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访筝坛新秀张也:与筝为友终相伴

导读:

  草长莺飞,繁花似锦,这旖旎春日中,张也似一株雏菊,伴着袅袅筝韵,恬静而淡雅。回溯这几年芦雁老师给予的激励,张也的话语中充满了对恩师的感激,而说到激励,张也不由得忆起了她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比赛。

 

\

 

  草长莺飞,繁花似锦,这旖旎春日中,张也似一株雏菊,伴着袅袅筝韵,恬静而淡雅。

 

  初识古筝,只因好奇——好奇它修长的外形,好奇它婉转的音色。也许当时连张也自己也没有想到,只那一次好奇,却成为了她一生的羁绊。“我一开始并不知道古筝,当时是我的朋友在学这种乐器,我第一次见到它时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被它的外形和声音深深吸引,然后便开始接触并且慢慢爱上了它。”或许,冥冥之中自有机缘巧合,让这位当时年仅7岁的姑娘,与古筝结下不解之缘。正是由于这次偶遇,张也踏上了习筝的旅程。

 

  于张也,这是一次对新鲜事物的全新探索,于父母,这是培养女儿家修身养性的漫漫历程。可是,对于当时只有七岁的张也而言,每天枯燥乏味的基础与反反复复的练习也是一项艰辛的挑战,然而每当她想要放弃的时候,脑海中总会回想起父母鼓励的话语以及老师谆切的教导,也正是由于父母及老师的时刻陪伴,张也才一次又一次克服了困难,在习筝之路上坚持了下来。

 

  然而,所谓好事多磨,张也与古筝的感情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初中时期,由于课业内容多,学业压力大,张也一度放弃了古筝,这一弃便是三年。但她对古筝的那份深深眷恋之情,最终还是使她重归筝途。也正是这一次回归,使张也从业余走上了专业的道路,考入沈阳音乐学院,并拜师于青年古筝演奏家芦雁老师。当谈到芦雁老师时,张也显现出些许激动,“芦雁老师给予了我莫大的帮助,不仅从学琴的方法上、手型上、情感表现上细致耐心地帮我纠正,而且还为我提供了更多参加演出和比赛的机会。可以说,这一路走来,一直是芦雁老师鼓励我、教导我。”而在生活方面,芦雁老师也对张也的影响颇深,她就像一位妈妈,给予了张也最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最触动心灵的激励。

 

  回溯这几年芦雁老师给予的激励,张也的话语中充满了对恩师的感激,而说到激励,张也不由得忆起了她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比赛。那是第四届辽宁省民族器乐专业组比赛暨首届东北三省民族器乐邀请赛,“作为一个刚刚迈入专业大门的学生,我对自己的能力并没有足够的信心,认为技术方面还远不及那些音乐学院附中毕业的同学,因此一直踌躇是否要报名参赛。但是芦雁老师却始终陪伴在我身边,鼓励我报名,并帮助我树立信心。从初赛到复赛,再到决赛,芦老师一直是我坚强的后盾。对于比赛的结果,虽然我只拿到了优秀奖,但是对我个人而言,我觉得这是我学习古筝道路上的一次突破,而我的老师对于这个结果也感到很欣慰,我认为这就是我给老师最大的回报。”通过这次比赛,张也树立起了对自己演奏水平和表演能力的信心,也成为了她今后成为筝坛新秀的重要基石。张也时刻不忘,如果没有芦雁老师的谆谆教诲与不懈鼓励,也就不会有她今日的成绩,心怀这份感恩,张也在习筝之路上更加充满了动力与自信。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舞台上的点滴辉煌,都离不开平日里夜以继日的苦练。张也习筝十五载,其间参加了多项国内外比赛并取得了优异成绩。她曾先后获得首届辽吉黑《天韵杯》古筝大赛专业青年组金奖、蒲公英第十三届青少年优秀艺术新人选拔活动辽宁地区专业组古筝专业金奖、第三届国际华人艺术节(新加坡)民族器乐比赛古筝专业高等院校艺术专业组银奖等诸多殊荣。通过这些比赛,张也收获的不只是荣誉和奖项,更多的则是面对挑战时一份良好的心态,以及身处繁杂的世界中那一颗沉静的灵魂。

 

  似水流年,琴声相伴,岁月静好,总是无言。从年幼的少不更事到如今的卓尔不凡,几度风雨春秋,总有筝韵相伴。对于现在的张也,古筝早已不仅仅是一种乐器,而是一个能够让她倾诉衷肠的鲜活生命。“人有灵,琴亦有灵,弹者平心静气,琴音自然温婉柔和。时间愈久,琴愈了解你的心性。所以,你对琴好,琴也会对你好。”古筝似挚友,笑而相随,泣而相伴;似恋人,款款柔情,相濡以沫;似亲人,朝夕相处,陪伴在侧。

 

  喧嚣尘世中,张也期待自己同她的古筝一起,以那份静谧的坚持,诠释着对中国民族音乐的热爱,传承着这古老国度遗留下的瑰宝。(新闻来源:搜狐音乐)

评论0条评论

    筝闻速递+关注

    中国古筝网新闻编辑

    TA发表的文章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