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里炎热的天气并没能阻挡家长们带着孩子参加音乐等级考试的脚步,连日来合肥乃至全省各地艺术考级如火如荼。从8月8日开始,位于经开区的考场更是一片忙碌。不同的是今年考级人数依然在攀升,记者从省音协获悉,今年全省艺术考级人数不低于5万,再创新高。
候考室里挤满了考生和家长
奶奶陪考九年如一日
上午考级于8:30开始,早晨7:00,位于经开区中国音乐学院考点大门外就已经停满了送考的车辆,但依然有不少车辆前来,保安在拼命指挥车辆。前来送考的除了父母还有爷爷奶奶,大门外甚至一度出现小的拥堵。
7:30,考点内候考的阶梯教室内已座无虚席,千余名家长和孩子蜂拥在候考区,等待老师叫号。
校园里,一位腿脚不便的老人领着高她一头的男孩跨进学校,奶奶背着一个包,手上拿着准考证钢琴九级,大男孩则在一边低头走路。大男孩是她的孙子,问起钢琴考级这事儿,张奶奶不乏骄傲地说:“我孙子从幼儿园开始学钢琴,一直坚持到现在高中,都9级啦!他爹妈不管这事,这九年都是我带他来考试的。”张奶奶又说:“这孩子幼儿园学四样:画画、书法、下棋、钢琴;初中学业重些,就学两样:画画、钢琴,高中更没时间啦,就只学钢琴一样了。”
考生在展示准考证
当记者问起以后是否打算走音乐这条道路,奶奶表示:“这事儿不管他,他以后爱干哪行干哪行,不过现在就有人请他毕业以后去私人学校当钢琴老师呢!”
小姐妹澳洲万里赶考
考级大军中,年龄最小的只有五六岁,最大的不过16岁,其中女孩学古筝、键盘乐器的居多,有的细细小小的手指上缠着牛角指甲,有的考前乖乖地坐着在钢琴房里练琴。而男孩学管弦乐器的就比较多了,比如萨克斯。
考级的孩子来自全省各地,路近的当天可以返回,路远的还必须在合肥住宿。而最远的要属朵朵和丽丽了,两人是特意随父亲从澳大利亚赶回来参加考级的。孩子的父亲易先生告诉记者,“国外的孩子升学压力小,所以每个孩子都有很多课余时间,女孩子家学钢琴是很普遍的事儿。”易先生说,上小学三年级的大女儿喜欢弹钢琴,自制力也比较好,而刚上学的小女儿则是被迫学习了。不过在考级现场,朵朵和丽丽还是显得很开心。
特长生催生艺考热
“每天700多人考级,连家长2000多号人,这是最后一天了。”吴小舟教授告诉记者。“这几天考的仅仅是中国音乐学院,去年2000多人报名,今年3000多人,一年就增加了30%。”考级人数每年都在增加。随后记者从省音协获悉,今年由中国音协主办的音乐考级全省人数超过1万,仅仅合肥地区就达7000人,人数也在攀升。
据悉,在我省境内主持艺术考级的除了中国音乐学院、中国音协,还有中央音乐学院以及省艺术馆和省艺术职业学院等机构。今年的报名人数都在增加,省音协相关人员告诉记者,今年考级人数不低于5万人。
艺术考级热,这不仅是人民生活水平和中国青少年素质提高的表现,其背后也折射着当代青少年的激烈竞争,家长们希望孩子多一门才艺,较人更胜一筹。一些家长甚至让孩子一年之内过两级甚至三级。现场一位家长告诉记者,现在初中、高中乃至大学都在招收特长生。在很多家长看来,孩子多一门特长,可能会多一份幸福。
与考级热形成对比,在音乐界专家中却存在不同的降温声音。在他们看来,音乐考级并非通往专业学习的必经之路,而部分家长急功近利的考级指导思想,很可能扼杀孩子的音乐天赋。毕竟乐器专业学习,是逐渐掌握的过程,演奏好一首曲子,包含的内容很多,需要孩子在课内课外广泛汲取知识,最终融汇成人文底蕴的一部分,是人文素养和幸福感的体现,如果只是功利地为了考证,恐怕是走极端了,毕竟音乐素质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学民族乐器逐渐走热
上午8:00,老师开始叫号,孩子们按照编号排队,提前进入考场外候考。上午8:30,考级准时开始。孩子们陆续进入考场挨个演奏、考试,尽管很多孩子参加过多次考级,但依然显得有些紧张。和孩子们一样紧张的还有家长,一些家长簇拥在考场外,隔着玻璃张望,有的将耳朵贴在门上倾听。
考级现场,省钢琴协会副主席吴小舟教授告诉记者,根据报名情况来看,现在的民族器乐有渐热的趋势,参加考级的孩子超过1/4,但键盘乐器的孩子占绝大多数。一位带着6岁女儿来考钢琴2级的妈妈说,“当然要学钢琴了,是基础啊!头一年学电子琴,后来想想,还是得转学钢琴。”一位吴先生说,学习电子琴是儿子自己提出来的,不过现在学琴挺贵的,小男孩在一旁抢着说:“一堂课40元,等考完3级,就涨到50元了。”据了解,民族乐器学费则稍微便宜一些,古筝、二胡大多也是大班教学,古筝考场外,许多小女孩互相帮着缠牛角指甲,问起是谁让学琴的,小女孩们都异口同声地说“妈妈”,不过大多数女孩说自己也很喜欢古筝,有个女孩小声说“很淑女”。
相关阅读
评论0条评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