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伯苓(1939-1981)
筝家丁伯苓的祖籍为“大调曲子”曲艺弹唱的故里——河南南阳邓县。丁家是当地书香门第之家,父亲毕业于河南大学经济系,并曾赴英国伦敦大学经济科学院深造,母亲精通琴棋书画,11岁考入开封北仓女中,后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酷爱古典文学、美术的丁伯苓,曾先后学习过古筝、古琴及钢琴,在许多人眼里是一位有才华且家学深厚的筝乐艺术家。
丁伯苓的筝艺启蒙离不开邓州当地曹东扶与王省吾等先生的教导,1950年代初期丁伯苓考入开封艺术学校正式随曹东扶习筝,195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东北音专(沈阳音乐学院)随曹正和赵玉斋两位老师继续学习,1961年本科毕业后留校任教,1964年调至湖北艺术学院任教。
从左至右:曹东扶、丁伯苓、曹正(1950年代合影)
1959年,本科三年级的丁伯苓曾在辽宁省音乐舞蹈汇演中,将河南传统筝曲《打雁》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了改编,将原曲“猎人在沙滩上发现雁群,击中并收获一只大雁”的情景,改为由“平沙落雁”、“伤雁哀鸣”、“群雁远飞”、“孤雁失群”等四个段落,将第一人称的曲情表达及演奏技法的深化相结合,谷音就该曲的改编于1959年12月在《人民音乐》发表了“漫谈古筝曲‘打雁’的改编”一文,是目前知网上能找到最早的一篇筝乐评论文章,不论是汇演的舞台还是文章的评论,都使得丁伯苓在1950年代末就得到了全国筝界前辈及爱乐者的广泛关注。1962年丁伯苓参加了首届广州羊城音乐花会、北京第一届全国独唱独奏音乐会,加之筝曲《江岸春歌》的创作,使其成为了令人瞩目的筝界新星。
《清江放排》是丁伯苓与作曲家陈国权于1975年前后共同创作的一首现代筝曲。清江,是湖北境内横贯的一条长江支流,延绵八百余里,古称“夷水”,郦道元曾为其注解为“水色清照十丈,分沙石”,故名“清江”,因域内风景秀丽,又有“清江画廊”的美称。傍水而生的放排工人,往往将竹子穿孔编扎成面,在运输能力较贫弱的年代,通过竹排承力进行集中运输,是1970年代中部山区放排工人的生活方式之一。而大大小小的竹排,在放排工人的眼中,除了交通运输,更是重要的谋生手段。当时在湖北艺术专科学校(武汉音乐学院前身)任教的丁伯苓,正是在深入实地感受了放排工人劳动生活的艰辛之后有感而发创作的。
1956年苏文贤给丁伯苓、叶申龙授课(右侧为赵玉斋)
下面请先欣赏由许菱子演奏的筝曲《清江放排》,从演奏的音响层面来感受古筝饱满的颗粒性状态,以及其间镶嵌的大大小小的按滑带来的趣味。
请欣赏:《清江放排》
《清江放排》为带引子和尾声的快-慢-快三段体结构,从宏观上看具有特定时代创作筝曲的基本共性特征,中间慢板段落为“忆苦思甜”的典型写作范式。气势磅礴的引子之后,主题段落旋律音调取自于鄂西号子《大河涨水》,围绕sol-mi-re、re-do-la的核心音调展开,通过琶音、大撮、左手低音及刮奏与双托滑音等手法进行了主题变奏,以“散-慢-中-快-散”为基本结构的主题段落在速度编排上环环相扣,从演奏技法与音响色彩上来看,吸收并大量运用了浙江筝派经典旋律刻画上风格特点;中段慢板由原调C调通过按弦变调,转为G调,中低音区浑厚有力的上滑、大撮、摇指,传递出山东大板筝曲中古朴醇厚的气息;最后快板再现段落是对现代筝乐演奏技法进行了探索,如左手在琴码左侧不规律地按压琴弦造成不确定音高滑音的效果,来描摹放排工人抢滩的现实场景等。
《清江放排》的不同在于细节处的精微以及各音乐要素之间的渐变与均衡,一方面以古琴演奏中的美学观念为重要参照,另一方面综合南北不同筝乐流派演奏技艺及乐曲中的长处,使得每一种不同音乐气质的音色音响,在承接、交替与进入时都呈渐变式,有所交代和铺垫,演奏技法的使用与叠合精炼巧妙。错落有致的颗粒感音响清晰可辨,歌唱性的旋律在右手花指与左手按滑音的辅助下,彰显出清新流畅的气质,不同音区的声音特质鲜明,与音乐形象紧密结合,并巧妙地将古筝最具特色的左手润饰技巧镶嵌其中,可以说是从实践中将曹正先生等筝界前辈的理论思想吸收消化,并付诸于特殊年代的筝曲创作之中的经典作品。
相关阅读:
『 筝界青年论坛 』第八期:曹东扶与河南筝派特色器乐化语汇形成的浅析(下篇)
『 筝界青年论坛 』第七期:曹东扶与河南筝派特色器乐化语汇的形成的浅析(上篇)
『 筝界青年论坛 』第六期:中国古筝学院专业化教学奠基人——曹正
『 筝界青年论坛 』第五期:有关中国传统筝曲整理与订谱问题的思考
二十世纪中国筝乐经典名家名曲导赏 第二期-潮州筝:郭鹰与《寒鸦戏水》
评论0条评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