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筝论道第31期
潮州筝的特点和技法概要
作者:高百坚
导读:高百坚
潮州筝的特点和技法概要
潮州筝是传统筝乐流派的重要一支,以柔美、细腻、擅变而著称。为了使外地筝友了解潮州筝,弹好潮州筝,高百坚撰文《潮州筝的特点和技法概要》,从潮州筝的生成基础、基本特点、演奏技法等三方面作了概述。
一、生成基础
潮州筝是潮州土著文化与中原文化结合而产生的。潮州筝有浓郁的地方色彩,有大量的乐谱,有独特的技法,有各时期有影响的流派传人,但潮州筝又有明显的中原文化的痕迹。潮州古属南粤,秦代开始在此屯界设郡,由于战士戍边,官宦迁谪,战乱移民等原因,中原文化逐渐南移。宋、明两朝败亡都以潮州为终点,宫廷文化也随朝廷的后撤而流入,从而推动潮州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筝本来采用丝弦,自明朝年间,潮筝即流行金属弦,它的改制丰富和发展了潮筝的技法,使之形成明亮、柔美的音色和一音多韵的流派特色。
二四谱是潮州筝早期的记谱法,使用二——八(相等于简谱5——5)(前一个5低音,下面加点,下同)的中国数字符号,以潮州方言为唱名。它强调念唱,读谱生韵,以韵带声;它有板无眼,留给演奏者造句做韵的空间。
2、与潮州方言密切关联
潮州方言有八个声调。潮州话轻飘、甜美、多滑音,如“鸟语蛇言”,潮州筝柔美、细腻、多韵的演奏风格与潮州方言一脉相承。
3、原调读谱,按音变调
潮州筝有轻、重、反、活四大调,原调读谱,各调可通过按音互为变化,有较大的灵活性。
4、即兴发挥,自得其乐
这是民族民间音乐的特点,也是潮州筝的特色所在。在不改变板拍,骨干音的前提下,对乐曲加工润饰,即兴发挥。纵观潮州筝高手,演奏曲目相同,版本各异,同一筝手,每次弹奏也会因气氛、情绪的改变而奏出效果迥异的筝曲。即兴发挥在乐谱中找不着,学不到,要多聆听,勤积累,方能融会贯通,知常达变。
5、不变的模式,多变的推奏
潮州传统筝曲演奏,套曲一般宗“曲速三变”,即先“头板” 接“拷拍”终“三板”,由慢到快至而后结束全曲。一般小曲也不离先慢后快,推奏作结的模式。
推奏以花样奇特,手法繁多而著称,在潮筝演奏中,以“三点一”、“七点一”、“企六推”、“过板推”、“跑马推”等最常运用。
潮州筝还有名为“采花”的散板变奏方式。如重六调《柳青娘》“采花”,以每一乐段最后一个主音,顺音阶更换轮奏;《粉蝶采花》的“采花”,取一乐句,以排比方式,反复强调,《黄鹂词》三板中连续的“7.4” 交替按滑。
6、定弦和音域
传统潮筝为十六弦制。1=F调,音域为三个八度,五声音阶排列。
(1)突出抹法在弹奏中的运用
抹是潮筝右手重要技法,也是指序安排上与其它流派主要区别之处。潮州筝的“企六推”、“攥”,就是以抹法弹板字(旋律主音)并成为潮筝特有的右手技法。
潮州筝的指序有一定的规律,强调顺指。先低后高的起音运指称这为“顺指”,从高弦位起音运指则谓之“逆指”,须用“大撮化逆”等手法使之化逆为顺
扎桩是潮筝重要技法之一。钢弦筝的美音点在筝梁旁开一寸左右,用扎桩弹奏,声音清亮而铿锵。游指是利用弦本身的振幅变化,采取悬指拔弹方法,声音浮泛而浓浊。
扎桩辅以游指,阴阳相济,变化音色。必须指出的是,筝弦离筝柱越近,振幅越大,弹快板时慎向筝柱游移,务必快触弦,快离弦,以免产生噪杂之音。 这是使余音即止息的手法。演奏方法有二:①右手弹,左手捂。②弹弦后用该指或掌侧捂住弦音延留。
中指、大指快速交替弹弦,用于长音演奏,或乐曲结束句,由慢至快,最后以大撮作结。
这是潮筝弹弦重要技法之一。着弦蓄力于指尖,快触弦,快离弦,音色玲珑,如珠走盘,这一指法多用于气氛活泼的乐曲和推奏中。
2、左手
(1)换指按弦
换指按弦是潮州筝特有技法之一,强调大指按弦的自主性,灵活性。它可以按八度和弦,也可以上下八度轮按,更可食、中指共按一弦,大指游移于上面的筝弦进行3度─5度的轮按。大指还可单独连续按弦。
潮州筝擅变在于手法繁多,花样奇特的推奏、采花等变奏手法,更体现在左手按音的细腻多变,一音多韵。潮州筝的按音技法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变化:
2)按弦力度的变化。如“小短滑”的反复按纵;“老虎开牙”(高低八度连音下滑)的大幅度按弦,“双回滑”的指下瞬间变化等。 3)弹按时差的变化。如“空弦滑揉连音”的先弹空弦后按音做韵;“音后滑”的先弹按而后上滑,“随音滑”弾按同步等。 很多外地筝友觉得潮州筝风韵独特,但按音生硬少韵,究其原因有二:一是缺少地方音乐文化的熏陶,对潮筝的音律和变化规律不了解;二是以直上直下的按音手法代替潮筝错杂多变的按音技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弹出柔美、细腻的潮州筝韵,一定要选用张力较小的钢弦筝。钢弦筝音色清亮,弹弦之后,余音渐次减弱,且筝弦柔软,有利揉弦做韵,从而产生一音多韵,细腻柔美的音色。如“老虎开牙”、“潮州揉”等技法用尼龙弦筝是难以按出潮韵的。
曲目欣赏:
活五调《柳青娘》
福德词(活五调)二四谱读唱
《古港之恋》
作曲:高百坚
乐曲简介:
樟林古港,位于潮汕澄海。早期很多华侨先辈就是从樟林港埠乘红头船到安南、暹罗、马来亚、三宝陇(印尼)诸地谋生,闯荡世界。离乡别井的先辈在出发之前,都要到樟林井仔泉去盛一瓶水,到象鼻山去掏一手巾土,挥泪拜别天地、父母,才登上即将远去的红头船。到了异国之后,又把带去的“水土”,投进异乡的井里,表示对当年踏上征途的故里----“根”----樟林港埠的一种永久的怀念。
评论0条评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