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位优秀的古筝演奏家,不过,仅仅演奏先辈们流传下来的经典并不能让她满足。于是,创作古筝乐曲,成为她努力奋斗的又一个目标。金秋时节,她将迎来第一场自己的作品音乐会。她就是罗小慈,一个多才多艺的江南女子。与筝相伴的日子也许显得有点单调,可是当你用心倾听她的音乐,就会感受到丰盈的生命色彩。 1 父亲,第一个启蒙老师 罗小慈与古筝结缘是在7岁那年。对这种典雅的乐器一见钟情的父亲,买回了一架古筝,并开始看着教材教起了罗小慈。从懵懂到喜爱,一路走来,不知不觉间,罗小慈的生命,已经与古筝交融了二十几年。“现在回过头看,我觉得选择古筝这条路还是非常适合我的。”罗小慈说。 除了作为启蒙老师将女儿引进门,之后的日子里,父亲的提点也成为罗小慈艺术成长的助推力。当罗小慈在音乐附中读书的时候,父亲用毛笔写了一封家书给她,希望她在学习音乐的同时,加强诗书画的了解,要有诗外功夫,对中国传统文化要全方位把握。罗小慈说,在父亲的督促下,随着自己对专业日益深入的了解,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也越来越浓,眼界也逐渐开阔了。 进入大学后,有一年考试,罗小慈选择了河南筝派的曲目《陈杏元合番》。对于技法的掌握罗小慈很有信心,可是,在练习中,她却总觉得在神韵的表现上少了点什么。“后来,父亲告诉我,对传统乐曲的处理要突出内在的对比,追求声韵的金石之声,所谓文曲要武弹,武曲要文弹。”父亲的话令罗小慈豁然开朗。“从此,我弹奏每一首作品都事先进行认真的研究。对其中的一些细节,反复比对,寻找最佳的表达方式,力求有新意,以创造自己的风格。” 2《墨·戏》,创作之路的开始 经年累月的演奏中,古筝成了罗小慈最心爱的“伴侣”,丝丝琴弦里,有罗小慈的喜怒哀乐。渐渐地,罗小慈觉得,既有古筝曲不足以表达自己的情感了。她觉得,传统的标题音乐太具象了,音符里奏响的是一个个具体的音乐形象的喜怒哀乐,倘若要借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总会觉得好像是戴着别人的情绪面具,少了那么一点恰到好处的贴切。于是,自己创作古筝曲的想法,就这样萌芽了。 《墨·戏》是罗小慈自己创作的第一首曲子,“墨代表书画之乐,戏是书法者的情趣,在我看来,艺术的最高境界是‘嬉戏’。”于是,罗小慈那纤纤十指下,便流淌出了狂草的豪放,泼墨的酣畅。 第一次,在家里听女儿演奏这曲《墨·戏》,父亲很欣喜。“爸爸对我想要自己搞创作,表示了很大的支持。”同时,父亲也是个非常客观的听众,他会给罗小慈的作品提出自己的意见供女儿参考。 除了听取父亲的意见,罗小慈也会根据演出的效果,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调整。有一回,一位医生朋友去看罗小慈的演出,看罢出来,朋友对罗小慈说:“我觉得你的《墨·戏》如果可以更空灵一点,效果会更好。”听了朋友的建议,罗小慈试着对曲子做了微调,“果然,比较之下,我觉得之前的曲子实了点,处理后效果更好了。” 3新文人音乐,对自己的挑战 如今的罗小慈,已是上海民族乐团筝独奏家、国家一级演奏员、上海市青年文学艺术联合会副会长。2007年她还入选为上海市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类领军人才,并且积累了不少作品。10月26日,一台“罗小慈作品音乐会”,将在上海音乐厅向世人展示她的创作成果。“音乐会上所有的作品都是我自己创作的,这样的演出还是第一次,说实话,还是会有点忐忑的。”罗小慈将自己的创作定义在“新文人音乐”,并用“雅正”、“鲜活”、“融合”来概括“新文人音乐”的主要特征。 浸淫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海洋里,罗小慈的心头指尖萦绕的不只是古筝。由4个乐章组成的音诗《文姬归汉》里,有创作者的感悟与深思。“蔡文姬那样一个富有才情的女子,本该享受优裕的生活,却一生历尽坎坷。她将自己的苦难悲伤升华为诗歌,她的开阔胸襟令人尊敬。”传统的古筝曲《胡笳十八拍》,不太容易让今天的观众接受,罗小慈的创作,则尝试着打破固有的结构范式,同时,也改变了以往节奏上由慢至快的平均化渐进程式。用更加鲜活的形式,塑造出一个生动的蔡文姬,让更多的现代观众所喜爱,是罗小慈对自己的挑战。 除了与乐队合作的音诗《文姬归汉》,加入了康加鼓的《弦·趣》,融合了打击乐的《律·动》里,都有罗小慈大胆的创新。
李晗的艺术简历: 李晗,1978年10月30日出生于天津,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古筝学会会员。师从于著名古筝演奏家,教育家,周望教授。 1995年获“东方杯”全国古筝比赛青年专业组优秀演奏奖。 1998年一月创作古筝独奏曲《双江舞曲》 及论文《 谈古筝演奏技法的发展与创新》。发展了古筝“ 左手摇指”“五指轮奏” 等高难度技巧,开拓了古筝演奏技法的新境界。论文刊登于《中国音乐》和《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同年五月创作古筝独奏曲《迟暮》,该乐曲是对古筝改革的开拓性尝试。 1999年获中央音乐学院“人民奖学金”“ 中华民族文化基金奖”和“论文创作奖 ” 2000年获中央音乐学院民族器乐比赛优秀奖;同年参加“扬州古筝学术研讨会”,并被选入 “名家新秀”音乐会演出。 2001年《双江舞曲》在全国古筝新作品创作理论研讨会中被评为优秀作品。同年11月获第一届“龙音杯”国际古筝比赛青年专业组第五名。 2004年创作古筝独奏曲《雾 . 夜》。 2005年成功举办个人音乐会;同时古筝独奏曲《双江舞曲》在《秦筝》出版。同年12月在“周望师生古筝音乐会”上演奏此曲获得成功,该作品在古筝界得到广泛传播。 2006年所创作作品《双江舞曲》被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收入《优秀新作品集》出版。同年参与《古筝教学考级演奏教程》的编纂工作,现已出版。 2007年1月接受文化部《音乐生活报》专访,并刊登了“青年古筝演奏家李晗专访录”。同年,所创作作品《迟暮》在《秦筝》出版。 2007年与“筝和天下”合作研发《古筝艺术精品课程系列》,开创古筝艺术模块化教学先河。 2007年3月创作古筝曲《青铜》。 《青铜》专辑乐曲介绍 1.《青铜》 作曲:李晗 春秋战国群雄逐鹿,秦皇汉武一统江山。金戈铁马成就多少王者风范,却一一淹没于历史长河之中。唯有青铜,静静地经历一切,当年的辉煌沉寂于地下千载,抖落满身黄土,却不减昔日尊严,向世人讲述曾经的沧桑。他默默地矗立在人类为他设置的空间,散发着特有的古朴与深沉,刚性的外表下镌刻着灵魂的记忆,等待再一个千年之后,世人从他的折射中寻找他们祖先的遗风。在他面前,千秋霸业、功名利禄不过是过眼云烟。他便是历史,不断延伸没有终结的历史。天塌地陷、岿然不动的历史。世间万物,唯何独尊? 2.《双江舞曲》 作曲:李晗 在我国的西南边陲,有一个名为双江的自治县,在那里居住这傣族,拉祜族,布朗族,佤族等少数民族的居民,人们总是要聚在一起用自己民族的歌舞庆祝节日,山峻,水美,人灵在这里编制出美丽的图画。 3.《铁马吟》 作曲:赵登山 铁马,中国古建筑中庙宇、庭院屋檐下悬挂的作为装饰的铃铛或铁片。当风起的时候,铁马便随之舞动。 乐曲以缓慢幽深的旋律,极富禅意的音调,描绘出深山古刹香烟缕缕,佛声阵阵,祥和寂静的意境。“山峰悄上白玉阶,古墙探出菩提叶,莲花座前香火幽,铁马轻声唤明月”这首赋予禅意的诗道出了乐曲所隐含的丰富内容。 4.《抒情幻想曲》 作曲:徐晓琳 突破五言七律的对称,不再遵循平仄押韵的规律,却在每一个音符间渗透着感恩的灵动,在传统中迸发激情,于方整间怅然写意,即兴而起,率性而为,随性而归。 5.《苏武思乡》 河南筝曲,曹东扶定谱 十九年背井离乡,囚禁于北海牧羊,受尽折磨,矢志不渝地忠诚于自己的国家。寒风中手持旌节,面向长安,思念故乡。此曲为河南板头曲,系当地戏曲元素提炼而成,亦是古筝前辈,曹东扶先生的代表作。 6.《禅院钟声》 广东粤乐,崔蔚林曲 广东粤乐,创作于上个世纪40年代,一个人看破红尘,绝望于世事,在剃度出家,皈依佛门的当夜,就着寺庙的钟声、风声、木鱼声,最后一次唱出了自己的满腹悲苦。细腻中映射宏大,凄婉间不失洒脱。实属古筝音乐作品中的上等佳作。 7.《高山流水》 浙江筝曲 王巽之传谱 史书《吕氏春秋》最早记有古琴曲《高山流水》,伯牙抚琴觅知音,与钟子期最终结为知心朋友的感人故事。这段故事、这段琴曲流芳百世,被人传颂,给人以深深的启迪。 浙江《高山流水》最早流行于浙江南部一带,后来成了在民间广泛传播的优秀筝曲,形象地表现了潺潺流水和巍巍高山相映成趣的意境。几个清澈透明的泛音,令人想起了山泉叮咚水花轻溅的景象。全曲气势宏大,意境深邃,却又表现出秀丽、柔美的江南情调。
9月13日晚,新加坡华乐团在其音乐厅举行了《筝鸣》音乐会。 刘文金作品具人文精神 音乐会以刘文金的大合奏《泰山魂》开场。刘文金所写的乐曲旋律优美动听、和声丰满,且具有一种强烈的人文精神。听他的曲,不应停留在作曲手法和技巧上,而应深入体会乐曲内涵。他在配器上也极为讲究,演奏时具有一定难度却很顺手。《泰山魂》这首曲子色彩斑斓、富有韵味和民族精神。青年指挥家郭令强处理细腻,手法十分纯熟老练,点线之间挥洒从容;在节奏掌控上稳重实在;对个别乐器的出现,也常给予适当的提醒。他已开始具有指挥家的风范。 王建民的《第一二胡协奏曲》对二胡技巧的开拓与运用,曾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这首由他作曲的《枫桥夜泊》却又充分掌握了古筝的演奏技巧和演奏特色。尹群移居新加坡多年,在教学之余演奏技巧仍然出彩依常。她的演奏收放自如,表现方式既内在而有激情,充分把这首乐曲中的诗情画意发挥出来。 王中山的演奏 投入而具有历史感 何占豪写的乐曲总给人稳重实在、感情饱满厚重、有血有肉的感觉。《西楚霸王》描写项羽的悲剧,乐曲跌宕起伏,每一段层层近逼,有千军万马的激烈场面;也有英雄气短、儿女情长的悲痛欲绝。王中山演奏时整个人投入这段历史中,以不同音色、音量的对比和不同的技巧来表现出英雄的无奈和命运对人的拨弄。全曲一气呵成,激动之处听得人血脉贲张,大师级的演奏充分发挥出他那独特的艺术感染力。 《落梅风》由许薇与乐团协奏,作曲是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副主任徐坚强。乐曲旋律优美而传统,但和声配器却融入现代手法,很有气氛也很有特色。后段单独女声的出现,更添思念之情,具画龙点睛效果。许薇年轻,但弹起古筝,在演奏技巧和现场表现上比其前辈丝毫不遑多让,技巧、节奏感好,落指准确,与乐团默契极佳。是年轻一代不可多得的古筝演奏家。
由王英睿著、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筝——中国国粹艺术读本》(以下简称《筝》)于今年9月上市了。这对古筝艺术爱好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这是一本关于古筝艺术的最新文字著述,内容翔实,趣味横生。作者采用了故事讲述、演绎的方式,以年代的发展为经,以与古筝艺术相关的人和事为纬,组成了一个关于古筝艺术的文化史库。通过阅读此书,相信大家会对中国古筝艺术的发展有一个更为深刻的了解。 《筝》书总共分为七章,作者随着年代发展的足迹,剖析了古筝艺术发展的起起落落。《筝》书的特点盘点如下: 故事演绎,通俗易懂 目前古筝艺术发展的大好形势使得古筝图书推陈出新较快,但是往往以曲集乐谱居多,内容大同小异,而相关的文字著述相对缺乏。而《筝》一书的上市填补了古筝文字著述匮乏的空白。由此说此书是古筝艺术与文学的又一次成功的联姻也不为过。 《筝》一书虽为文字著述,但却不是另爱好者望而却步的高深理论著作,而是一本内容翔实、趣味横生的普及读本。《筝》一书亦文亦史,并非单纯的文学虚构与演绎,也不是大量史料图文的机械堆砌,而是两者的巧妙结合。读者在兴趣浓厚、轻松阅读的前提下,可以洞见古筝的历史、文化各方面。之所以普及,是因为其中故事的可读性。在这些故事中,有的是根据文史经典中的记录发展而来,有的是根据分析诗词歌赋演绎生发,有的则是人与古筝的趣事佳话等等,不一而足。在这种通俗易懂的文字表述中,“历史”变得鲜活生动起来,历史人物也变得个性化、立体化起来。有些故事或者史实是第一次讲述、陈列,可以称为是名副其实的“内容翔实”了。 图文并茂 形象生动 《筝》书与一般的文字著述的另一个不同在于图文并茂。书中引用了大量珍贵图片资料,有的是古筝考古的实物图片,比如出土于江西贵溪的十三弦木琴、江苏吴县长桥古筝图片;有的取材自古墓画像砖、石窟石雕、壁画,比如《筝乐艺术的亦雅亦俗期》一节中运用了山西、北京等地发现的弹筝伎乐砖雕图片,再如《西胜寺的“仁智之声”》一节中大量引用了敦煌莫高窟壁画图片;有的是名家生平弹琴、雅集等活动照片,等等。图片的运用体现出作者对史实的尊重和积累,凸显出中国古筝艺术历代所取得的辉煌成果,也因其形象生动性而吊足广大爱好者的阅读兴趣,方便阅读。 当今是一个读图的时代,作者对大量历史图片的运用恰好迎合了广大读者的口味。相对于文字的阐述,图片更为形象。当今也有很多古筝教材用书也采用了文配图的形式,比如古筝演奏的基本坐姿、基本手型、基本指法的图片等等,这为古筝爱好者自学提供了极大便利。而此书对大量考古实物、画像壁画的运用,开阔了读者的眼界,对千姿百态的古筝艺术文化做了一个全面而立体的呈现。 内容翔实 新见百出 一般的古筝文字著述都会包括历史起源、构造形制、演奏技法、流派名家、名曲欣赏等,内容铺排、形式都较老套,有些也难免雷同。《筝》书则从史出发,对古筝艺术千百年来发展的成就进行了逐一梳理,并通过故事的形式,进行串联。此外,此书还通过“小百科”的相关链接将内容进一步扩充,构成了一个以史为主干的树枝形结构。比如在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章中,对“五弦筝”、“十二弦筝”、“乐府”、“相和歌”等的介绍和补充。体现出作者思维上的开阔与不拘泥于写作形式的视野。 在内容翔实丰富的同时,新见百出也是一个典型的特点。比如第一章谈筝的起源和相关传说,作者通过考古实物和文史资料论证了秦筝形成的年代以及当时已经出现和流传的形制。与一般古筝书籍论述古筝起源不同,本书中有一个关于古筝起源和传说的新提法,即钟子授筝说。相对于以往的“分瑟为筝”、“名人造筝”、“西方渐入”等说法,“钟子授筝”可以看做是研究古筝源起和流传的新的突破了。此外,“开元第一筝手薛琼琼”、“元世祖钦定《白翎雀》”、“西胜寺的‘仁智之声’”、“柳如是慧眼识唐筝”、李闯王的秦筝缘”、“唐彝铭弃政学筝”等在内的十多个故事也都是一般古筝书籍找不到的趣闻佳话。 《筝》书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一直书写到新中国时期,可以说是对古筝艺术发展的全程把握。然而也有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对史的梳理仍有空缺,比如三国时期的周郎、唐朝敦煌民间的弹筝高手宋家娘子等等就未提到。在如对图片的利用上,对我国传统用筝比如钢丝琴以及当今古筝最新的形制研究成果没有进行展示,也成为一大缺憾。即使如此,《筝》书也为当前古筝书籍文字著述开了一个好头,也是当前梳理古筝发展史的一朵奇葩之作。期望古筝书籍有更多的优秀作品问世,以饱读者眼福。
宋光生是中州古调板头曲的传承人。2006年,板头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文化部确定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名单,宋光生榜上有名。 中州古调板头曲 板头曲为中州古曲,主要在大调曲子正式演唱之前演奏,其传播中心在河南邓州。它和江南丝竹、潮州音乐、山西音乐齐名,是全国四大乐种之一,《高山流水》、《大起板》、《汉宫秋月》等是其代表作。 板头曲是南阳大调曲孕育出来的,它是南阳艺人在演唱大调曲“开正板”前演奏的曲子。曾几何时,村头大柳树下或老城小茶馆里,艺人们先弹一曲,告诉你“天也不早了,人也不少了,鸡也上树了,牛也喂饱了,唱曲快开场了,赶紧过来吧”。同时安抚场子里性急早来的听众,“别急,先听一段音乐,等场子里再上上人”。于是,随着一阵“嘣嘣”声响,观众们或屏息凝听,或晃脑品味,沉浸在那时而激越高昂,时而如泣如诉的丝弦声中。 曲艺界自古就有“板头曲不养人”的说法。由于挣不来钱,再加上板头曲对演奏水平要求较高,所以,如今会板头曲的人越来越少。现在邓州城里曲友只有20多个,且多为五六十岁以上的人。“照这样下去,再过十年八年,板头曲将成为一代绝响。”说到这里,宋光生不无忧虑。 与板头曲结缘 在邓州听宋光生弹奏板头曲《打雁》,但见其中指连剔数弦,“数弦一声如裂帛”,接着如闻受伤大雁哀鸣……宋光生边揉边按并加小颤,群雁和受伤雁交替哀鸣,音色多变,强弱鲜明。听来堪称绝妙,让人连呼过瘾。 屈指算来,68岁的宋光生与板头曲结缘已逾半个世纪。 1954年,14岁的宋光生拜自家附近大名鼎鼎的古筝演奏家、教育家曹东扶为师学习古筝。后来,他又学习了三弦、琵琶。每到闲暇,宋光生就会走进邓州老街的茶馆里拨弄丝弦,自娱自乐。没想到,“自娱自乐”却改变了他的命运。1957年,邓县(邓州原叫邓县)成立业余文工团,宋光生因为弹得一手好筝、会数十首板头曲进了团,从此成了“公家人”。1962年,全省首届古筝研究会召开,22岁的宋光生在研究会上以纯熟的技艺崭露头角。从此,他的名字与“板头曲”连在一起。“文革”时,文工团解散,宋光生到供销社当了营业员。虽然职业变了,但数十年来,宋光生一直勤练不辍。目前,他是邓州市大调曲研究会的会长。 让板头曲与梦一起飞扬 2000年退休后,宋光生开班给孩子们传授古筝,每年都有20来位学生考上专业音乐学院。但宋光生不满足——“要想改变板头曲人才缺乏的现状,应在河南和南阳的高校里,甚至中小学里开设大调曲、板头曲专业学习和欣赏课。”他认为这才是根本措施。 板头曲的学习必须靠耳传口授,因为其中的许多精妙技法、起承转合是乐谱根本无法记录下来的。这让宋光生常常很是着急。几年来,他一边培育新人,一边着手整理古筝相关技法和曲谱,希望为板头曲多做些事情。为此,他常常伏案到深夜。今年2月,同心出版社出版了他的《古筝基础训练》一书。目前,他正在撰写《今之词古之乐也》(暂定名),考证唐诗宋词的乐谱。“希望有朝一日看到板头曲走出国门,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宋光生最大的梦想。这一梦想产生于2001年,那一年,中国昆曲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在宋光生眼里,板头曲曲牌最早可追溯至元曲,曲词雅俗共赏,完全可以与昆曲媲美。
青年古筝演奏家任洁将于2008年26日,参加韩国作曲家新作品音乐会,届时任洁将与韩国著名伽耶琴演奏家和大提琴演奏家演奏新作品:古筝、伽耶琴、大提琴三重奏《瞬间》,韩国作曲家Cho,seck yeon曲;及新作品《阿里郎变奏曲》,韩国作曲家Shin,hyungchul曲。 9月28日,青年古筝演奏家任洁将与“首尔吉他四重奏”的四位韩国顶尖吉他演奏家合作专场音乐会,届时将演奏古筝与吉他四重奏《眼泪回旋曲》,Park,ije曲,《五感》Cho,seck yeon曲,及古筝独奏曲《For 10 days》等等。古筝与吉他四重奏---中韩音乐家交流音乐会,将于10月在中国上演。 10月3日,青年古筝演奏家任洁受邀参加韩国釜山电影节。 另:2008.9.18、19 青年古筝演奏家任洁将在沈阳、鞍山独奏音乐会 2008.10.6 青年古筝演奏家任洁将在无锡举办古筝独奏音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