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筝派的作韵特色
作者:唐 昕
摘 要:传统筝乐是以鲜明的地域来划分风格流派的。各流派因地域的不同而风格各异:如河南筝乐流派、浙江筝乐流派、潮州筝乐流派等。潮州筝乐亦然,是潮州的民间音乐孕育了它,可以说它与潮州弦诗一脉相承,其音乐蕴涵着潮州民间音乐的语言特征和风格特点。
关键词:筝乐;潮州筝派;作韵特色
筝,最初常作为戏曲音乐伴奏乐器的一种,筝乐也依附于当地的戏曲剧种,后来才出现独立的筝乐,成为具有器乐性质的独奏表演艺术。传统筝乐是以鲜明地域特征来划分风格流派的。各流派因地域的不同而风格各异,如河南筝乐流派、浙江筝乐流派、潮州筝乐流派等。本文所谈到的潮州筝乐亦然,是潮州的民间音乐孕育了它,可以说它与潮州弦诗一脉相承,其音乐蕴涵着潮州民间音乐的语言特征和风格特点,而谈到潮州筝派的作韵特色,我们首先应谈到——
一、 潮州筝派及其曲调风格特点
潮州筝早期是潮州弦诗乐合奏中的一件乐器。合奏时,所有演奏者都遵循同一份“原始谱”,各自按照乐器的性能、特点,根据个人的技巧水平、技法习惯来进行即兴的加花演奏。由于每个人加花、变奏的手法各异,演奏技法各有特色,当地称之为“造句”。因此,当地的弹筝人演奏相同的一首乐曲,除了骨干音和板数一致外,音乐旋法则大相径庭,因此同一首乐曲常常会有不同调、不同筝家的演奏版本,潮州筝派的独奏曲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潮州筝所用的“二四谱”是潮州音乐所特有的记谱法和乐调体系,它是一种包含谱式、音阶、调式调性、音律变化和演奏技术规范等多种因素的乐调体系。潮州音乐共有五种调,各调及调式音阶分别为:
图一:
从上图可以看出,在二四谱中,三、六两个音是随着调式音阶的变化而变化,并随着旋法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的音高。如三、六两上音在轻三六调中,简谱上以6、3记谱和念唱,重三六调则以7、4来记谱和念唱。7、4二音的音高常因旋法的不同而游移,但在二四谱上都记作三、六。
诸乐调的调式音阶主要是通过“三”、“六”两个按音的音高轻重变化来改变调性色彩。据当地人介绍“三、六轻重之分”主要是针对于古筝左手按弦时对琴弦张力控制的轻重而言,由于FA、SI二音是在LA、MI二音上重按而得,故以“轻”、“重”相区别——LA、MI在二四谱中用轻三、轻六表示,FA、SI二音用“重三”、“重六”表示。因此仅仅从二四谱的谱面是看不出属于何种调式的,也无法确定三、六音演奏时的实际音高,它必须在乐谱前面注明才能分辨、确定。同一首曲谱,在前冠以不同的乐调名称,即作不同的变调演奏——在保持旋律骨干音不变的情况下,变化调式的主音和特性音的音高,形成调性上的转移;根据调式的不同将旋法作相应的细微调整,重新组织旋律的句逗。
我们今天所使用的潮州筝曲曲谱实际上就是当地筝家的演奏记录谱,因此我们首先要了解潮州筝曲的曲调风格特征以及具有潮筝特色的作韵技法,对乐音的作韵润饰不但要能体现音乐的地方风格,同时还必须符合潮州筝派的演奏习惯。其次就是要能充分地表现音乐情感细腻变化,最终能淋漓尽致地发挥古筝出以韵补声的艺术特色,但是这种发挥创造又必须建立在把握住作韵风格性的前提上,这就是们在演奏潮州筝曲时的难点。
对于潮筝作韵演奏,就必须了解——
二、 潮筝作韵演奏与唱诗、造句的特殊联系
作韵是潮州音乐在长期的传袭过程中,筝在演奏上形成的一种音乐表现方式。作韵,一方面在于唱诗,即通过唱弦诗获得乐曲声调的高低、强弱、平仄和乐音的长短、轻重、间歇,并在心中体会和谐、生动的声韵感受;一方面在于音韵器乐化,即运用各种作韵技法,恰当地表现音乐。
1、唱诗
潮俗称一首乐曲为一条“弦诗”,也就是乐曲的“母谱”,它用“二四谱”来记录乐曲的骨架音,当地又叫做“骷髅格”,即音乐的骨架之意。二四谱是一种“音位谱”,以数字“二、三、四、五、六、七、八”来依次表示音阶各音级的音高,其中“三”、“六”有“轻”、“重”之分。
图二:
“二四谱”是一种“方言谱”,它的“二——八”是用潮州方言的念唱作为唱名的。这种“方言唱名”最大的特点是它与语言的密切关系。“方言唱名”的每一个“字”是由声母和韵母构成,念唱时,字与字之间语音上的过渡转折、高低起伏,就是“腔”,通过乐器来表现就是“韵”。
图三:
方言唱名念唱乐曲的母谱时,字与字之间有着语音上的自然连贯和平仄衔接,因此在骨干音与骨干音之间的过渡便自然产生了音高的变化;念唱时的抑扬顿挫、轻重间歇,派生出音韵音高变化过程的高低曲折、徐急迟缓,表现音乐的情感变化。
所谓唱诗得韵, 韵一方面指声调的高低、强弱、平仄,一方面指乐音的长短、轻重、间歇。由于唱诗的特殊形式,因此韵在音乐中表现形态更具有歌唱性,并且与语言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2、造句
念唱母谱时,由骨干音派生出来的乐音变化与骨干音有机地组合,构成了乐曲新的旋律线条。在此基础上,各个演奏者再进一步将其“器乐化”,根据各自乐器的性能特点,合适地选择演奏技法,对旋律进行加花、装饰,对乐音进行变化、润饰,作个性化造句。“母谱”的骨架音正如音乐的骨;在骨的基础上进行造句的加花、变奏有如音乐的肉,骨、肉相合,才是音乐的完整面貌。因此,同一首乐曲由于造句的不同,音乐的“面貌”也就可以完全不同,但都是以乐曲的骨架音派生出来的。各件乐器的个性化造句一方面体现着不同乐器自身独特的艺术色彩,一方面体现着不同演奏者独特的旋律加花创造和乐音的变化、装饰风格。
谱例:《昭君怨》重三六调 头板 1 = F
就演奏者而言,造句的个性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乐曲基本旋律的加花创造,形成新的旋律曲调;一是对乐音演奏技法的选择以及对单个乐音变化、润饰的作韵技巧。因此在潮汕地区,弹筝人在演奏同一首乐曲时,音乐旋法、演奏技法以及运指方式都是大相径庭的,这主要取决于演奏者的气质和艺术修养。
初次以外我们还应关注——
三、 潮州筝曲的音韵特点
潮州筝曲音乐柔美委婉,表现手法细腻。较其它各流派而言,曲调风格鲜明、独特。其最独特之处在于其游移多变、细腻微妙的音韵变化。就我认为,潮州筝乐中韵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一方面是乐音音高不同音位感的偏离、变化,这是对单个乐音的特殊润饰。另一方面是乐音的音高变化过程,同时还兼有音长、力度等因素的微细控制,这就是滑音技法对乐音的变化控制,是潮州筝曲中以韵补声最主要的表现形态。
潮州筝派的作韵讲究“音韵器乐化”,也就是如何使唱诗时心中对韵得到的独特感受,通过作韵技法的演奏控制表现出来。它讲究曲先入心,由心到手,最终方能得心应手,达到弦、指、音、意的和谐统一。总之在演奏中能够合理地运用作韵技法通过各种表现手法,恰当地体现出音乐的风格,充分地表现出音乐的情感。
潮州筝曲中滑音的作韵演奏,首先要注意其鲜明、地道的风格性,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音韵的音高变化要符合曲调的地方风格特点,具体表现在:
其一,滑音的音高变化必须以符合乐曲的地方曲调风格为前提条件,特别是要注意潮州音乐特性音在诸调的音高变化;
其二,在单首乐曲中滑音的音高变化又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要能够根据乐曲曲调的调式、调性的风格特点来准确地控制音高的音位变化分寸。
之所以如此强调滑音过程中音高的细微控制,是因为从技术方面研究民间器乐曲首先就是涉及到曲调的音高关系、调式调性、特性音高,它决定了音乐的地方风格特色,这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在民间传统筝乐中,作韵技法对于音乐之乐种风格的塑造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袁静芳老师在《民间器乐曲地方风格的几个重要组成因素》一文中指出,“根据我国民间器乐曲表现的特点看,一般地讲,乐器的演奏技巧、民间传统惯用的旋律展开手法、民间乐队组合特点是构成器乐曲地方风格不可忽视的三个重要方面”。
此外,在演奏中不能胡乱添加不必要和不符和潮州筝曲演奏习惯的滑音,如果运用不当反而会使整个曲调显得油腔滑调,从而歪曲乐曲内容、破坏音乐风格。
潮州筝曲中滑音的作韵演奏不但要讲究风格性,还要能够在把握住曲调风格性的基础上,恰当地根据乐曲的内容和感情需要来充分地发挥韵的独特音乐表现功能,充分地表现细腻、微妙的感情变化,增强音乐的感染力和艺术性,使作韵成为增强音乐表现力的一种重要手段。滑音的演奏在演奏中,要通过对滑音不同因素、不同方式以及不同幅度的变化过程中加以理性的控制,目的明确地表现不同的音乐内容和情感,这样就能真正地展示出古筝以韵补声的本质艺术魅力,最终达到声韵相和、虚实相生的生动境界。
何谓“以韵补声”,高哲睿先生在《略谈秦筝的以韵补声》一文中的观点是:“以右手弹弦,取得各音的本音以为‘声’;通过左手的按抑加以变化,使弦音袅袅,不绝如缕,这种经过文饰的音,‘韵’之谓也。”“这种充分使用按抑取韵,显示筝的特点,增强筝的表现力的左手技法称之为‘以韵补声’”。高先生还认为,古筝以韵补声的艺术特色“奠定了其在民族音乐中的地位”。在关注潮州筝乐的以韵补声问题时,更应该注意到——
四、 古筝音韵的形态及其特征
韵是普遍存见于中国传统民族器乐中,滑音的音韵究竟具有怎样的个性特点?这必须从乐器的性能特点和音色本质的角度来剖析。
1、古筝的音韵特点:
(1)线的音色形态
古筝的音色具有弹拨乐器颗粒性“点”状的特征,这是声的音色形态。其个性在于——相对于其它弹拨乐器而言,古筝发声后点的余音较长,通过左手作韵技法能控制余音的变化,使余音以特有的方式运动起来。余音的音高运动线条就是古筝的韵,它具有“线”状的音色形态。
点状的声和线状的韵是古筝音乐最具有鲜明个性的艺术特征。
(2)虚的音色性质
我们知道,声音具有不同的状态和性质,古筝的韵是线状的,但是与胡琴类的线状音色却有着本质的区别。从听觉心理上看,胡琴类的线状音色具有实的音色感,与古筝的点状音色是同质不同态;而韵是声发音后的余音,这种线状音色具有虚的音色感,与胡琴类的线状音色是同态不同质。
实的音色感之声和虚的音色感之韵是古筝音乐最具有鲜明特色的艺术风格。
(3)音高运动的状态
弹拨乐器发声后都有余音,但是余音并不等同于韵。韵之特征表现在,由声延伸的余音线必须具有以音高依据的动态变化,而不是静止的状态,所谓“线”也就是音高运动的轨迹。更准确地说,韵是由声的本位派生出来的位移性音高渐变过程,音高的音位变化是韵的质变关节点。
根据以上分析,我将滑音音韵的这种特点称作“线性”——“线”即线的形态、音高运动的线条(指运动的状态),“性”即虚的音色性质。
2、古筝音韵的表现形态:
古筝音韵的表现形态可分两大类,即乐音的变形和乐音的变化。
(1)乐音的变形
乐音的变形是指古筝吟揉类作韵技法所造成的波状的线条的音韵变化形态。它是声的复原性变化,其特征是音高不断地变化-还原-变化-还原的运动过程,其作用主要是美化乐音,柔化和改变乐音的音质。
复原性变化是指音高变化的过程最终回到起点——声的本位音高位置,它含有音高的变化因素,但不以音高的变化为直接目的。因此吟揉类可看成是乐音的一种变形,它不具有功能性,主要是起到装饰性的音乐功能。
值得注意的是,同属于吟柔类的颤音在音乐中通常具有一定的功能表情作用。这是因为所谓“重颤”,实际它的已具有细微的音位感变化,在颤的同时已经兼有了按音的成分,它可以看作一种复合性技法。
(2)乐音的变化
乐音的变化是指古筝滑音类作韵技法所造成的弧线形的音韵变化形态。它的特征是音高具有音位感的变化,并以音高的变化为直接目的,因此滑音技法主要是具有功能性的作用。所谓功能性就是前文着重说明的,以音高成分的音位变化主要特征。
滑音技法使乐音产生本弦音位外不同音位的音高变化过程,同时还能控制音长、力度的各种细微变化。古筝音乐中,滑音变化过程是韵的主要表现形态,在音乐中具有重要的音乐功能。
(3)滑音技法及其音韵特征
古筝的滑音就是左手在琴码左侧按抑琴弦或使其还原,通过对琴弦张力的变化控制,使乐音的余音在升高或降低过程中滑动变化。
滑音主要包括上滑音、下滑音、回滑音和点音,它们都是在按音技法的基础上,由于左手着弦的快慢先后而派生出的不同形态变化——由于左手按弦动作的先后不同,派生出“上滑音”和“下滑音”;把上滑音和下滑音的动作连贯起来,使音的音高变化过程形成一个圆的曲线,又派生出“回滑音”;把回滑音的动作时值变短、速度加快,就派生出“点音”。此外所有滑音同时还兼有音高渐变过程中轻、重、缓、急的不同变化。
滑音是古筝通过左手抑按琴弦来控制余音的变化过程,不同的运动方式对音乐具有不同的功能作用,那么其“过程”中哪些是它的可变因素呢?我们如果将其宏观的变化过程微观化,就能更深层次地挖掘出其丰富的表现手段以及所特有的表现功能。
众所周知,乐音的运动有四大要素——高低、长短、强弱、明暗,也就是音高、时值、力度和音色。滑音是以音高位移性为特征的渐变过程,那么它就必然会兼有音高运动的时值变化,那么音乐中哪些是其可变因素呢?
(1)音高
在音乐中音高成分的变化是滑音作韵的前提条件,是音韵区别于余音的特征,因此音高是在演奏时是可利用的最直接、最关键的音乐要素。
(2)时值
在音乐中,滑音作韵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对针对于单个乐音的润饰变化,另一种是乐音与乐音之间的润饰变化,二者时值的长短是有差异的,其音乐功能也各有侧重,它体现在音高移动时的迟缓造成不同的节奏形态,在音乐中具有特殊的表现功能。
(3)音色
音色具有不同的形态、性质和品质。韵是乐音发声后的余音变化,韵在音乐中与声相对映时,能够体现其音色的独特性,这在前文已有描述。在音乐进行中,乐音有自身的音色变化,演奏中巧妙地运用这种因素往往可以获得独特绝妙的艺术效果。
(4)力度的变化
通常情况中,我们所指的力度变化是指乐音音量大小的变化,韵是声的余音,显然其音量是不受控制的。但是在韵的音高转折中,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一种力感,这种力感通过音高成分的变化显现,但是音高变化不是音韵运动变化的直接目的。韵的力度变化区别于声的音量变化,在音乐中具有重要的特殊表现功能。
以上筝乐音韵的种种形态及其特征,而回头关注潮州古筝以韵补声的艺术特色,那么,本文涉及——
五、潮州古筝以韵补声的核心
潮州古筝以韵补声的艺术特色,从本质上说,就是研究可塑性乐音在具体乐器上、具体音乐中的表现方式,根据古筝的性能特点分析韵的可变因素,根据潮州音乐分析韵的可塑功能,从潮州音乐形态上分析它的表现手法,从技术上分析它的操作规律,以探寻潮州筝曲以韵补声中滑音的风格,体现潮州潮州筝曲音乐中和潮州音乐声韵的规律。
责任编辑、校对:章滨
点击试听相关音频:《昭君怨》
评论0条评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