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曲
海青拿鹤
艺术家:蔡文峰
编辑于:2011-07-12
又名《海青拿天鹅》,元代时出现的专为琵琶创作的独奏曲。北京智化寺有清康熙三十三年的抄本《放海青》、《拿鹅》两曲。1814年荣斋编《弦索备考》亦有《海青》一曲,均为合奏谱。现存琵琶独奏乐谱最早见于华秋萍的《琵琶谱》。后由王巽之、蒋荫椿传谱,王昌元首次启用双筝演奏《海青拿天鹅》。此曲题材取自于北方游牧民族狩猎生活,海青又名海东青,是北方狩猎民族饲养的一种专门捕猎动物的猛禽,当时的契丹王世常携海青外出围猎,故此曲可能是在契丹民族或女真族的传统音乐的基础上加工编创而成。《海青拿鹤》通过描写海青追捕天鹅的情景,渲染了海青矫健勇猛的形象,反映了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剽悍、挚诚的性格。此曲除引子、尾声外可分四大部分:乐曲开头是舒展平稳的散板引子,展现了辽阔的草原美景。第一部分以生动多变的节奏结合旋律上的调式交替形成色彩变化,表现猎手们纵鸟弯弓的雄健形象和海青飞翔前抖羽、展翅、左右寻看的姿态。第二部分着重刻画海青的矫健勇猛。其中一个以切分演奏的刚健有力的海青主题作为“合尾”多次出现,它与穿插其中的旋律形成对比,互相烘托,从不同侧面塑造了海青的形象。第三部分运用音区对比的手法,旋律灵活流畅,描写海青穿云破雾,盘旋翱翔。这里,海青主题反复出现,使海青的音乐形象更为鲜明。第四部分是全曲高潮,在不同音位上运用拼弦技巧;绘声绘色地描绘了海青与天鹅的搏斗和天鹅被扑击时的惊叫声。最后海青主题音调再现,象征海青击落天鹅,取得胜利。尾声以民间曲牌【撼动山】、【五声怫】为素材模仿吹打,描绘猎手带着海青满载而归的情景。
又名《海青拿天鹅》,元代时出现的专为琵琶创作的独奏曲。北京智化寺
评论0条评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