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登山,著名民族器乐演奏家、作曲家、教育家,国家一级演奏员,山东筝派代表人物、第六代传承人,济南大学音乐学院客座教授,菏泽学院客座教授,扬州大学客座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顾问,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筝专业委员会顾问,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筝艺术(山东古筝乐)代表性传承人。
1993年开始享受国务院颁发的特殊津贴;
2004年被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授予“民乐艺术终身贡献奖”;
2007年以其为主要代表人物的“赵家传统古筝技艺”被确定为吉林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8年12月,被吉林省人民政府授予“吉林省第九届长白山文艺奖终身成就奖;”
2009年6月被确立为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山东古筝乐)代表性传承人及“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筝艺术(山东古筝乐)代表性传承人”;
他的名字被载入《中国艺术家辞典》及《中国当代艺术家名人录》。
出生日期:1933年
师从情况
先后师从:樊西雨,张应易、李大邦、王邦贵、赵玉斋
就职经历
先后工作于东北人民艺术剧院歌舞团、吉林省歌舞团
获奖情况
2004年被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授予民乐艺术终身贡献奖。
2008年12月,被吉林省人民政府授予吉林省第九届长白山文艺奖终身成就奖。
第六届全国音乐作品评奖,作品三等奖,参赛作品《铁马吟》
音乐创作
《春到田间》(1958年,创作)
《春来早》(1972年,创作)
《铁马吟》(1985年,创作)
《岁》(1985年,创作)
《凤求凰》
《广陵行》
《欢庆节日》
《山谷回声》
《松花湖渔歌》
《茨儿山》
《云湖天河》
唱片、专辑
《春到田间》(1960年,个人专辑,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浏阳河》(中国唱片社出版)
《春来早》(中国唱片社出版)
《赵登山妙异之音》
《拉弹极品——广艺多才演奏家赵登山》
《铁马吟赵登山古筝演奏专辑》等
文章、论文
《韵由心生——对中国传统艺术中韵的解读及其在筝乐中的演绎》(2008年与曹华合作)
演出活动
1954年与其他全国最负盛名的演奏家一道参加了中国古典音乐民间巡回演出团赴全国各大城市演出。并先后参加了东北三省联合举办的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及长春、沈阳音乐周等大型演出。
1960年,随吉林省歌舞剧团在全国各大城市巡回演出
1959年至1973年间,曾先后五次赴朝鲜访问、演出,获得朝鲜人民的高度评价
1975年,曾两次进京参加全国单项节目调演
1982年,随吉林省民族乐团赴京演出,出演出了古筝与乐队合奏《渔舟唱晚》外,与其子同台演出了古筝与乐队合奏《君子兰》
1985年,作为中国民族展演团副团长,代表国家参加在印度举行的国际打击乐艺术节
1987年7月,在省文化厅、音协及省民族乐团的大力支持下,在长春举办了著名古筝演奏家赵登山独奏音乐会
1995年在洛阳举办的95国际华夏器乐展演年独奏音乐会及中国南北古筝名家演奏会演出
1997年,应邀赴台湾在台北音乐季系列活动中举办《东北名家之夜音乐会》
2007年10月31日,在家乡荷泽举办《赵登山先生从艺60周年音乐会》
2008年8月,参加中国古筝艺术第六次学术交流会雅韵之声古筝名家专场音乐会演出
学术活动
1986年,在扬州举办的第一次全国古筝学术研讨会上,发表了关于不断发展古筝演奏技法的精彩演讲,并做了示范演出。其创作的古筝独奏曲《铁马吟》、《岁》,受到了与会专家及国外友人的高度评价
1997年应邀赴台湾、香港演出、讲学
2002年10月应韩国散调伽椰琴学派的邀请赴韩国汉城演出,并在韩国中央大学、中央民族大学讲学
2005年11月应国立台湾艺术大学邀请赴台进行学术讲学
2009年8月再次赴香港讲学,传播古筝艺术
其他说明:
为了给大众演出和繁荣音乐创作,他的足迹遍及城市、乡村、工厂、田间。祖国的山山水水,沸腾的生活景象陶冶了他的胸怀,启迪了他的灵感,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近六十年的艺术生涯中,他努力继承、发扬中华民族音乐传统,追求古筝艺术的致臻完美,呕心沥血培育民族音乐人才,他为中国民族音乐做出了突出贡献。
2021年2月25日上午因病逝世,享年8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