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谈筝论道》第95期原文

执著追求  刻意创新

——浙江古筝家王巽之


作者: 孙文妍


王巽之先生1899年1月20日生于浙江杭州市。原名王其昌,又名王昌,别号逊之。王巽之的父亲为前清秀才,擅长书画,家无恒产,以做家庭教师和卖书画为生,是位在文化艺术上颇有造诣的知识分子。其次子王巽之自幼接受传统文化艺术的薰陶,曾随父亲学习书画,后又寻师访友学习民族器乐演奏。从事盐业买卖的蒋荫椿先生是其古筝的启蒙导师。王巽之14岁时入两浙鹾务小学读书。17岁进杭州甲种工业学校读书2年。29岁期间,曾入杭州国立艺术院雕塑系选科学习半年。


自19岁始,经亲友的推荐和介绍,曾先后到严州官产事务处桐庐分处、杭州德奥侨民事务处、芜湖关监督公署、丹徒县政府等处任文书(书记)。24岁开始往来于杭州和上海间任家庭教师。


1928年11月起进入国民党政府财政部工作,从书记官逐步升到国库署副署长的职务。1942年3月在重庆加入国民党。1943年5月被财政部派往浙江丽水任苏浙皖区烟类专卖局局长,兼任浙江花纱布办事处主任。1945年五六月间专卖局结束,并因“公车私运”案被卸职闲居在浙江永嘉。至抗战胜利后,王巽之回上海又先后进孔祥熙之子孔令侃的长江企业公司任副经理、国华银行职员等职。


1925年前,王巽之是杭州国乐研究社的会员,当时该社还有吴毅丞、朱又雪、王云九、蒋荫椿等二十余人。他们都是当时江南民乐界的高手,擅长演奏《华氏琵琶十三大套》及民间流传的丝竹乐。


因工作关系,1923年起王巽之经常辗转于上海、杭州之间。在上海期间他也经常出入音乐场合,促进与组织上海、杭州国乐界的交流,与上海国乐界的程午加往来密切。1925年他应加入程创办的上海储蓄会俭德国乐团,长期任该团的国乐指导,同时将《高山流水》、《灯月交辉》、《小霓裳》等三首杭州名曲介绍给上海国乐界。1925年他应邀加入程创办的上海储蓄会“俭德国乐团”,长期任该团的国乐指导,同时将《高山流水》、《灯月交辉》、《小霓裳》等三首杭州名曲介绍给上海国乐界。当时王、程二人小瑟和琵琶合奏的《高山流水》堪称一绝。又曾邀请吴毅丞来俭德国乐团弹琵琶,朱又雪、王云用二胡、扬琴合奏。


1935年上海各丝竹团体为庆贺兄弟团体“清平集”复会,组织一次音乐集会。各团体及民间器乐演奏名家纷纷献艺助兴,其中就有王巽之的洞箫独奏《宫苑思春》。由于他在丝竹界颇负盛名,1927年6至7月曾被南京戏剧音乐学校聘去协助筹备国乐部分的工作。王巽之在重庆期间,1942至1943年曾多次在嘉陵宾馆参加招待外宾的演出活动。1947年11月回上海进国华银行任职后,他又与程午加、郑石生、吴成梁等,以银行职员为主体组建了“华光国乐会”,开展经常性地练乐及演出活动。其中曾去佛音电台广播演奏《满庭芳》、《小霓裳》、《高山流水》、《鹧鸪飞》、《击鼓催花》等曲。


1935年在清平集复会

演出中洞箫独奏《宫苑思春》


1956年中央音乐学院华东分院(后改名为上海音乐学院)成立民族音乐系,王巽之被聘为古筝及三弦专业教师,从此他专务古筝艺术的研究与教学。经过多年的努力,他以深厚的民间音乐功底和较高的文艺素养,使他成为创建浙派筝艺流派(原名浙江筝艺)的奠基人。


\

从左至右孙文妍、王巽之、项斯华


据史料记载,远在唐宋时期,筝已由中原传至浙江杭州地区,至近代它多以合奏或伴奏的形式在民间的“丝竹乐”、“杭滩”中使用。浙江筝原为十五弦,筝身长1.1米左右,面板、背板为桐木,筝尾稍向下倾斜,调弦定音为五声音阶5-3,放在桌上坐势(或立势)弹奏。演奏时右手大指、食指、中指各戴牛角(或玳瑁)制成的甲片。主要曲目是“杭州丝竹乐”、“华氏琵琶十三套”、“杭滩”中的板头曲及浙江当地的民间音乐,如《三十三板》、《刺绣鞋》(又名《灯月交辉》)、《高山流水》、《小霓裳》、《四合如意》、《云庆》、《将军令》、《海青拿鹤》、《普安咒》等。演奏已出现了“大指摇”、“快四点”、“夹弹”、“提弦”等技法。自王巽之在上海音乐学院从教后,领导当时的一批学生对浙江筝曲谱与演奏技法开始了较系统地整理、充实和发展。


1959-1961年,《月儿高》、《海青拿鹤》、《霸王卸甲》、《普庵咒》、《浔阳琵琶》、《小霓裳》等一批筝曲谱相继用五线谱整理出来,《将军令》曲谱予以重新订谱。


\

\

\

1961年,王巽之与学生共同编著的《浙江传统筝曲教程》


王巽之领导他的三位学生孙文妍、项斯华、范上娥,1961年编写出上海音乐学院第一部古筝教程(共七册),分练习曲、基础练习、乐曲三大类。


1961年10月王巽之带着学生孙文妍和上音乐器工厂戴闯设计的S型21弦古筝赴西安参加全国音乐院校的古筝教材会。他们向大会提供了上音的古筝教程(七册),演奏了《月儿高》等浙派筝艺的代表曲。他们的介绍与演奏,引起了与会者对浙派筝艺和筝曲的兴趣与关注。


20世纪60年代以后,上海音乐学院培养出了一批较有影响的青年筝演奏家,如张燕、项斯华、范上娥、王昌元等,并以浙派筝艺流派技法为主创作了一批有社会影响的曲目,如《战台风》、《林冲夜奔》、《浏阳河》、《草原英雄小姐妹》、《东海渔歌》、《红旗渠水到俺村》等,浙派筝艺从而在国内外专业教学和表演舞台上崛起,成为我国各大筝艺流派的后起之秀。由于浙江筝曲的曲谱多来自《华氏十三套》、《江南丝竹》、《杭滩》和浙江地区的民间音乐,故传统曲目的板数已经突破了68板的体系,乐曲也由单一的乐思发展到较为复杂的乐曲结构,并着力在音乐的为度、速度及音色的变化、对比等方面加以丰富和充实。


在演奏技法上,除继承传统的浙派筝艺技法外,并借鉴、学习、融汇了琵琶、三弦、扬琴乃至西洋乐器的演奏技法,同时对其他筝艺流派的技法也加以学习和发展。


乐器改革上,在王巽之的提议下,1958年由上海音乐学院乐器厂戴闯试制成功“21弦S型”筝,它将原来传统筝的共鸣箱长度增至1.65米左右,后岳山改为S型,弦数增至为21弦(音域宽度达四个八度,弦音从D-d3), 并配置上由戴闯设计的系列筝弦。这种筝弦是由钢丝、蚕丝、尼龙丝三种不同材质组成的尼龙钢丝缠弦。此种古筝琴弦目前已广为全国筝界所采用。上海音乐学院革新后的古筝和筝弦为浙派筝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工具。弹奏时戴的甲片,也由传统的皮套固定改为用胶布固定,甲片也多采用玳瑁制成。


点击欣赏

孙文妍1995年录音《月儿高》


点击欣赏

孙文妍1995年录制的《四合如意》


何小栋演奏《霓裳曲》

点击欣赏 视频


浙派筝艺目前已成为我国各大筝艺流派的后起之秀,它无论从曲调的典雅文静、浑厚古朴、含意深邃,还是层次多变、气势宏大,浙派筝艺流派都以其独特的风采,屹立于祖国各派筝艺之林。王巽之先生为此付出了很多的心血,在浙派筝艺流派的创建和形成上建立了不朽的功绩,堪称奠基人。他在事业上的成功之诀在于:他有较高的文化艺术素养;对待艺术刻意创新;善于吸收诸家之长;在学术探索上,对待青年学生大胆放手、鼓励出新。王巽之在艺术上的革新精神,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1972年11月,王巽之在上海不幸病逝,终年72岁。


本文作者介绍



孙文妍


古筝教育家、演奏家。现任上海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蒙古国大学古筝专业硕士生、博士生导师,上海国乐研究会会长,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江南丝竹”传承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浙派古筝艺术”项目负责人、代表性传承人。


一九五五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古筝专业,一九六五年自上海音乐学院毕业并留院担任古筝专业教师直至退休。


在上音近七十年的古筝教学中,培养了千余名中外教学与演奏人才,曾多次获得的全国性古筝比赛的“园丁奖”,2013年中国古筝专业委员会的“杰出贡献奖”,及上音的教学优秀奖;2015年获中国音协古筝协会的“中国古筝杰出成就奖”;2021年获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民乐艺术终身贡献”荣誉称号;2021年获“一带一路”国际筝乐学术交流季项目组“古筝艺术终身成就奖”。


1971年起发起与参加组建上海音乐学院丝弦五重奏小组、上海音乐学院古筝乐团、全国与香港地区的首届古筝考级、东方古筝研究会与文化部全国青少年《东方杯》比赛的工作。


1985年起与丈夫何宝泉合作分别为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及香港地区编写与出版了《中国古筝教程》、《上海音乐学院考级曲集》等十余本古筝教程,并独立撰写与发表古筝、江南丝竹与民乐的文章约四十余篇。


点击查看原文:


《谈筝论道》第95期导读


\

评论0条评论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