莉香中”,来自2006届校友史历程指导的徐汇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古筝社团演奏的《茉莉芬芳》引领观众们步入秀丽的江南美景之中。“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登顶下汰眺望,连绵山川作配,星点茉莉为缀,不知藏了谁家孩童,回不去的人间芳菲。此曲是何先生于1999年根据民歌《茉莉花》创作的筝三重奏,乐曲优美婉约,曲调轻盈活泼,令人闻之心旷神怡,如春风拂面,花香扑鼻。
愿以寸心寄华夏,且将岁月赠山河,愿以吾辈之青春,捍卫盛世之中华。《我和我的祖国》是何占豪先生于2021年为庆祝建党百年而改编的作品,作品专门为青少年而作。因此,该作品既蕴含高度的艺术性,也极富教育意义。无论演奏者还是聆听者,都能够在这首作品中感受到“我”对祖国的深情,民族器乐特有的音色与旋律韵味,更为有力地强化了青少年对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演奏此曲的是上海师范大学宋小璐和2022届校友杨贝诺与2020届校友陈蓓萱指导的上海师范大学学生艺术实践团百合筝团和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的新妙筝团。
由宋小璐老师指导,青年古筝演奏家陈蓓萱领奏,我校玉兰筝团协奏的筝重奏《临安遗恨》由何占豪先生改编于2004年。乐曲以古曲《满江红》音调为核心素材,表达了民族英雄岳飞在临刑前对家人的思念和牵挂,对奸臣的憎恨和对江山社稷的忧虑以及自己报国无门的无奈之情。“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陈蓓萱和我校玉兰筝团对该曲的演绎充分地展现出岳飞《满江红》中饱含的历史意义和精神价值!
今年是小提琴协奏曲《梁祝》首演65周年,作为本场音乐会的压轴曲目,何占豪先生亲自指挥玉兰筝团演奏筝独奏与筝乐队协奏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激起了全场听众的热烈欢呼,将音乐会推向了高潮。在音乐学院民乐系主任、著名古筝演奏家宋小璐副教授与青年古筝演奏家陈蓓萱的领奏下,那耳熟能详的优美旋律再度浸润着听众的心灵,那个凄美的爱情故事随着乐曲的流淌似乎又浮现在人们眼前……《梁祝》作为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无论是其“讲述”的戏剧情节,表达的文化意义,还是富于创新性的艺术形式,都承载着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深厚底蕴,彰显着中国人独特的情感世界与审美理想,镌刻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时代特质。
何占豪先生早年曾在桂林路100号读书,他对这个校园充满了感情!何占豪先生的音乐作品始终为人民而创作,他对广大人民群众充满了感情!2021年他与曾在上海音乐学院就读的学生宋小璐商讨能为古筝普及做些什么?在宋小璐的建议下,玉兰筝团首演了何先生2021年为建党百年改编创作的《不忘初心》《我和我的祖国》《映山红》和《十送红军》。他2023年继而又为青少年创作了《道拉吉》《春节序曲》等6首作品,还创作了适合专业学生演奏的重奏《陆游与唐婉》,并在今年1月14日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玉兰筝团专场音乐会“耄耋童心”何占豪古筝重奏作品音乐会上首演成功!那天音乐会上,何先生激动的说:“我很欣慰全国有这么多的古筝爱好者在学习古筝,我也一定会写更多好的作品让大家去演奏。”何占豪先生笔耕不辍,耄耋之年依然坚持创作,秉持“外来形式民族化,民族音乐现代化”的艺术理念,与时俱进,致力于音乐文化的普及和传承以及音乐作品的创新和音乐人才的培养,为新时期中国音乐文化的发展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撰稿:田旭、钱柯然 摄影:赵沁
评论0条评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