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王英睿
王殿玉,山东郓城人(1899 -1964),少时无父无母,家境贫寒,八岁患天花,双目失明,逃荒他乡。为谋生计,王殿玉开始奋发学艺,曾拜师马玉修学弹唱“三弦书”。他不仅精通坠琴、擂琴、筝、三弦、扬琴等各种乐器,受“书山戏海”家乡的熏陶,各种戏及曲书也都唱得好。三年满师后,王殿玉和师兄石登岩(拉四胡) 一道在陈坡乡卖艺,流浪过活。
王殿玉
1914年, 王殿玉对自己的“三弦”不满意,动手制作了一件新胡琴,坠琴:王殿玉用坠琴模仿人声、唱腔,不仅能用“坠琴”学唱戏中的花脸、老生、青衣等角色,还能演绎一生一旦的对唱、甚至模仿锣鼓武场!从此一鸣惊人。
1922 年,王殿玉又对 “坠琴”进行改革,新乐器音域宽广,音响有气势,犹如英雄在擂台上比武的形象,故名为“擂琴”(读做擂鼓的擂)。用它模仿起戏曲唱腔更为逼真、形象。对于演奏家从事这个行当的人来说,没有什么比得到一件一把得心应手的乐器更让人高兴,所在的剧团也更加兴旺起来。(具体的改革措施详见原文)
后来,他还发明了大低音胡琴,对筝琴、扬琴等弹拨乐器都做过扩大琴体的改革。1935年,在西安皇城下卖艺时就用自制的大低音胡琴演奏,《孟姜女》拉得音质厚实悲怆有力。
在运用乐器的技艺方面更有他的独特之处,比如筝曲《飞花点翠》, 他改传统的拇指摇为食指密摇,音型加速了两倍, 音响效果更为灵动、活泼。
“擂琴”的诞生首先是模仿人的声音和各种戏曲唱腔而问世的。为了使各种唱腔模仿得逼真,先生就买了许多唱片和一台手摇唱机, 日以继夜地学习。为了集中精力专一地模仿戏曲的各种唱腔,暂时停止演出,每日仅靠给一家饭馆推三个小时的磨糊口。
除了山东地方戏之外, 先生把大部分精力用在学京剧上,如《借东风》、《武家坡》、《空城计》、《玉堂春》、《探阴山》等剧目都是他的拿手好戏。他曾多次专程拜访京剧界名家,当面求教。为此有人赞道:“一台大戏在眼前,情趣横生多自然,名人专家也叫好,神意尽出二指尖”。
二十几岁就已经名声大振的王殿玉却不满足于技艺上的成就,他不断拜师学习文化知识,比如音乐戏剧理论家潘培茹、文化造诣较深的白若愚等。这对于一个民间艺人真的是难能可贵,也显示了他的远见卓识。
1923年于山东济宁,王殿玉的大擂拉戏正式亮相,首次演出是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地方戏,一个半小时的节目,自始至终就是一把弦子一个人的单独演奏。1925年大擂拉京剧在山东济南正式演出,观众无不拍手叫绝,“天下第一弦”、“丝弦圣手”等称号马上传遍全城。
1928年,时年29岁的王殿玉第一次到天津演出,天津南市燕乐剧场的大擂拉戏震惊并赢得了所有的观众。此间,他对大擂拉戏作了进一步改革:由大擂专一模仿唱腔,增加文武场为大擂伴奏,这样就能够明显区分人物与文武场,节目更加丰富、有趣味,更热闹了。
1930年王殿玉受邀到上海大世界游艺场做为期半年的演出。仅模仿京剧马连良的《借东风》一出戏就连演15天还不能满足观众的热情。上海的各大报刊争相刊载“丝弦大王”的报道。
王殿玉演奏中
1941年,王殿玉正是琴技、精力鼎盛之时,带着对乡土深厚的的感情,返回故乡郓城,成立了“东鲁雅乐社”,公开收徒传艺。学徒有赵玉斋、韩凤田、郑锡佩、高自成、恩宏印。收徒标准极其严苛,“约法三章”:一,品德端正;二,能够吃苦耐劳的贫寒弟子,三,有音乐天赋,能懂律学知识。
东鲁雅乐社
王殿玉虚心好学、品质高尚,经常教导徒弟们:“要以人人为师, 处处做学生, 一个人的知识有限, 要提高自己,必须把各家艺术学过来”。他还不断拜师学习传统乐律学及古典文化知识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他常说,艺术的知识也像其他的知识一样,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先生的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敢于创新的精神, 尊敬师长、谨虚好学优秀品质、不惧邪恶、正义凌然的高尚气节,深深影响着他的弟子们。
王殿玉的弟子遍及国内多个省、市地区及农村、部队文工团、高等艺术院校等领域。赵玉斋长时间跟在王殿玉身边情同父子,先生言传身教他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先生身怀绝技,所到之处无不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使我也分享着一份愉快和幸福。”
曲目欣赏:
点击阅读原文:
评论0条评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