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第七届纽约中国当代音乐节 | 夏菁用古筝与人工智能对话


(中新社记者 王帆 摄)当地时间10月12日,第七届纽约中国当代音乐节在纽约卡内基音乐厅开幕。本届音乐节首次引入人工智能(AI)技术,以“谱写未来”为主题探讨音乐创作。



与音乐节的未来主题相呼应,主办方特邀中央音乐学院音乐人工智能与音乐信息科技系,为当晚开幕音乐会献上由该校AI作曲系统创作的《序曲:欢迎》和《千里江山图》。此外,在孙宇明作曲的《繁星散落的夜晚》中,结合了传统古筝演奏与AI视觉技术,古筝演奏家夏菁与AI在舞台上隔空协作,实现了常规演奏中难以达成的多项操作,展现了实际演奏与虚拟乐器间的互动。



夏菁表示:“在表演中,我有两个段落需要通过操作虚拟乐器来演奏,这对于我来说是一种全新的演奏经历,既新奇又充满挑战。这两段的演奏脱离了实体乐器的限制,通过身体的动作与手势在空中舞动,只依靠AI视觉算法及实时音色渲染算法,用镜头捕捉我在空中演奏虚拟乐器而实现现场创作。当我用手指在空中轻轻挥动时,乐音随着我手指的动作在音乐厅里叮咚作响,既是我在‘演奏’,又不完全是我在‘演奏’,这个过程仿佛我在与另一个平行世界的自己在对话”。



《繁星散落的夜晚》乐曲的尾声,蔡金冬院长指挥使用虚拟乐器与夏菁的古筝实际演奏交相呼应,那些声音在卡内基的大厅中回响着,仿佛来自宇宙的声音在与地球的人类对话,让人有一种超越时空的体验。



当晚,音乐会还演奏了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秦文琛的交响作品《伶伦作乐图》、姚晨的交响作品《造园》。演出亮点还包括李小兵作词、作曲的万人云合唱作品《我们》,作曲家杜韵的《百头兽》以及作曲家、钢琴家龚天鹏的《第十交响曲:京·剧》。



第七届纽约中国当代音乐节艺术总监蔡金冬表示,一些作曲家正在探索快速发展的AI技术,因此今年的音乐节将聚焦这些与音乐相关的前沿领域。他强调,即便AI带来了新的音乐表现方式,我们仍然坚信音乐创作的核心必须来自人类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评论0条评论

    筝闻速递+关注

    中国古筝网新闻编辑

    TA发表的文章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