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袁莎国家大剧院讲座盛况

\

   

2009年7月25日下午,享誉古筝界的中央音乐学院著名青年演奏家袁莎,在国家大剧院主办的名师系列讲座中,为众多古筝及国乐学习者、爱好者,带来一场令人耳目一新的筝乐赏析讲座。在这次讲座中,袁莎就重点考级曲目和筝曲代表作品,进行讲解和表演融为一体的全新演绎。

   

\


    这是袁莎第二次应国家大剧院邀请,举行相关讲座,在讲座现场,有不少观众是继袁莎在国家大剧院初次举行相关讲座一年后,再次慕名而来,聆听名师,一睹风采。曾经由袁莎袁莉成功配合温家宝总理出访俄罗斯中国年而回荡在克里姆林宫的重奏版《渔舟唱晚》在当天响彻国家大剧院,这是最能够代表中华儿女千百年来追求“天人合一”之和谐境界、由古曲不断演变丰富而成的作品,是中华民乐的接触代表名曲。追溯古筝发展史,从秦代到魏晋南北朝,再到唐宋时期,而后进入清末民初,古筝发展的历程坎坷壮丽,国乐奇葩几经兴衰,最终成为当代国乐乐器中的精粹代表之一。而古筝的二次复兴,使得古筝的演奏技巧、作曲创作、视听效果上得到了更大的丰富和发展,继而诞生了如《浏阳河》《战台风》等极具时代色彩并作为考级曲目的作品。古筝发展到当代,也同样在自身发展演变的同时,向外交流,借鉴西方,追根溯源,如从中国唐代时期流传到日本的唐筝(日本筝)在当代筝坛得到了引进和进一步发展,使得筝界百花齐放,异彩纷呈,袁莎由三木稔作品改编而来的环保主题作品《风·狂想》,不但在技法上体现了中国传统国乐对亚洲周边小国音乐的深远影响,并且更进一步体现了中国自秦汉时期至清末,尤其是大唐时期在文字、音律、艺术、书法、宗教、茶道、禅学……等各方面对于周边国家的影响,西有玄奘取经,东有鉴真东渡,华夏文明不断在自我文化的巩固和外来文化的吸收中坚韧而茁壮地成长发展,音乐无国界,艺术无国界,文化和人类对于美的认知和感受,必将向谐和的“大同”境界提升。

\


    在这次讲座中,袁莎以《临安遗恨》的赏析和演奏作为压轴,《临安遗恨》对于袁莎来说,同袁莎的成名曲《云裳诉》有着同样的分量和挚爱,如果《云裳诉》是从江南走来的袁莎柔情似水的一面,那么《临安遗恨》则是她内心坚韧百折不饶的一面,国乐的演奏者,本身就理应具有刚柔并济的内心和丰富多彩的情感,融为一炉不偏不倚,方能成就一代杰出艺术家。近年来,国乐的演出和讲座花样翻新层出不穷,这对国乐的推动和普及有着无可替代的影响,但在国乐热潮的推动下,有些形式或过于单一,有些形式或过于深奥,使得国乐受众两极分化现象严重,许多学术和音乐综合体的经典作品,在大众中难以得到推广。而袁莎历年来的演出、讲座和相关教育事业,为她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这些来之不易的经验基础上,袁莎融合更多自己的新想法、新点子,将她的舞台演奏、剖析解读、师资教育向着实用易懂、通俗雅致,让更多老百姓和爱好者在“谈”和“弹”中,切实地学会如何去赏析国乐,解读筝曲,提升修养,陶冶情操。这在国乐推广的职业教育中,史无前例!主办方国家大剧院告诉记者的观众数据,就可以表明这一点,在多次名师系列讲座中,唯有袁莎的古筝相关讲座,人数空前,位居榜首!


    虽然因为时间原因,在袁莎本次讲座的下半场,没有来得及进行《临安遗恨》的细致讲解,但袁莎本人并不觉得遗憾,她说,“以后还会有类似的讲座,对于《临安遗恨》我花了更多的时间去准备,虽然今天时间太仓促,但是我想,不管是我还是观众,对于《临安遗恨》的热爱毫不因此而动摇!”。同时,袁莎也带来了她近期的最新出版品——《袁莎珍藏古筝乐谱手稿<临安遗恨>》,在讲座后的签售活动中,抢购一空。国家大剧院本次讲座主办方还表示,希望袁莎老师能够进一步和国家大剧院合作,多为大众带来这种结合了演奏、讲解、幻灯片、VCR等多媒体手段融合一体的全新“视听欣赏”和“视听学习”,这不但能使专业学习古筝的人群更为深刻地体会和理解音乐内涵,而且可以使国乐爱好者,从全新的视听感受中,真正品味到国乐的真善美。袁莎在活动结束后也表示,如果将来有机会,一定会和国家大剧院合作,举行古筝等国乐师资进修、培训、演出和讲座等活动,并希望能把这种精彩而丰富的形式,带到各大知名高校,让更多的人因国乐美化身心,美化生活!

评论0条评论

    筝闻速递+关注

    中国古筝网新闻编辑

    TA发表的文章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