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王英睿
在“客家筝”发展过程中,广东大埔演奏群体逐渐形成了与众不同的审美意趣,以何育斋、罗九香、蓝介愚为代表。其中罗九香、蓝介愚更借鉴古琴美学理论,对筝乐演奏风格、审美追求等进行理论归纳并用以指导实践。这其主要研讨两个问题。
客家筝代表人物:
一、“客家筝”与其它筝派的差异
作者通过左右手特征技法、技术特点以及听觉效果几个方面将“客家筝”与“河南筝”、“山东筝”、“潮州筝”作了比较。
右手
客 家 筝 | 中指起板 | 即起板时先勾后托,或大撮起板。中指力道重,大指次之。 | 悠远,如山谷回鸣 |
花音 | 运用甚少。多起于弱拍,音型短,极少长花音,常为一两个音一带而过,力度轻。 | 古朴淡雅、若有若无 |
左手
流派 | 特征技法 | 技术特点 | 听觉效果 |
河 南 筝 | 大颤 | 均属于快颤,为上下快速按弦,产生上下滑音,大颤幅度大,小颤幅度小。变化快速,时值短, | 余音紧张,动力强劲、饱含激情 |
小颤 | |||
客 家 筝 | 吟弦 | “客家筝”常用技法,右手弹弦后,左手较慢地轻微颤动筝弦。 | 悠扬有韵 |
滑音 | 包括种类繁多的各种上下滑音,如符点上滑、延长上滑、回纹滑音等等,时值有延长一拍、两拍、延至下一拍,甚至长达数拍。常为小二度、大二度和小三度。 | 委婉儒雅、韵味延绵 | |
揉弦 | 亦称回纹滑音,为上下滑音之结合,作较大幅度的波动,应用甚广。 | 深远、悠长、含蓄 | |
重颤 | 主要用于“软线”调fa、si两音。与按弦同步。一按即颤,一触即颤,有爆发感。 | 浑厚、深沉、穿透力强 | |
平颤 | 左手名、中、食三指或中、食两指在琴弦上作轻度捺动。使用极频繁,通常大指一弹即颤。 | 细腻、淡雅 |
中国传统筝乐风格若按南北区分,有“北刚南柔”之说。“客家筝”因其丰富的左手慢速吟、揉、滑、颤技法及相对少得多的花音和密集音符而在“柔”中表现出另一种古朴的风韵。
表中这些特征技法在乐曲中的使用情况,反映了不同流派的风格特质,作者以《八板》乐曲举例说明之。“河南筝”《天下大同》(又名《河南八板》)、“山东筝”《天下同》(又名《山东八板》)、“潮州筝”《大八板》、“客家筝”《薰风曲》(原名《大八板》)和《出水莲》都由《八板》变生而来。下面将《八板》原型与上述筝曲(局部)作一对比:
谱例1:《八板》原型。(曹安和,简其华1955:11)
谱例2:河南筝曲《天下大同》(又名《河南八板》)前几乐句(部分)。(阎俐1992:384)
谱例3:山东筝曲《天下同》(又名《山东八板》)前几乐句(部分)。(郭雪君1995:84)
谱例4:潮州筝曲《大八板》。(陈安华1990:37、41)
头板一(部分):
谱例5:客家筝曲《薰风曲》(原名《大八板》)慢板一(部分)。(陈安华1990:79)
从以上谱例可以看到,几首乐曲与《八板》原型相去甚远,不易辨出其原来的形貌。这些差异反映了各地艺人对《八板》变奏的随意性,他们根据习惯和喜好,通过各自的特征技法,逐渐发展出意趣迥然的曲风。《河南八板》开始便以力度强劲的大指靠弹重托、连托、托劈,配以音头厚重的重颤,产生了粗犷遒劲的效果;《山东八板》音型密集,快速“鸡刨食”技法兼有不少花奏穿插其间,刚烈中透着流畅,;潮州《大八板》头板速度极慢,以先勾后托的顺指弹奏,点缀着起伏不大的滑音,拷板后催奏的运用如流水潺潺,清丽柔美;客家硬线曲《薰风曲》第1小节第2拍便出现时值1拍的上滑音,随后第2小节第1拍再次出现时值1拍的上滑音,古远深沉之境蓦然而生,“客家筝”先撮后托、先勾后托的(非常沉稳庄重)手法为左手细腻丰富的吟揉滑颤留出了充足的表达空间,在软线曲《出水莲》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其中的滑音类型多样,时值大都颇长。
筝在大埔主要出现在文人雅士玩赏的“筝琶胡”清乐中,大埔清乐家们都有较高的文化修养。这与当地的人文环境是分不开的。客家是一个儒家传统文化色彩浓厚的族群,客家聚居区大埔更是“崇礼义、敦教化,菜佣街卒,罔不知书”的儒教极盛之地。罗仙俦,何育斋、罗九香、饶竞雄等多出自书香之第,饱览群书,纵使家境清贫,也嗜好诗文。在大埔,作为“筝琶胡”领奏乐器的筝已成为雅文化的代表。两千年来在民间流传发展的筝,带有明显的俗文化特性。如何让这“俗性”极强的筝演绎高古雅正之乐呢?大埔人想到了“琴”。古琴最能代表文人雅士身份,最能体现儒家风骨,可是问题又来了:为什么大埔人不直接操琴却要“大费周章”的借筝抒发“儒家琴怀”呢?据作者梳理文献资料及实地考察,自明朝直至清末民初,大埔未见有古琴流传。民国期间的大埔清乐家一方面要摹仿琴韵,一方面又缺乏琴学传统,这就是一部分大埔乐人移情于筝的原因之一。
何育斋故居
何育斋长孙在《山溪水长流》一文中为我们讲述了何育斋(罗九香的老师)的琴缘。有一位古琴家,自称峨嵋山道士,来到上海。我的祖父和他认识后,时常在一起交谈。有一次,这位道士弹七弦古琴,我的祖父弹二十五弦古瑟,合奏古曲《普庵咒》。这叫琴瑟和鸣,一时传为佳话。听过的人认为,其美妙之处,实在难以言说,余音袅袅,长久犹觉缭绕耳际……后来,这位道士以古琴一张相赠。
何育斋筝谱遗稿(封面)
罗九香与岭南琴派的招鉴芬、杨新伦、容心言等人交往甚密,与杨新伦更是知交数十年。孙女罗惠文回忆说:“那时(指60年代)我还小,和爷爷住在一起,每天爷爷都带我去杨新伦家里,多数是听他弹古琴。我没怎么见爷爷弹,他主要是听,低着头听得很入神。”在罗九香不多的遗物中有一份1937年今虞琴社编印的《今虞》专刊,还有他手抄的一本《谿山琴况》。由此可见,罗九香筝乐风格借鉴古琴是有渊源的,他平时注重收集、研究古琴理论,并对古琴的演奏之道细心揣摩。
大埔老一辈筝人借着琴筝之间形制、手法、音韵等方面的某些相似,用古琴的美学理论在筝上做文章。他们穷其半生,终有所得,这便是罗九香的《警句》和蓝介愚的《精华》。
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
中央音乐学院出站博士后
现任职于赣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硕士论文《“客家筝”形成略考》获第六届全国高校学生中国音乐史论文“徐小平奖”硕士组三等奖
点击阅读原文:
评论0条评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