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历时19天的2009第二届CCTV民族器乐电视大赛在隆重的颁奖典礼中落下帷幕。赛事虽已过,余音尤绕梁。评委们纷纷表示:“此次大赛器乐品种之多、选手水平之高、观众数量之众,着实令人欣慰。”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音乐理论家田青评委激动地赞叹:“只有民族的才是最洋气、最时尚的。”
“大赛充分证明,我国民族音乐的群众基础非常深厚,民乐大军的整体水平正在迅速提高。”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大赛监审组成员乔建中指出。
那么,本次大赛究竟有哪些看点,作为大赛评委的专家们对此又有何评价呢?
看点一:年龄更小水平更高
专家评点:民乐在我国的普及率达到新的历史水平
红衣飘飘,仪态万方,琴音如行云流水般在指尖流转,时而高亢激烈,时而低沉悲壮。若不是亲眼所见,很难想象这首高难度的琵琶名曲《霸王卸甲》是在一位十二岁的少年手中完成。曲毕,观众报以热烈掌声,评委更是给出99.1分的高分。她就是本次大赛古筝少年组一等奖获得者——就读于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初中二年级的湖北小姑娘陈珂米。
像陈珂米一样活跃在本次大赛舞台上的小选手就有几千人之众。据大赛有关负责人介绍,本次大赛的报名人数多达近万名,年龄集中在16—24岁之间,最小的只有9岁,绝大部分是音乐、艺术院校大、中、小学的在校学生。
“没想到民乐现在普及得这么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水平!”第一次作为大赛才艺评委的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著名文艺评论家彭吉象教授欣喜地说,“过去,在西洋音乐的强势影响下,可能我们还会担心民族音乐的传承问题。现在看来,前景一片光明。”
据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秘书长、中央音乐学院教授王中山评委介绍,仅就古筝艺术来看,目前全国学习古筝的人数就已达300万人左右,“相比起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1000多人,是一个历史性进步”。
在本届大赛中有两位高徒晋级决赛的青年古筝表演艺术家、中央音乐学院附中老师袁莎感慨道:“过去是家庭条件有限,无法选择昂贵西洋乐器的家庭才会让孩子学习民乐,而现在,学习民乐已经是不少家长和孩子的主动选择。”
乔建中研究员对这一现象给予了高度评价:“这说明我们的民族音乐极具魅力,只要让人了解,就不乏有人喜爱。特别是青少年民乐爱好者的增加,为民族音乐的发展建立了坚实的人才基础。”他还认为,举办全国性电视大赛,可以成为进一步促进民乐发展的助推器。“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种传播途径能像电视大赛这样让一种艺术形态得到如此有力的推广。本届大赛的报名选手就明显比上一届更多、涉及区域更广,观众人数也更多,每场比赛打进监审组的电话就有上万次。”乔建中说,“观众看一次这样的比赛,就差不多能认识现在比较流行的20多种民族乐器,熟悉一些作品,并不同程度地对其产生兴趣。”
“如果大赛能坚持举办多届,相信我国民族器乐的整体水平会不断刷新历史高度。”彭吉象教授深有同感地表示。
看点二:少数民族器乐“惊艳”四座
专家评点:少数民族选手表现力很强,反映出我国少数民族音乐的较高发展水平
来自北京朝阳区的王阿姨说起“五色风组合”演奏的那曲《在那遥远的地方》就眉飞色舞,“原本耳熟能详的老歌经过他们的改编演奏,立刻就有了新感觉,太美妙了!”一位网友留言道:“他们是真正玩音乐的人。”这个由维吾尔族、蒙古族、满族、藏族、壮族选手组成的非传统组合,以近乎完美的多民族风格的艺术表现,赢得了整个半决赛中的最高分99.66分,让当晚的比赛现场出现了最难忘的沸腾一幕。
阮表演艺术家王仲丙评委评价道:“少数民族音乐奔放自然,重于抒情,因而更富表现力和感染力。”
上海民族乐团团长、指挥家王甫建评委解读说:“多年来随着不同民族音乐元素的交融,各民族文化之间产生了亲和性,大部分少数民族音乐对中国人来讲都不陌生,加上少数民族选手自然天成的乐感和极富感染力的情感流露,很容易让人产生共鸣。”
记者了解到,本届大赛是首次将热瓦甫、马头琴、葫芦丝、弹拨儿等少数民族乐器纳入比赛内容,尽管参赛选手相对较少,但观众却抱以极大热忱,少数民族器乐比赛现场常常掌声雷动、喝彩声不断,评委也都给出了很高的分数。
王甫建评委在赛后坦言,少数民族选手的技术能力非常强,反映出我国少数民族音乐的一个较高发展水平。
乔建中研究员认为,将少数民族器乐纳入比赛有两个重要意义:一是体现公平性;这些年来,一些少数民族艺术院校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少数民族音乐人才,应该给他们一个交流、展示的机会。二是汉民族的很多乐器本身就是由少数民族乐器演化而来,比如二胡就是由胡琴演化而来,因此汉族音乐与少数民族音乐间竞技、交流的过程也是相互学习、借鉴和提升的过程。
“从大赛可以看出,我们的民族文化十分融洽。”王甫建评委高兴地说。
“尽管比赛程序还有待完善,但这次将少数民族器乐纳入比赛并取得成功,已是一个很好的开局。”乔建中研究员表示。
看点三:才艺展示吹响综合素质“集结号”
专家评点: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应具备较高的综合文化修养
才艺评委彭吉象教授对一位叫章海玥的13岁女孩记忆犹新。在第三场半决赛中,小姑娘在以娴熟的二胡技法完美演绎了由知名音乐大师谭盾创作的《双阙》后,又在技巧展示环节仅用两分钟时间,便让梅花的清雅高贵跃然纸上,其优异的国画功底不仅赢得了观众的群呼喝彩,更令彭吉象教授大赞“显示出高超的童子功”。
本次大赛的才艺展示可谓精彩迭起。选手们或放歌抒怀、或翩翩起舞、或挥墨作画、或演奏其他器乐,着实让两位才艺评委“一边惊叹,一边深感欣慰”。
“艺术专业的学习者必须重视其他方面的文化修养,这是成为一名真正艺术家的必要条件。”彭吉象教授直言,“多研习这些可以帮助民乐学习者吸收更多优秀的文化元素。”
袁莎对才艺展示环节也表示高度认可,“这个环节最大的好处是能够让选手认识到自己在其他才艺方面的不足。平时没有这种压力的时候他们往往会觉得不需要,音乐院校也通常会疏于综合能力的训练,但实际上真正好的艺术家都需要具备全方位素质。”
“从大赛可以看出,往往专业水平很高的选手,其才艺表现也特别突出。”田青评委说。
尽管选手的多才多艺让评委们由衷赞赏,但彭吉象教授仍有“遗憾”:“表演唐宋诗词朗诵的选手太少。”他主张,学习民乐的学生应多研习背诵一些同样作为我国民族文化瑰宝的唐诗宋词,这对提升其整体艺术修为将产生积极意义。
看点四:首次引入“拉帘听音”为公正鸣笛
专家评点:优秀人才非个人财富,评委要有舍弃“小我”、培养人才大军的胸怀
“拉帘听音”是各大艺术院校、院团最常使用的一个保证公正的考试方式,就是用一道幕布把评委席与舞台隔开,让评委盲听打分,目的是为促进评分公正。据大赛有关负责人介绍,本届大赛是开历史之先河,将“拉帘听音”首次引入到电视大赛中。
据了解,在以往的类似比赛中,选手一登台,评委就知道其所在的院校和所属老师。个别评委给自己和朋友的学生打高分、给竞争对手的学生打低分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
那么,“拉帘听音”是否能带来评分的真正公平呢?乔建中研究员直言:“随着大众关注度的提高和大赛监审组的实时监督,总的来说评分是公平公正的。”另一位监审组成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长朴东生也对此表示认同。但他同时也直言不讳地表示,盲听仍不一定能够完全杜绝评分不公。
“盲听的主要作用是阐明一种姿态,表明我们要求更大的公平和公正。它对于选手和观众来说是一种期待,对于评委来说是一种警醒,相当于每一次拉帘就给评委敲一声警钟。相信这样一种姿态和警醒会对进一步促进公平、公正产生积极意义。”乔建中研究员坦言。
“实现完全的公平、公正还是要靠评委意识上的转变。”朴东生语重心长地说,“优秀人才不是个人财富,而是全民族和全社会的财富。作为评委,同时更作为民族文化的传承者,应从大局出发来审视比赛的意义,舍弃‘小我’意识,心怀天下,为真正实现民族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目标贡献应尽的力量。”
评论0条评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