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纪念曹东扶诞辰110周年组委会和洛阳民族管弦乐协会共同主办的古筝一代宗师曹东扶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活动,于10月25日在北京举行,在回顾和缅怀曹东扶对我国古筝艺术发展所做贡献的同时,还就新时代民族器乐传承的发展之路、古筝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曹派名家、优秀传人还与古筝爱好者倾情交流、切磋指导、观摩鉴赏。 曹东扶是我国河南古筝艺术流派创新发展的奠基人、一代宗师,为振兴、弘扬古筝艺术,传承中州文化贡献毕生。
中国民族器乐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央电视台导演舒云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及感谢大家的支持 袁莎老师率中国古筝学院教师领颂 “中筝誓言”宣誓活动 袁莎老师与中国民族器乐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毕可炜向学员颁发结业证书 中国民族器乐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毕可炜先生对本次活动给予高度肯定 由中国民族器乐学会、中国古筝学院主办的为期5天的“第七届全国古筝教师进修班”在中国古筝学院顺利结束,2008年10月5日晚上8点隆重举行结业典礼,中国民族器乐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毕可炜、中国民族器乐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央电视台著名导演舒云、中筝文化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王光明及著名青年古筝演奏家袁莎等专家、领导及近百名来自全国的古筝教师参加了难忘的结业典礼。
扬州市《夜间新闻目击》栏目成立一周年之际,由本报和扬州培圣文化艺术中心、扬州索尼数码工作坊共同组织了一台精彩的文艺节目送到高邮马棚镇。 当晚吹着徐徐秋风,伴着马棚湿地的优美风景,一首首动听的歌曲,具有中国古典特色的古筝,富有浓郁印度风情的舞蹈,及其充斥天籁的萨克斯音乐等10多个由专业演员表演的精彩歌舞节目,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10月25日晚,湛江师范学院音乐厅内一派歌舞的海洋,该校音乐学院成立庆典晚会在此隆重举行,校党委梁英书记、胡克伟副书记,刘周堂副校长,北京《音乐周报》编辑傅显舟博士等领导嘉宾出席并观看晚会。 湛江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刘福瑞和徐钊毅老师带来了深情婉转的男女二重唱《我和你》,深情演绎感动你我,让在场观众再次沉醉在百年奥运成功举办和音乐学院成立喜悦之中。 舞蹈《掀起你的盖头来》拉开晚会序幕,随后音乐学院全体教师在现场观众热烈的掌声中上台集体亮相,展示了音乐学院的艺术风采。 音乐学院吴琴、张力两位老师的古筝协奏曲《云裳诉》气势磅礴、协调和凑、悠扬动听,演奏者更是专致投入。 北京08奥运会主题曲《我和你》传遍世界,在晚会上,音乐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刘福瑞和徐钊毅老师带来了深情婉转的男女二重唱《我和你》,深情演绎感动你我,让在场观众再次沉醉于百年奥运成功举办和音乐学院成立的喜悦。舞蹈《东南亚风情》让观众领略到异国风情,古筝和钢琴协奏曲《云裳诉》气势磅礴、协调和凑、悠扬动听,演奏者更是专致投入。女声小合唱《又唱半岛绿色梦》唱出雷州半岛的风韵,本土文艺突显传承。08级新生门爽的独唱《一杯美酒》使人陶醉,现场的掌声齐响,甚是热烈。更有舞蹈《西关风情》轻快引人,充满民族风情;活力的《青春的律动》扰动青春的梦想。03届毕业生伍小智也回到母校倾情献歌《欢聚一堂》。
教育改变生活,艺术点燃激情。2008河南音乐教育品牌发展高层论坛10月17日在河南商报社举行。省会多家知名音乐培训机构“大师”们会聚一堂,就河南音乐教育现状、问题以及发展趋势等话题进行了激烈碰撞,找到了共鸣之音。 音乐培训叫好但不叫座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逐步加大了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追求。艺术已不仅仅是少数专业人士的专利,作为艺术的一部分,音乐教育正在日益走进人们的生活。 目前郑州市艺术培训机构就有870多家,其中音乐培训主要对象为少儿。但由于少儿缺乏很好的耐性,尤其对器乐类培训,需要进行反复练习,很难让他们爱上他们认为很枯燥的日复一日的练习。绝大多数家庭有让孩子报学艺术班的经历,大多数孩子在家长买乐器或报班时欢天喜地,不久乐器却成了摆设。 没有孩子不喜欢音乐,但据调查,有90%的孩子反映他们并不喜欢这样的培训,至于报班、买乐器大多是家长的意愿。 困境 课外培训音乐不敌文化课 一方面,家长在孩子还小时就希望孩子及早接受艺术熏陶,但一旦入小学高年级,很多家长也会主动让孩子淡化音乐培训,转而抓紧文化课的学习。 作为家长普遍存在一种观念:如果别人的孩子学音乐而自己的孩子没有学不遗憾,但如果别人的孩子学文化课,自己的孩子却没有学就会遗憾。也就是说,在音乐培训及文化课培训两者的天平上,家长对文化课培训所加的砝码会更大。另外,艺术是一项很难达到极致的事业,不可能在短时期取得成就。因此,艺术生毕业面临失业的几率更大,甚至不如一个普通技工。 机遇 艺术能力将记入考生成绩 随着第十届亚洲艺术节在郑州的成功举办所带来的影响,以及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艺术教育的意见》中,将中小学“艺术能力”列入成长档案,作为升学参考依据,和高考艺术生人数的迅速递增,以及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等诸多因素,必将刺激并推动音乐教育市场的迅猛发展。尤其是对中小学生艺术能力的考核,必将进一步激活河南音乐培训市场。 业界声音 郑州金水星韵艺术培训中心 唐航 第十届亚洲艺术节在省会郑州的成功举办正说明了我省的综合实力和人民素质有了极大的提高,群众对高水准的音乐艺术有很高的鉴赏水平和迫切的欣赏要求,孩子们以选修一门音乐艺术课程为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并作为时尚,这就为普及音乐艺术教育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爱乐之家艺术中心 李炜 从行业发展的眼光来看音乐教育的市场前景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国中小学离艺术的普及还有一定的距离,随着中小学生的“艺术能力”将列入成长档案作为升学参考依据的实施,艺术教育将会有很大的需求,这个需求单单靠学校的音乐、美术课是远远不能填充的,这就需要我们艺术培训机构来填充,相信未来音乐教育市场会更加繁荣、更加充满朝气。 唐洪伏古筝艺术学校 潘静 俗话说,找一个好的老师等于成功的一半。正确方法的指引能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让孩子从开始就受到正规的、良好的音乐教育。否则,既浪费财力、精力,又多走弯路。还有的家长这样想,反正孩子学着玩,随便找个老师就行了,也不管老师水平高低。恰恰就是这样随随便便不负责任的拜师,导致孩子在开始学习的最关键时刻走上了弯路,一旦基础不规范,形成不好的习惯,以后再改就太难了。 刘诗昆钢琴艺术培训学校 田瑞 任何机遇和挑战都是结伴而来的,艺术培训市场有了广泛、深入和迫切的需求,这必定导致来自同行业和外来大的教育品牌和教育风险投资的介入所带来的激烈的冲击和竞争。 星艺艺术学校 翟联合 《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出台,学生的“艺术能力”将被记入成长档案,并作为综合评价学生发展状况的重要内容以及毕业、升学的参考依据。 这项措施说明现在对学生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艺术教育在以前被重视的程度远远不及文化课,学生的艺术课学习时间大多被文化课占据,这项措施有效的侧重了艺术课程,这也对我们音乐教育机构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前景。 张跃音乐中心 刘小川 目前音乐教育机构良莠不齐,为了使音乐教育培训更加健康有序发展,作为培训机构,首先要打造自己的品牌和专业特色,用自己的实力建立良好的社会声誉。其次,在宣传中要树立正确的导向,让家长、学生选择专业的培训机构。最后,坚持自己的办学方向,并能够适应市场的需要才是在竞争中生存与健康快速发展的根本。 郑州子菁古筝艺术中心 陈静 现代音乐教育,作为家长不要功利性太强,要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音乐,不要让他们当成一种负担。事实上,没有孩子不喜欢音乐的,作为老师、家长及培训机构,要多引导、培养孩子学习音乐的兴趣。 省艺术培训协会 倪振华 目前郑州有小学生近50万,92%学生在校外报有各种兴趣班,其中1/4学生学习艺术。这说明郑州音乐教育培训市场潜力巨大。但目前音乐培训机构师资及设备良莠不齐,协调规范培训市场,促进健康发展是大势所趋。
二十三日晚,一场展示浓郁异国情调的大型歌舞晚会《风情东南亚》在此间精彩上演。来自中国和东盟十个国家的艺术家同台献艺,以歌会友,以舞传情,表现出浓厚的传统情谊。 晚会以“山水之恋”为主题,按照东南亚十国所分布的地理位置特点,形成上下两个篇章。上篇“同饮一江水”展示了以东南亚半岛与中国陆路相连的各国风情;下篇“隔海永相望”则表现与中国隔海相望的东盟诸国特色,形成山水呼应的晚会格局。 由中国青年古筝演奏家常静用古筝伴奏的杂技《朱槿花红》展现了南宁蓬勃发展的都市景象和本土风情。
古筝,是我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是中华民族音乐大花园中的一枝独秀,现被誉为“国宝”、“国琴”、“东方钢琴”等称号,被广大人民群众接受和喜爱。曹东扶先生是当之无愧的我国河南古筝艺术流派的奠基人、一代宗师,他毕生振兴、弘扬古筝艺术的业绩,将永远记载在中国民族音乐的史册中。今年是近代古筝一代宗师曹东扶先生诞辰110周年。为了弘扬民族文化,促进中国古筝艺术的发展,我们将举办纪念曹东扶先生诞辰110周年活动。希望能够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将古筝的曼妙和绚丽永久的留在人们的心间。为中国古筝艺技的发展,为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略尽绵薄之力。 活动宗旨: 解读古筝艺术真谛;传承一代宗艺;发展民族音乐;弘扬中国古典民族音乐文化;为古筝爱好者与古筝名家搭建一次倾情交流、学习观摩的机会。 一、活动举办日期: 2008年10月25日-10月26日 二、活动内容: 1、纪念曹东扶先生古筝艺术交流会 2、古筝名家观摩与辅导、交流 3、就中国古筝申请世界文化遗产进行理论探讨 4、编辑本次活动大型纪念册《盛世华音》 5、青年古筝演奏家独奏音乐会 三、参加人员: 1、古筝名家 2、曹东扶先生尚健在的门生、弟子 3、筝界新秀和各艺术学校高材生 4、各界热爱古筝艺术的群体、爱好者 5、乐器厂商代表 人员规模在100人左右。 四、会议联合主办单位: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洛阳民族管弦乐协会、曹东扶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活动组织委员会。 五、会议举办地点: 北京 六、纪念会举办时间、地点:北京嘉洁酒店(10月25日9:00;西四环定慧寺桥西北角) 七、音乐会举办地点:国图音乐厅(10月26日19:30) 曹东扶简介: 曹东扶(1898——1970)男、汉族、河南邓州市白落乡曹营村人。出身于贫寒的曲艺世家。父亲曹怀清以唱大调曲子靠乞讨为生。幼小的曹东扶早尝人世辛酸。7岁进私塾读书,仅4岁便因年遇饥荒而辍学,随家人到县城谋生,时县城茶馆酒肆、书场唱曲子之风颇盛、他借沿街叫卖生意之机出入其中,听得留连忘返。他先后拜师蓝文炳、赵锡三、马书章、丘果和等老艺人,学习唱腔及扬琴,古董、三弦,又拜入称“琵琶神指”的马万寿学习琵琶。后曾随父亲到湖北省襄樊一带流动行艺,19岁时在亲朋的资助下,进邓县初级师范读书半年,受益匪浅。 20余岁时,曹东扶应吴佩孚直系留豫先锋队(时驻内乡县)营长徐梦云之邀,到其部下当兵,二人以曲结谊,常相携南下两湖,北上冀鲁、游历山川、觅曲问艺,得识许多名家,获益颇深。后又与较有名气的大调曲子唱家汤寅侯、郝吾斋、党振藩等多有往来,聚唱自娱。他在提炼姐妹艺术精华之基础上,汲取众曲子行家之长,丰富充实自己的弹唱技艺,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其唱腔高亢挺拔,稳中有变,抑扬委婉,声情并茂,并注重对传统曲目的加工整理,曲词文雅流畅,具清新脱俗之气,三弦、琵琶、古筝等乐器演奏技艺亦日益精湛、声震宛西。后举家迁回邓县城定居,以唱为业。又与同辈曲友、学生赵金铎、唐炳勋、腾汉三、吴宗岑、谢克宗等不断研讨,常在茶馆演唱,所到之处,听众闻讯而至,“曹派大调”一时盛行。 民国二十三年,中国革命军二十路军驻扎南阳,曹东扶曾多次应军长张钫之邀到军中演唱,甚得张之赞赏,一次河南省政府主席刘峙来宛视察,听过曹东扶的演唱,甚为悦服。民国二十五年,张钫特写信约请曹东扶到上海百代公司灌制唱片,以将大调曲子艺术推广全国。曹东扶十分振奋,他联络各路能手及学生李炳月、赵殿臣、何义之、马庆笃、赵金铎、王佑民等,组成强有力的班子,对大调曲子的曲牌、唱腔、伴奏等全面研讨习练,并将曲牌的前奏、间奏、尾奏进行规范统一。曹东扶根据老艺人口传下来的简单旋律及残缺不全的工尺谱,认真甄别,译谱、补充定谱,经过反复试奏、修改,终于挖掘整理出一批较为完整的板头曲,如《高山流水》、《闺中怨》、《落院》、《打雁》等,历时一年,成果丰硕,丰富完善了曲子艺术。次年,由于抗日战争爆发,上海之行未能入愿。 1948年春,在邓县民众教育馆的支持下,他发起邓县大调曲子研究社,一年后改建为县曲艺改进社,任副社长。他积极引导大家革新,一些传统曲牌如《软诗篇》、《诗篇》、《太湖》等之旋律,过门等不同程度的改进。在曲艺界推广开来,并被曲剧界借鉴。1951年他率领社员投入抗美援朝的宣传活动,亲自创编、移植出《渔夫恨》、《解放邓县》、《王仁千喊城》、《历代帝王图》等曲段,深入各乡镇义演。1953年随南阳专区代表队参加省首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并获奖,4月随省代表队赴武汉参加中南五省首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其古筝、琵琶独奏,每一曲毕,台下即报以长时间掌声,竟连续返场六、七次,气氛热烈之至。会后不久,即应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研究所之邀,与谢克宗等一行五人赴北京进行大调曲子的录音工作,研究所在此基础上出版了《河南曲子板头曲选》一书,由此曹东抚与大调曲子艺术享誉全国。 1954年开始,他先后应邀到河南师范专科学校、郑州艺术学院、中央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任古筝、三弦、琵琶教师,使他接触到音乐界许多行家里手,他谦恭求教,博览群书,并打开门户之见,学习双手抓筝、进而兼容众长,创研出一套独特的弹奏技法。如缘于唱工的“咬字”技巧,创造出带有强劲音头的“摇指”;特为演奏低沉旋律而设计的“游指”;超出一般小二度,感情激昂的“大颤音”;悲哀欲绝、高难度的“小颤音”、左手“速滑音”;利用弦的余音而产生特殊效果,袅袅不绝的揉弹间奏等特技,大大加强了乐曲的表现力,加之他对古筝曲深切体会的细腻处理,带有鲜明的感情色彩及浓郁的地方气息,形成了独特的曹派古筝艺术风格,成为中国古筝艺术四大流派中的河南筝的杰出代表和奠基人,在中国筝坛居有重要地位。 曹先生积常年的生活经历和深厚的艺术功力,先后创作、改编的《闹元宵》、《变体孟姜女》、《刘海与胡秀英》等一大批古筝曲,一部分被灌制成唱片,广传海内外。其间曾参与了《河南大调曲子集》(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河南鼓子曲》(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传授编撰工作。与此同时,他还带出了一批卓有艺术造诣的学生,都成为国家及地方音乐学院、文艺团体的专家,教授和艺术骨干。其一子三女也成为享誉中外的古筝演奏家。 1964年返豫,为省歌舞团艺术顾问,并于次年担任省大调曲子培训班主讲。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遭受迫害。1970年初与妻子尹士瑞同被遣返老家邓县,同年因患骨癌,医治无效,于11月27日在郑州去世,时年72岁。 ` 曹东扶先生的一生是视宏扬民族音乐为其神圣使命和毕生追求的一生。他以坎坷的身世、多舛的命途谱写了一曲具有顽强生命力的人生乐章。 1979年12月河南人民政府为其平反昭雪,省文化局特为其召开了隆重的追悼会。 在其逝世二十周年及诞辰百周年时又分别举办了纪念会及纪念音乐会。 1979年、1994年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了其子女编著整理的《曹东扶筝曲集》及修订本,中央电视台在其百年诞辰之际在《百年经典》节目中专题介绍了他的生平及他创作的筝独奏曲《闹元宵》。 曹东扶被《中国音乐辞典》、《中国人名词典》、《中外文学艺术名人肖像》、《世界优秀人才大典》等书载入史册。
22日,由北京市文物局等单位联合举办的“2008西山银杏节”在北京大觉寺开幕。秋风送爽,千年古刹大觉寺内的银杏树金黄璀璨,苍劲古朴。开幕式上古筝、二胡合奏,大觉寺古钟鸣108响。
上海“民乐三女杰”之一的罗小慈,本周日要在艺术节舞台上亮出民乐重头戏。这位花费两年多时间钻研民乐演奏家如何对当代创作有所贡献、2007年入选上海市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类领军人才的古筝才女,将在本届艺术节舞台上“弄墨”和“摆谱”。 尝试“我心写我手” 1997年开始,罗小慈与多位作曲家合作首演了《西楚霸王》、《钗头凤》、《林冲夜奔》等筝与交响乐作品,虽然受到好评,但她认为,目前优秀的筝乐作品仍属凤毛麟角,难以满足现代观众不断跃升的赏乐需求。 罗小慈表示,当代民乐演奏者不能仅仅被动地等作品,更应加入到创作实践的行列,积极催生新理念、新作品的诞生。经过多年实践积累,罗小慈已创作了《墨·戏》、《弦·趣》等作品,并在法国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中国台北传统艺术季、中国青年美术大展颁奖典礼、“弦在烧”民乐独奏作品音乐会等海内外场所演出。《如梦令》还获2007年上海市小作品评比展演优秀作品奖。 要做“新文人音乐” 罗小慈把自己的创作定位在“新文人音乐”。对她来说,“新文人音乐”不是对古代名曲作简单移植,也不是屈从于西方美学压力的“国际化”杂耍或演绎民俗化了的“世界音乐”,而是以中国文化传统为依据,体现中国审美特性,具有“文人”品质的现代式创造。“‘新文人音乐’强调的是文化品格与合乎艺术自律的创造,我用‘雅正’、‘鲜活’、‘融合’来概括它的主要特征。”罗小慈表示,“雅正”是音乐主体灵魂,旨在表现中国历史文化人物的品格精神和人格魅力、质朴淡然的哲理和美学观。这次在上海音乐厅举行的音乐会上,她将集中展示近年以“新文人音乐”理念创作的作品,还将首演她新创作的筝与打击乐作品《律·动》以及融会筝与民族管弦乐、诗词吟唱、交响合唱的四个乐章音诗《文姬归汉》。
10月17日下午,由四川省利州区委宣传部和东城实验中学联合举办的“心灵之约”专场音乐会在广元国际大酒店举行。据悉,该场音乐会旨在用音乐抚慰灾区儿童心灵的创伤,鼓励孩子们坚强地面对人生。 悠扬的琴声,舒缓的音乐,犹如天籁之音,让来自利州区东城实验中学的百余名学生听得如痴如醉,受伤的心灵在音乐声中得到慰藉。 “听了姐姐用古筝演奏《战台风》,我就好像看到了他们不惧风雨,在惊涛骇浪中奋力拼搏的身影哟。”7年纪2班张雨荷的话有些让记者吃惊,小小年纪的她能领悟出这种坚强吗?小雨荷微微一笑说:“地震那天确实把我吓坏了,可后来在电视上看到小林浩、看到了木鱼中学的何翠青姐姐,懂得了坚强。在激昂的音乐声中,就会不自觉想起他们!” “我觉得还是二胡《赛马》好听哟,就仿佛骑着马儿在大草原上奔跑,真是有意思!”一旁的同学林威脸上透出几分调皮的微笑。林威的老家在剑阁,地震中爷爷居住的房屋成了废墟。可谁也看不出他的忧伤。欢快的曲子让他体验到了童年应有的快乐。 音乐会后,东城实验学校校长廖鸿滨告诉记者,这次音乐会只是个开始,在抚慰灾区儿童心灵方面,他们在配合志愿者做好心理辅导的基础上,还将举办书画展和大型音乐会,让学生健康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