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音乐学院原音乐教育系教授,退休干部徐晓琳同志因病于2024年8月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0岁。
她是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中《春江花月夜》的演出嘉宾;2013年,她在央视春晚上与世界著名音乐家雅尼合演「琴筝和鸣」;她是泰国公主的常任古筝教师;她是中国希腊文化大使;她是《山楂树之恋》《东邪西毒:终极版》等多部电影的古筝配乐。
携一把古筝,奏一曲音谱,挥一袖清风。繁华岑寂,弦音缠绕,浮华如梦。“筝”途漫漫,高雅楠一路走来,从“打勾抹托”开始,直至今日。她常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在中国传统文化及古典音乐的传承上做尝试。
江澹曦同志,获评四川省最高学术称号,第十五批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当许多朋友知道央央时,她还是一位青涩可爱的小筝童,我也是从那个时候,从电视上关注到这位聪慧灵动的小女孩。如今再见央央时,她已经成为被学校保送、免硕士的研究生,一位及演奏、作曲于一身的优秀的青年古筝翘楚。她十多年以来的学琴经历,以及她独特的个人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影响和激励了许多与她同龄的习筝者以及热爱音乐的琴童。
蒋晓音,古筝演奏家、教育家,贵州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古筝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贵州省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会长蒋晓音生长在美丽的花溪河畔,听着妈妈歌声成长的她耳濡目染间,便萌生了小小的音乐种子并开花结果。花溪的阳光明媚、花溪的多情细雨、花溪的荷塘月色、花溪的星河灿烂,花溪美好的曾经和灿烂的未来,都如一首悦耳乐章融汇于蒋晓音一生的花溪情结中。
近日,上海市第七批非遗代表性项目公布,徐汇区湖南街道江南丝竹团队入选扩展项目名录。湖南街道是江南丝竹的重要传承地,多年来,居住于此的古筝大师、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孙文妍及其儿子——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会员、上海国乐研究会主要负责人何小栋,带领上海国乐研究会扎根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不仅致力于推广和保存江南丝竹传统乐曲的地方风韵,也为非遗保护和发展作出贡献。
当最后一个音符落下,弹古筝的张弓,用他那半是扬州话、半是泰兴话的语音说道:“人们一提起扬州,就会想到富春包子、瘦西湖;我要让古筝、古琴也要成为扬州的城市名片。”
“行走在雪后的水月禅寺,万物寂寥,看到一位僧人身着棉麻长袍挥动扫帚扫雪。‘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在这种意境里我的创作灵感一下就来了。”年前的几场大雪把睢宁装扮得银装素裹,激发了在水月禅寺游览的睢宁籍青年古筝演奏家李婧玮的创作灵感。李婧玮告诉记者,回到家中,她在很短时间内就创作了古筝曲《水月》。
翟源,文学硕士,古筝演奏家,西安音乐学院民乐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陕西秦筝学会副会长,陕西省音乐家协会理事,陕西省音乐家协会考级专家评委,西安市雁塔区音协副主席,西安音乐学院考级评委,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