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 家 顾 问 团
(按姓氏首拼排序)
何占豪
作曲家、音乐家、指挥家、 音乐教育家,上海音乐学院教授,中国第一部小提琴协奏曲、民族音乐瑰宝《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主创者。
李 萌
古筝演奏家、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中国音协筝会、民管协会筝会副会长,七声弦制、D7、D5弦制弦线主要研制者,多声弦制筝的第一研发人。
王建民
作曲家、教育家,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副会长、中国音乐家协会弓弦乐协会副会长,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专家。
王 蔚
古筝演奏家、教育家,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副会长、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筝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上海音乐家协会古筝专业委员会主任。
周 望
古筝演奏家、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美国巴德学院特聘教授,北京大学特聘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副会长,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筝专业委员会副会长,陕西筝派代表人物。
专 家 评 审 团
(按姓氏首拼排序)
鲍晓媛
山东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音乐家协会会员,山东民族管弦协会会员,山东泉韵琴社理事。多年来,鲍晓媛潜心学习山东筝派的演奏技艺和风格特色,系统研究各古筝流派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征,深入探索传统民乐的文化意蕴和民族特性,古筝艺术日臻成熟。在山东省古筝界赢得了普遍赞誉。
邓翊群
青年古筝演奏家、作曲家,上海音乐学院古筝专业讲师、在读博士,中国音乐最高奖金钟奖、文华奖得主,上海市晨光学者、国家艺术基金获得者,上海音乐学院筝乐团副团长,师从祁瑶教授。创作的《定风波》、《晚晴》、《柳京之舞》等筝乐被列为文华奖、国韵杯、新加坡华乐大赛等国内外重要赛事指定作品。
段 廉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音乐学院附中教研室主任、副教授。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 获文学硕士学位。现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兼任浙江省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筝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浙江省音乐家协会古筝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任教以来曾获“第三届海内外江南丝竹邀请赛”职业组银奖、浙江省第八届、第十一届音乐舞蹈节暨舞台艺术兰花奖银奖、铜奖等;2017年、2023年两次参加“江南丝竹音乐演奏团”获得由文旅部主办的全国民族器乐展演“优秀乐种组合”。因在教学方面表现突出,还获杭州市萧山区教育局颁发的第十五届“园丁奖”、浙江省文化厅及国家文旅部颁发的“优秀指导教师”奖等。
方 瑜
上海民族乐团青年古筝演奏家、上海音乐家协会古筝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国家二级演员,担任上海财经大学、上海戏剧学院的招生评委,曾兼职任教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古筝专业导师,《敦煌》《金钟》《白玉兰》等各大全国国际比赛评委及音协考级主评。
金亚迪
河南大学硕士生导师,副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理事、河南省音乐家协会古筝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河南省民族管弦乐协会古筝专业委员会副会长。2019入选全国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和河南省高层次人才支持计划“中原千人计划“中原青年拔尖人才。
刘 燕
苏州筝坛领军人物,师从著名古筝演奏家、教育家、流派代表人物任清芝、王昌元、丁承运大师。苏州市职业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理事,江苏省古筝协会副会长,苏州市古筝学会会长,苏州音乐家协会理事、苏州民族管弦乐学会会长。古筝重奏作品《吴侬》获省教育厅颁发的二等奖。著《中国古筝练习曲》。出版古筝专辑《蝶恋花》。
罗 晶
筝演奏家,上海音乐学院古筝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理事,贵州大学客席教授,罗晶古筝艺术团、和风韶华筝乐团艺术指导。曾工作于上海民族乐团、香港中乐团,任筝首席。在港工作期间仼教于香港中文大学音乐系、香港浸会大学、香港教育大学及香港演艺学院,并担任香港艺术发展局审批员。
潘 文
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古筝副教授,上海音乐家协会古筝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理事;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筝专业委员会理事。
祁 瑶
筝演奏家、教育家、作曲家、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民族音乐系弹拨教研室主任、中国音乐家学会与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筝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上海音乐家协会古筝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上海音乐家协会理事、上海音乐学院筝乐团艺术总监,及国内外多所音乐学院客座教授。作为迄今鲜有获得作曲硕士学位的筝演奏家,她的演奏、创作、教学在中国文化部、教育部、宣传部国家级赛事中均有大奖斩获,执教课程先后获上海市精品课程一等奖、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邱 玥
上海大学音乐学院民乐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客座古筝副教授,上海音乐家协会古筝专业委员会理事,上海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考级高级评委。多次指导学生参加国内外比赛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奖。曾撰写多篇学术论文及参与主持多项省市级课题。
任洲洋
当代杰出青年古筝演奏家,四川音乐学院古筝专业副教授,上海音乐学院文学硕士,师从王蔚教授。曾获中国音乐最高奖“金钟奖”、中国政府最高奖“文华奖”、2014年CCTV“光荣绽放”十大青年古筝演奏家;四川省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秘书长,深圳民族管弦学会古筝专业委员顾问,大理大学外聘教授、民族管弦乐团艺术顾问、泸州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传媒学院特聘教授。
盛 秧
浙江音乐学院国乐系副主任、古筝专业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福建师范大学客座教授,九三学社浙江省文化艺术服务团常务副团长兼秘书长,浙江省民族管弦乐学会副会长,浙江省音乐家协会古筝专业委员会主任,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创新团队专家,浙江省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领军人才,浙江省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宣传文化领军人才,浙派古筝主要代表人。
宋小璐
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民乐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上海音乐家协会古筝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上海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筝学会理事。
宋心馨
中国音乐学院古筝副教授,先后师从王中山、李萌教授,曾荣获“金钟奖”、“文华奖”、“CCTV全国民族器乐大赛”三大赛事的金奖。
苏 畅
中央音乐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曾荣获首届”关爱青年-年度人物“,未来之声创变者年度人物,畅响筝团艺术指导,首届CCTV弹拨组金奖得主。
盛 茜
杭州歌剧舞剧院青年古筝演奏家,国家二级演奏员,九三学社社员,上海音乐学院古筝硕士研究生,浙江省音乐家协会古筝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理事,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筝学会理事,浙江民族管弦乐学会理事,浙江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MTC筝乐团、“翡翠·炫声”、“翡翠·炫丽”筝团指导教师。
汪 莹
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理事,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古筝专业委员会理事,山东省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副会长。
伍 洋
上海戏剧学院教授、硕导、民乐教研室主任。中国音协古筝专委会理事;上海音协古筝专委会副会长;上海市青联委员;闵行区政协委员;教育部本科论文评审专家。
杨 益
天津音乐学院古筝副教授;中国音协古筝专委会理事,天津古筝专委会副会长;出生于古筝世家,自幼随母亲王小月教授习筝。本科及研究生期间求教于孙文妍、李萌两位恩师学习。求学期间相继受到筝界名家曹正、郭鹰、林毛根、曹桂芬、李婉芬、何宝泉、傅明鉴等前辈的悉心指导。广泛学习了各流派筝曲风格及演奏技巧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2005年组建了“天音筝乐团”,是天津第一支专业古筝演奏团队。演出、讲学的足迹遍及欧洲、北美、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出版个人独奏CD《出水莲》;独奏DVD《远行》(2014年文化部“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2021年成功结项《天津百年筝史源流》专著项目;撰写多篇学术论文在核心期刊发表。学生分别在“文华奖”及国内外专业赛事中获奖。突出的教学业绩被天津音乐学院作为“专业骨干教师”培养计划人选,同时吸纳为学院“创新团队”成员。多年来,以致力于为国内外筝界培养大量优秀人才为己任。
尹 璐
武汉音乐学院古筝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器乐系主任、湖北省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会长。
郁茜茜
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南京古筝协会会长。多年从事古筝教学与研究工作,曾应邀担任中国器乐电视大赛、江苏省文艺大奖•音乐奖器乐比赛等各类赛事评委,屡获优秀指导教师殊荣。
詹 倩
南京艺术学院附中古筝讲师,曾获得文化部文华奖古筝第一名;江苏省最高级别“茉莉花”民族器乐比赛古筝组金奖;第十一届中国音乐金钟奖表演奖古筝比赛江苏选拔赛金奖,全国前十。获选2021年度“江苏省紫金文化人才培养工程”文化优青;2022年入选南京艺术学院第一批“海粟人才计划”培养名单。创作筝曲10余首,获得国内外比赛大小奖项,其中两部作品《秦川怀想》与《韶华丹青》获选江苏省艺术基金支持项目。先后出版书籍《詹倩古筝编配作品集》(一)(2019)、《詹倩古筝编配作品集》(二)(2023)。其创建的“青弦筝团”于2021年10月荣获第二届“敦煌杯”中国民族室内乐、重奏比赛职业少年组金奖第一名。
张 乐
国家二级演奏员,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古筝专业,上海音乐家协会古筝专业委员会理事,上海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会员,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特聘高级教师,多年来担任全国考级评委及各项重要赛事评委。
赵墨佳
青年古筝演奏家,上海音乐学院首位古筝专业博士,新艺民族室内乐团成员。师承著名古筝演奏家、教育家、博士生导师王蔚教授。曾荣获第十一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古筝比赛最高奖“金钟奖”;第四届国际古筝比赛青年专业组金奖第一名。
全国总展演
精 彩 活 动
8月18日
演出嘉宾:(按姓氏首拼排序)
鲍晓媛
罗 晶
祁 瑶
任洲洋
宋小璐
伍 洋
詹 倩
赵墨佳
周 望
青弦筝团
山东艺术学院锦瑟筝团
部分2024“敦煌之星”
全国总决赛金奖第一名得主
也将助阵现场
共启华章~
8月19日
8月20日
8月21日
8月22日
全国总展演期间
全国总展演期间,还将举行多场“敦煌国乐·弦弦私语”古筝研学活动,包含实地参观上海民族乐器一厂有限公司,动手体验制作小古筝等内容,一起感悟上海民族乐器制作技艺的非遗匠心。
往期研学活动
精彩瞬间
在享受比赛之余,还可以和“敦煌”一起,开启不一样的“星耀之旅”,收获独家定制记忆!
工业强国梦
名校名企行
星空夜探险
航天水乡趣
玩转游乐园
温馨提醒:上述文旅体验活动的具体安排将于近期公布,敬请持续关注!
全国总展演
组 别 设 置
1 非专业组
2 专业组
全国总展演
收 费 标 准
独奏类 980元/人
重奏组 400元/人
全国总展演
奖 项 设 置
1、各独奏组别按评委打分排序,设定金奖、银奖、铜奖并获得评审委员会专家签名证书及奖杯。
2、专业组金奖第一名将获得:“敦煌牌”展演限定版特选阔叶黄檀木“双鹤朝阳”古筝一台。
3、非专业组金奖第一名将获得:“敦煌牌”展演限定版特选黄金檀木“双鹤朝阳”古筝一台。
4、重奏组全国总展演按评委打分排序,设定金奖、银奖、铜奖。组合获得评审委员会专家签名证书及奖杯,个人获得证书及奖牌。
5、全国总展演设立“优秀指导教师奖”、“优秀组织奖”,并颁发获奖证书。
全国总展演
官方咨询通道
报名时间
即日起至7月28日【线上分赛区报名页面7月16日开启,7月28日20:00准时关闭】
全国总展演
参 赛 须 知
1、所有选手一旦报名参赛,即表明自己认可本章程。因此都必须遵守本章程的各项规定。
2、本次活动报名参赛证、获奖证书打印均按报名信息打印,填写报名表时,请务必认真检查,姓名应与身份证明一致,如因填表内容有错而造成损失的,完全由本人负责。
3、参加全国总展演时,要佩带参赛证,请参赛选手务必保管好自己的参赛证。
4、参赛选手必须准时按序参赛。赛前三次点名未到,视为自动弃权,工作人员不再叫号。
5、组委会拥有本赛事音像制品的广播、电视播放权及音像制品表演范围内的使用、出版和发行权。获奖选手有义务参加组委会组织安排的公益性演出或出访演出活动。
6、参赛选手(包括陪同家长)在参加比赛期间的交通、食宿等费用自理,组委会协助提供相关信息。
7、所有参赛选手和家长,都必须遵守比赛规则和赛场纪律,服从组委会的工作调度和评委会的评审结果。对比赛过程中出现的某些问题如有意见,请与组委会反映。对无理取闹并影响比赛者,组委会有权取消其参赛资格。
8、凡因选手本人原因,届时未到赛场参加比赛的,不退评审费。
9、如遇不可抗力因素取消或推迟活动,组委会将在官方网站公布相关信息。
交通及住宿
信 息 参 考
展演地点:上海市闵行区七宝镇文来中学(农南路66号)
全国总展演协议酒店
1、上海绿瘦酒店:闵行区七莘路1885号
2、亚朵酒店:闵行区吴中路2708号
3、如家商旅酒店:闵行区民主路58号16幢
4、悦隆酒店:闵行区中春路6699号
温馨提醒:全国总展演期间,组委会将在上述协议酒店安排接驳班车,提供赛场往返接送服务。
地 铁
地铁9号线到星中路地铁站下,步行或骑行1.4公里到达展演地点。
出租车
注:出于协议酒店安排考虑,相关距离数据以七宝领展广场为参考点。
1、上海虹桥站及虹桥机场:距离约7公里,车程约20分钟。
2、上海南站:距离约11公里,车程约30分钟。
3、上海站:距离约20公里,车程约40分钟。
4、上海松江站:距离约30公里,车程约1小时。
5、上海浦东机场:距离约50公里,车程约1小时。
特别提醒
具体赛程安排将于 8月3日 进行发布
可关注
公众号“敦煌牌民族乐器”
公众号“敦煌杯民族器乐比赛”
或网站“华夏璇音艺赛网”
评论0条评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