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谈筝论道第70期导读

《广陵行》

演奏:赵登山





谈筝论道第70期

山东筝派古曲集·前言


作者:赵登山


导读:王英睿

        

        山东筝派的发源、诞生、发展主要是在山东菏泽的郓城、鄄城两地。当地被戏称为“筝窝子”。山东筝派的传承脉络比较清晰,而且瓜瓞绵延,到韩庭贵和赵登山这里已经是第六代了。赵登山《山东筝派古曲集·前言》可谓这本曲集的点睛之作。文中精炼地梳理了山东筝乐的发展历史、流派师承关系、自己学筝的甘苦、前辈们传承传统筝乐的情况、以及出版这本曲集的目的和意义等,文风质朴,逻辑清晰,信息量大且言简意赅,并富有趣味性。 


       

         ·“生我者父母,养我者师父”

        赵登山(1933年1月12日~2021年2月25日)出生于山东省郓城县杨寺村,自幼年时就浸染在菏泽当地的民间音乐中。赵登山自八岁跟随老艺人杨安字学习本地的“道情”音乐,之后又向王登吉学习坠琴演奏、向梁衍义学习软弓胡琴;自15岁起,赵登山开始习筝,老师有樊西雨、张应易、李大挷、王邦贵、赵玉斋。


        赵登山称之为“师父”而非“师傅”,因为“山东筝历来讲究师父寻徒弟”、“生我者父母,养我者师父”。“前言”中充满了赵登山对师父们的怀念与爱戴,大篇幅回忆了与先生们相识相交的“过去”......其中有三位是影响他筝乐人生的重要导师:樊西雨启蒙授业、张应易传授乐曲技艺、赵玉斋引领他步入高等学府。几位师父从不同的侧面为赵登山一步步走向成功,铺展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通过舞台塑造自我

        1953年,赵玉斋“排除万难”,将赵登山招入东北音乐专科学校进修,继续追随他学习音乐创作、擂琴演奏、音乐理论。来到音乐学院,赵登山见识到了外面的大千世界,“第一次看到火车,第一次坐上汽车,第一次与苏联外教交流学习”等等,一切都是新鲜的,他拼命地学,拼命地练,感恩师父的再造之恩,而赵玉斋对他的学习态度也非常认可。一年以后,学成后的赵登山到“东北人民艺术剧院”歌舞团参加工作,同年调入“吉林省歌舞团”担任独奏演员,开始了他多年的演出生涯,他先后参加了“中国古典音乐民间巡回演出团”、东北三省音乐周等多次重要的大型演出活动,与当代众多民乐界的老前辈、老艺术家朝夕相处,走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大开了眼界,受益终生。


        此外,赵登山曾五次赴朝鲜访问演出;多次为国家领导人和外国元首演出;在长春成功举办“赵登山独奏音乐会”;应文化部指派担任中国民族展演团副团长赴印度参加国际打击乐艺术节......


华主席到长春


        通过这些演出活动,通过舞台,赵登山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展现了自我、锻炼了自我,塑造了自我。他的技艺得到广泛认可和赞许,演奏事业逐渐达到巅峰,也为创作奠定了基础。于此同时,山东筝乐也由他展示到全国及国际舞台上。


全国器乐比赛合影


        · 通过创作更新自我

        赵登山说过:“演奏家要更新自己,创作是一条很有效的途径”。


        随着演奏技艺的日臻成熟、眼界的不断开阔。青年时期的赵登山在先师赵玉斋的指引下,从1958年开始从事音乐创作。受老师《庆丰年》的影响,他也写了一首歌颂农民、歌颂劳动者的筝曲《春到田间》。因为当时他经常在乐队里,接触的复调音乐比较多,这首乐曲的一大特点就是采用了复调音乐并配以山东筝派的演奏技法,是他中、西结合的代表作。


        半个世纪以来,赵登山一直保持着音乐创作的激情,相继作有《欢庆节日》《松花湖渔歌》《刺儿山》《金色的秋天》《云湖天河》《铁马吟》《广陵行》《岁》(筝独奏);《坠子小调》《欢乐的日子》《琴书二板》(坠琴独奏);《春来早》《唱起洪湖水,怀念周总理》《怀念中国》(筝与高胡重奏)等多种形式的器乐作品。


赵登山先生在创作


        赵登山的作品大气、灵动,重视韵味,讲究意境。吕骥对《铁马吟》和《广陵行》尤其看好,给与高度评价:“作品很有思想性”。《铁马吟》味道醇厚、语汇新颖,生动表现了山间庙宇不同钟声的回荡之音,刻画了吟诵佛经的音乐形象,是享誉当代筝坛的一首优秀作品。《广陵行》借鉴了古琴、琵琶的音色与技法,采用多种不同的颤指揉弦技法,营造出余音绕梁、回味无穷的音响效果,表现了祥和寂静的音乐意境。


        ·“低调做人,切忌骄娇二气”

        七十余载悠悠而过,作为筝演奏家、作曲家、教育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筝艺术(山东古筝乐)代表性传承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赵登山获得了杰出的艺术成就和多项殊荣。但是他从来都秉持“低调做人”的原则,并时刻告诫自己“切忌骄娇二气”。用他的话讲:“荣誉是国家和人民给的,不是用来炫耀的,而是自己前进的动力,是对师父悉心教导交出的一份答卷,是自己应该做的。”


        他从来都没有忘记,是菏泽丰富的民间音乐文化养育了他,是师父们的教导成就了他。唯有从民间音乐中源源不断地汲取灵感和启发,才能保证艺术创造之泉不枯竭。赵登山非常重视深入民间学习,与菏泽艺人们始终保持亲密交往,经常上农民的炕头上去跟老艺人学唱,再把学会的新曲取其精华,用在创作上。


        2020年,赵登山主编的《山东筝派古曲集》由上海音乐出版社正式推出,曲集中集结了前辈们经年累月、通过口传而一代代保留下来的珍贵古曲,这本集子中的28首“大板”曲、4首套曲“四段锦”、4首《高山流水》,均采用工尺谱、简谱两种谱式,显示了先生对于传统的尊重,而出版这本曲集的目的“一是怀念师父们,感谢师父们孜孜不倦的教导;二是完成先师们的遗志,传承发扬山东筝派,让大多数弹筝人,尤其是年轻一代,能了解掌握山东筝派的风格韵味,把老祖宗留给我们的经典好好的传承下去。”


        

        鉴于他的艺术成就,在当今崇尚“大师”的年代,赵登山的名字后面也常常冠有“大师”二字,然而他却从未以此自居。从这篇前言的文末署名为“山东筝人赵登山”,足见先生做人的谦逊与恬淡。他继承了师父“学艺先学德”、“德才兼备,德艺双馨”的一贯作风。先生高龄之年依然思维敏捷,出语睿智,是当代乐界典型的“潇洒一筝人”。

 

点击查看原文:

谈筝论道第70期——山东筝派古曲集·前言


相关音频:


《岁》演奏: 赵登山


《铁马吟》演奏:赵登山


  软弓胡独奏《笛笛歌》 演奏:赵登山


《沙家浜智斗》演奏:赵登山


《坠子小调》演奏:赵登山


 

                                 

 

 


评论0条评论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