筝闻速递

level

中国古筝网新闻编辑

演出预告 | 弦歌不辍·筝心传韵——隋诗源古筝音乐会

演出当天视频号直播添加下方二维码关注视频号直播树下的摇椅吱呀摇晃藏着整个童年这是专属于夏日的标记PART.01节目单PART.02演奏家介绍隋诗源天津传媒学院古筝专业教师天津艺术职业学院外聘古筝专业教师中央音乐学院“央音展演”艺术委员会成员自幼习筝师从山东古筝协会理事肖薇老师,2012年考入天津音乐学院民乐系古筝表演专业师从杨红教授。2017年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考入天津音乐学院民乐系古筝表演专业研究生,继续跟随杨红教授学习。在校期间成绩优异,多次获得奖学金以及汇报演出经历。获奖经历:2013年荣获第五届华人艺术节(新加坡)国际华人民族器乐大赛高等艺术院校专业组古筝独奏银奖以及重奏金奖;2015年荣获台湾华乐杯国际古筝大赛专业组古筝独奏银奖以及专业组重奏金奖;2015 年荣获”敦煌杯”专业组演奏奖;2016年7月荣获”天津市第七届民族器乐大赛”弹拨专业组独奏金奖;2017年8月,作为“乐之翼”组合《沙漠玫瑰》成员入围第六届全国青少年民族乐器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活动,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颁发的最高奖项。(原文华奖);2017年入围第十一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全国48强荣获复赛奖;2017年荣获第十一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天津赛区古筝第一名;2017年荣获天津市首届古筝艺术节天韵杯古筝展演赛小型团体组合金奖;2017年荣获天津市首届古筝艺术节天韵杯古筝展演赛专业青年组独奏金奖;2019年获“敦煌杯”古筝专业独奏银奖重奏组金奖;2019年7月,作为“乐之翼”乐团成员,《山河流水》入围CCTV民族器乐大赛,获得二十四强;2024年荣获全国青少年民族乐器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活动(原文华奖)辅导教师奖;2025年荣获第十五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古筝组第一名。演出经历:2014年九月参加国际经济论坛“达沃斯论坛”古筝演出;2015年,受天津音乐学院杨红教授参加“筝情盛夏------杨红师生音乐会”;2016年参加国际经济论坛“达沃斯论坛”古筝演出;2018年4月在天津音乐学院成功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2018年代表学校赴德参加“欧洲青年古典音乐节”获得一致好评;2018年12月,受天津大剧院邀请出演“传承杨红师生古筝专场音乐会”;2019年,受杨红教授录制《古筝实用教程》示范演奏;2020年成功举办硕士研究生毕业音乐会;2023年成功举办抚弦筝鸣——隋诗源师生音乐会。蒋立伟青年作曲、指挥、钢琴艺术指导。毕业于天津音乐学院作曲系。作曲与作曲理论本科学历。中国民盟盟员。上海浦东新区青少年交响乐团助理指挥、青少年吹奏乐团助理指挥,乐团编曲、钢琴艺术指导。中国快乐阳光少儿歌唱大赛,人民音乐出版社签约作曲。天津华夏未来少年交响乐团客座指挥、钢琴艺术指导。天津未来交响乐团特邀指挥。天津音乐家协会管乐委员会理事。天津市寰歌文化传媒艺术总监。厦门青少年艺术节,天津赛区评审委员。曾获:天津市文艺展演管弦乐团优秀指导教师。莫斯科国际音乐节优秀导师。J.S.巴赫国际音乐公开赛优秀导师。全球国际音乐家协会优秀导师。史宁天津市少年宫打击乐外聘教师文华奖获得者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员天津器乐协会理事天津打击乐专委会会

47小时前
0 0
登录 后方可评论
预告|听筝雅集 春花秋月——任洁古筝音乐会

演出时间7月11日(周五)19:30演出地点南昌保利大剧院 歌剧院演出票价480/380/280/180元购票链接扫码购票客服咨询四季诗韵演出曲目以“春·花·秋·月”为脉络勾勒四季流转曲目介绍一、《渔舟唱晚》(金灼南传谱娄树华改编 任洁编创)夕阳西下,渔歌四起,“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滕王阁下,以筝声重构经典,暮色苍茫中,渔舟归棹的画卷跃然弦上。二、《江南春》(芮伦宝曲 任洁改编)烟雨江南,杏花微雨,筝声如水墨晕染。古筝灵动的指法,将杜牧笔下的春色化作琴弦上的涟漪,一曲听罢,仿佛置身青石巷陌,邂逅一蓑烟雨的温柔。三、《出水莲》(客家筝曲 罗九香传谱)此曲是汉乐软线调名曲。着眼于“出”字,钱热储先生在《清乐调谱选》中说道“盖以红莲出水,喻乐之初奏,象征其艳嫩也。”而着眼于“莲”字,即谓莲花之高洁,喻“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之品性。四、《枫桥夜泊》(王建民曲)寒山寺钟声,客船夜泊,筝音如水墨晕染千年愁绪。王建民教授的现代创作与古诗意境交融,任洁指尖流淌的,是唐诗宋词里的月光与霜天。五、《山丹花语》(陕北民歌 任洁改编)黄土高原的风,裹挟着山丹花的炽烈。筝音如信天游般高亢悠远,带您穿越沟壑纵横的陕北,感受民歌的质朴与生命力。(中场休息)六、《箜篌引》(庄曜曲)李贺笔下“昆山玉碎凤凰叫”化作筝弦上的惊鸿一瞥。筝乐的空灵技法诠释“石破天惊逗秋雨”的奇幻意境,秋夜长空,星河倾泻。七、《醉月·金陵》(任洁曲)金陵城头,秦淮河畔,月色如醉。以筝声复刻李白诗中的“朝别朱雀门,暮栖白鹭洲”繁华与寂寥,皆在弦间流转。八、《西凉沙影》(任洁曲)大漠孤烟,驼铃悠远。融合塞外大漠风光与西域风情,筝音如沙粒碰撞,又似孤烟直上,再现丝路古道的壮阔与苍凉。九、《草原鸿雁》(乌拉特民歌 任洁编创)塞北长调,鸿雁南飞。筝声模拟马头琴的苍茫,又融江南丝竹的婉转,演绎游子思乡的辽阔与缠绵。演出阵容任洁任洁,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艺术创作与实践处副处长、音乐学院民乐系主任。中国首位政府“文华奖”、音乐“金钟奖”两大权威赛事的三次金奖获得者,曾获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第二届“文华艺术院校奖”古筝组金奖、第五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古筝比赛金奖、第九届“金钟奖”民乐组合比赛金奖,入选国家级人才项目,现任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理事、中国音协古筝学会理事、江苏省音协理事、江苏省音协古筝学会秘书长,被中央电视台评为“中国十大青年古筝演奏家”,曾荣获江苏省十大杰出青年、江苏省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江苏省“名师带徒”特聘名师、江苏省紫金文化英才等称号。任洁受邀在全国举办独奏会300余场,曾作为独奏嘉宾参加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等重要国际演出,组织排演、率团出访的中外交流活动,多次获得《新闻联播》报道。首演的作品如《箜篌引》《西域随想》等成为权威大赛规定曲目及专业院校教学常用曲目。主讲的《古筝独奏》课程入选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多部作品获得国家艺术基金、省艺术基金资助。指导的学生曾获“文华奖”金奖,墨语古筝乐团获得“文华奖”“金钟奖”,11部作品入选文旅部全国青少年民族器乐教育教学成果展示。2024年,受邀参与文献纪录片《党领导下的百年文艺》拍摄。墨语筝乐团墨语筝乐团成立于2005年,由南京艺术学院任洁教授创立并指导,其成员为南京艺术学院古筝表演专业博士、硕士研究生、本科生及附中的优秀学生。墨语筝团是首个获得中国音乐 “金钟奖”、政府“文华奖”的古筝乐团乐团,曾获得第九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优秀奖,第四届、第六届中国文旅部“文华艺术院校奖”,多位成员在文旅部全国青少年民族器乐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活动中喜获佳绩。筝团成立20年来,受邀在全国举办专场音乐会,参演国际音乐节,多次获《新闻联播》报道。受邀在中央电视台《风华国乐》等栏目录制了数十多首筝乐新作,首演了《墨语》《青城记》《西凉沙影》等古筝重奏作品,出版《墨语——墨语筝乐团当代古筝重奏作品集》。筝团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做出了多种先锋性的尝试,创演了中国第一部原创古筝器乐剧《筝叙》,获得江苏省艺术基金大型舞台剧目扶持,实现了全国首个古筝与全息3D 投影技术的跨界合作。多年来,墨语筝乐团积极进行古筝文化当代气质的探索和实践,努力打造具有中国气质、江南风格、时代风貌的古筝乐团品牌。成员介绍王淼南京艺术学院2024级古筝演奏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任洁教授。墨语筝团成员,现为江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古筝教师,江西古筝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泽平南京艺术学院2024级古筝专业博士研究生,南京艺术学院墨语筝乐团成员。师从古筝演奏家、博士生导师任洁教授。曾获2019“江苏省文艺大奖·音乐奖”器乐比赛古筝组银奖。白佳伟南京艺术学院2025级博士研究生,南京艺术学院墨语筝乐团成员,江苏省青年艺术家协会会员,师从古筝演奏家、南京艺术学院博士生导师任洁教授。曾入选第八届全国青少年民族器乐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活动,在第二届“国韵杯”民族器乐艺术展演中被评为职业组合组、职业青年B组古筝“民乐之星”,荣获第十届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一类节目;被团中央、中国青年报社评为2023-2024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被教育部学生资助中心评为“全国100名励志成长成才优秀学生。张果晗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古筝专业本科在读学生,墨语筝乐团成员,自幼师从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任洁教授。曾入围第六届、第七届、第八届文旅部全国青少年民族器乐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活动,2024年,在第八届全国青少年民族器乐教育教学展示活动中,荣获“优秀表演人才”称号。曾荣获:第二届“国韵杯"民族器乐艺术展演职业青年B组古筝"民乐之星"称号、江苏省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器乐展演独奏项目乙组特等奖、“江苏文艺大奖·音乐奖”古筝组金奖、第五届江苏省“文华奖”表演奖,2019年,随任洁教授入选江苏文艺“名师带徒”计划。张瀚文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古筝专业本科在读学生,墨语筝乐团成员,师从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任洁教授。曾入围茉莉花开·第八届全国青少年民族器乐教育教学成果,获得第八届敦煌中国乐器•民族舞蹈艺术周古筝职业青年A组金奖,第二届“国韵杯”民族器乐艺术展演中获得“希望之星”。

47小时前
0 0
登录 后方可评论
周望教授四川音乐学院“秦筝陕西流派经典师资培训课程”及师生音乐会暨高级研修班汇报展演圆满举办

2025年7月1日至3日,由四川音乐学院主办的“秦筝陕西流派经典师资培训课程”及“秦筝天府——周望教授师生音乐会暨高级研修班汇报展演”在四川音乐学院顺利举行并圆满落幕,为广大古筝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学习与交流的平台,也为古筝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次培训课程邀请到了中央音学院筝专博士生导师周望教授,及中央音乐学院筝专业硕士研究生周本立担任主讲,强大的师资阵容,为培训课程的专业性和权威性提供了有力保障。7月1日培训首日上午,周望教授以秦筝的历史为切入点,深入介绍了周延甲先生的代表作品,着重详细讲解了周延甲改编的陕北民歌《绣金匾》。学员们通过练习曲重点学习了古筝传统技法“扎桩夹弹”方法和“快速托劈”技巧,掌握了左手颤音的正确方法以及陕西地方风格乐曲的特色韵味。下午,周本立老师讲解了陕西筝曲《扫雪》,引导学员学习陕西流派中的欢音、苦音调式及二变之音的风格色彩变化,讲解了夹弹、提弹的不同触弦方法在乐曲中的运用,让学员们对陕西筝曲的独特韵味有了更深刻的理解。7月2日,周望教授围绕《秦桑曲》和《姜女泪》展开深入讲解,详细剖析了陕西流派重要代表作《秦桑曲》的音乐特点及情感艺术表现,并对各乐段进行了分析示范讲解。下午,周本立老师聚焦于音乐表现张力和艺术感染力,以《姜女泪》的各段落为例,讲解如何运用音色变化达到音乐表现张力,以及怎样将声腔化的音乐赋予古筝艺术感染力。7月3日上午,课程聚焦于古筝重奏。周望教授对《百花引》进行了音乐分析及各乐段音乐处理讲解,并指导学员如何加强古筝重奏意识。随后,周本立老师带来了《秦土情》的深入讲解,带领学员了解创作背景与音乐风格特点,分析整体结构及音乐处理,着重讲解了乐曲慢板音乐、快板双手演奏技巧及运用的方法。7月3日晚,“秦筝天府——周望教授师生音乐会暨高级研修班汇报展演”在四川音乐学院武侯校区大音乐厅精彩上演。音乐会在曲目设计与演出形式上独具匠心,从传统到现代,从独奏到重奏,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视听盛宴。值得一提的是,本场音乐会的特邀钢琴艺术指导栾景旭老师是中央音乐学院的青年钢琴演奏家,栾老师不仅带来了严谨的学术风范和高超的艺术水准,更让每一位观众对这场音乐会的合作充满了遐想。演出中,杨翘楚、彭澍、王迦语涵、杜娜莹演奏的《夜深沉》拉开了音乐会的序幕;王迦语涵演奏的《苍歌引》以春天象征万物复苏与青春活力,表达对生命的敬畏与赞美;杨翘楚带来的《晓雾》将北京城迷雾的美丽与宁静展现得淋漓尽致;周本立和川音学生演奏的《秦土情》,表达了对故乡的殷切思念;周思含演奏的《望云赋》让观众深切体会到“抬头望云,低头思亲”;青年古筝演奏家王钰、周本立、丁雪纯分别带来《轻舟泛月》《易》《如是》等精彩曲目;由黄枕宇老师创作、周望教授的学生合奏的《美丽的壮锦》也别具特色。音乐会在周望教授带领中央音乐学院学生及部分学员合奏的《百花引》悠扬的旋律中圆满落下帷幕,现场掌声雷动、经久不息。这场培训课程为学员们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不仅普及了夹弹法、陕西筝派的韵味特点,还着重讲解了陕西筝派的多首代表曲目,对传统筝派的传承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音乐会彰显了周望教授优秀的教学水平,是教学成果的一次集中体现;而对演奏者来说,更是一次宝贵的艺术实践。以后周望教授团队将继续举办更多高质量的活动,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贡献力量!(文 张辰希)

07-09
0 0
登录 后方可评论
“芦雁古筝独奏音乐会”在盛京大剧院奏响传承新声

7月6日晚,盛京大剧院音乐厅内筝音袅袅。沈阳音乐学院民族器乐系古筝专业副教授芦雁带来的“芦雁古筝独奏音乐会”,以跨越传统与现代的演绎,为沈城传统音乐爱好者献上了一场兼具学术厚度与艺术感染力的视听盛宴,彰显了当代民乐传承者的专业底蕴与创新追求。并在沈阳日报进行宣传发表。芦雁毕业于沈阳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师从著名古筝教育家杨娜妮教授,完整承袭了北派筝艺的精髓。上学期间,跟随林毛根先生学习南派筝艺。早在1996年,她便受邀录制辽宁电视台《第二风景线》古筝系列音乐鉴赏节目及录制杨娜妮古筝教程,成为北派筝艺早期推广的重要参与者。从教二十余年来,她斩获荣誉无数。荣获沈阳音乐学院“三育人”先进个人的称号印证了“教艺兼育人”的执教理念。在学术研究领域,芦雁教师同样成果丰硕。为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专业音乐教育发展研究》主要负责人,主持院级科研课题,深耕古筝理论与实践的融合研究。发表了数篇论文及著作,构建了从技法到流派、从传统到现代的完整研究体系。教学领域,芦雁老师的成果堪称“桃李满天下”。她指导的学生不仅屡获国内外赛事嘉奖,更有多人获评“国家三好学生”“省三好学生”;培养的毕业生,成为国家级院团骨干,数位工作于浙江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等专业院校,形成了“教学—科研—实践”的良性闭环。而她的艺术足迹早已跨越国界,受邀出访加拿大、韩国、泰国、新加坡等国,成为北派筝艺走向世界的文化使者。当晚的音乐会,恰是其艺术积累的集中呈现。开场曲《夜深沉》(王中山改编)以京剧曲牌为骨,一开场便展现出“南北融合”的独特韵味;《高山流水》以浙派筝法演绎,呼应了她在《浙江筝派的发展》中提出的“流派互鉴”理念;《雨莲花开》的现代抒情与《鲁筝碰八板》的民间质朴,形成传统与当代的对话;压轴曲《卧虎藏龙》(刘乐改编)更是将其研究中“音色叙事性”理论付诸实践——通过分段式演绎与明暗音色的转换,以筝音勾勒出武侠世界的豪迈与柔情。演出结束后,全场观众热烈鼓掌。沈阳音乐学院民乐系主任评价道:“芦雁的演奏既有学院派的严谨,又有传承者的温度,这场音乐会是她二十余年‘教、研、演’融合的最佳注脚。”而来自新加坡的民乐爱好者陈女士则表示:“从传统古曲到现代改编,每首曲子都听得懂、记得住,这就是民族音乐的魅力。”

07-09
0 0
登录 后方可评论
孟思彤《舞·弦》古筝音乐会——千年弦音在当代舞台绽放新声

南京文化艺术中心大剧场内,当最后一缕筝音如薄雾般消散在寂静中,雷鸣般的掌声瞬间奔涌而出。7月3日晚,沈阳音乐学院民乐系学生孟思彤的《舞·弦》古筝独奏音乐会,不仅是一场技艺的展示,更成为传统与现代、师承与创新深情对话的艺术现场。丝弦起处:千年古韵焕新生音乐会以著名作曲家王云飞教授的古筝曲《十里红妆》拉开帷幕。三架古筝与无锡民族乐团的丝竹管弦交织,恢弘的音响画卷铺陈开传统婚俗的喜庆与庄重。孟思彤指法精准利落,与两位师姐杨美璇、朱馨仪的声部呼应默契无间,在指挥孙鹏充满张力的引领下,开场即点燃全场。随后的《兰亭》则将观众带入另一重境界。筝音流转间,仿佛再现了王羲之笔下“流觞曲水”的魏晋风雅。孟思彤用细腻的音色奏出清越空灵之声,勾勒出会稽山水的幽远意境。而郝维亚教授的《万里无云》则如一幅音响水墨,古筝与乐队营造出空阔辽远、漫天花雨的人生境界,表达出对天地自然的深切敬畏。薪火相传:经典与新锐的交响音乐会的下半场是传统底蕴与先锋探索的碰撞。经典鲁筝曲目《双筝碰八板》在孟思彤与杨美璇的演绎下焕发新彩。传统的碰八板演奏形式加以创编,古朴的山东筝技法清晰可辨,旋律中流淌着对山水自然的深情礼赞,扎实的传统功底赢得满堂喝彩。王建民教授委约金钟奖的作品《阳光大地》则洋溢着时代气息。古筝明亮华丽的音色与乐队磅礴的音响交相辉映,热情讴歌神州大地的蓬勃生机,将音乐会推向一个高潮。最受瞩目的当属青年作曲家李玥锦为孟思彤量身委约创作的新作《舞·弦》的全球首演。这部作品灵感源于古筝“五弦”之初衷与流变,大胆探索了古筝音色的边界。现代作曲技法与古老乐器奇妙融合,音响时而如金石迸裂,时而似暗流涌动。孟思彤的演奏充满冒险精神和强大的掌控力,精准呈现了作品复杂的技术要求与深邃的美学追求,展现了她作为新一代古筝演奏者的视野与担当。幕后之光:舞台背后的传承意义“舞台,是最好的课堂;观众,是最好的老师;完整的音乐会呈现,是最深刻的历练。”孟思彤的恩师,沈阳音乐学院民族器乐系古筝专业教授贾晓莉在演出后动情分享。她将这场音乐会视为孟思彤艺术生命“至关重要的成长、淬炼与蜕变”,盛赞其展现的不仅是技术的纯熟,更是音乐的感染力。孟思彤在分享演出感悟时,将最深情的感谢献给了恩师贾晓莉:“晓莉老师教导我们的不仅是音符和乐谱,更是严谨、执着、谦逊和真诚的艺术家品格。她不仅是我专业上的灯塔,更是人生的榜样。”这份深厚的师生情谊,正是沈阳音乐学院民乐系“以人育人、以文化人”教学传统的最佳注脚。指挥家孙鹏与无锡民族乐团堪称当晚的“魔法师”。孙鹏以其对音乐的深刻理解和充满激情的指挥,精准调动乐队丰富的色彩,为古筝独奏提供了坚实而灵动的支撑,让每一部作品都获得了饱满而立体的诠释。根植沃土:艺术生命的永恒回响从王云飞《十里红妆》的盛世华章,到李玥锦《舞·弦》中的先锋锐响,这场音乐会精心编织了一条跨越古今的艺术脉络。孟思彤的演绎,既有对《双筝碰八板》等经典所承载的传统筝乐的学习与传承,也展现出驾驭《舞·弦》这样具有探索性新作的开放姿态与卓越能力。正如贾晓莉教授所言,这场音乐会积累的宝贵经验,“无论是成功的喜悦,还是过程中遇到的挑战与解决之道”,都将成为孟思彤未来艺术生涯中无比珍贵的财富。它是其大学四年学习的里程碑,更是迈向更广阔艺术天地的起点。孟思彤与贾晓莉教授一行人于29日便抵达江苏无锡民族乐团,演出前期排练可谓是紧锣密鼓,初次与国内高水平职业乐团合作,对于孟思彤来说,既是一场全新的体验,更是对其专业水准的考验。孟思彤的专业导师贾晓莉教授一直在旁指导陪伴,经过几日紧凑的排练与磨合,最终音乐会圆满成功。本场音乐会线下南京市民观众1000余人,线上两大直播平台观看人数两万余人,并受到业内专家和同仁们、现场观众们的一致好评,这场音乐会将是孟思彤在未来音乐道路上学习和成长的重要节点。曲终人不散,余韵自悠长。当《阳光大地》辉煌的尾音响彻剧场,当《舞·弦》探索的余波仍在观众心中激荡,孟思彤与她的师友团队,不仅奉献了一场高水准的古筝艺术盛宴,更以他们的实践清晰地传递着一个信念:千年古筝艺术,正以其深厚的底蕴和开放包容的姿态,在当代杰出青年演奏家的指尖下,持续书写着历久弥新、弦歌不辍的动人篇章。作者:《中国文化报》驻辽宁记者站站长 葛鑫

07-09
0 0
登录 后方可评论
“中华筝”五色弦乐团 | 古筝重奏新作品《飞花叶》首演圆满成功

筝一:刘聪 白炫妍 任泽欣筝二:刘诺娃 解琨 尹长平筝三:任新月 王维佳 于千《飞花叶》是由“中华筝”五色弦乐团团长苏仪桐女士委约著名音乐制作人潘永峰教授创作的一首古筝三重奏作品,该曲于2025年6月27日北京美后肆时•美剧场首演成功。作品大胆以现代音乐风格作为基底,巧妙融入新国潮音乐技法,打破传统桎梏。极具张力的反拍节奏与古筝的空灵音色碰撞交织,将传统民乐韵味与现代音乐的律动感完美融合,塑造出别具一格的听觉盛宴,为新时代国风音乐注入鲜活生命力,与传统古筝曲目形成鲜明对比,令人耳目一新 。作曲家简介作曲 潘永峰音乐制作人、作曲家、教育家,北京正反拍音乐创始人CEO,北京现代音乐学院副教授,少年说明企划课程总监,大成爱乐现代音乐音乐总监。制作作品:《年轻人》作曲、制作,张杰演唱(张艺谋导演电影《狙击手》致敬曲);《双镜》作曲、编曲、制作,尚雯婕演唱(于正导演电视剧《双镜》同名插曲);《掩于岁月的温柔》编曲、制作,李代沫演唱;《边缘角色》编曲、制作,李代沫演唱;《花愿》编曲、制作,谭松韵演唱;《押一付三》编曲、制作,陈翔演唱;《都是夜归人》编曲、制作,陈翔演唱;《粉色的回忆》编曲、制作,宋宇宁演唱;《你走了以后》作曲、制作,苟翰中演唱;《别》作词、作曲、编曲,苟翰中演唱。古筝作品《丝路天青》、合奏《一念敦煌》。出版著作:《流行音乐多声部写作教程》安徽文艺出版社;《即兴基础》安徽文艺出版社;《风格训练》安徽文艺出版社;《流行音乐节奏训练教程》安徽文艺出版社;《合音演唱训练教程》安徽文艺出版社;“中华筝”五色弦乐团“中华筝”五色弦乐团,隶属于“中华筝会",以用“五色弦筝”演奏与教学而得名,由著名古筝演奏家、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周望教授;著名古筝演奏家、中国广播民族乐团周展老师担任艺术总监、青年古筝演奏家苏仪桐担任团长,由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院等古筝专业的青年教师们组成。筝团自成立以来以“承扬传统,接轨国际”为己任,在国内外进行筝乐文化交流与演奏,并普及"中华筝”双谱教学模式,广受业界好评。苏仪桐 团长青年古筝演奏家、中华筝五色弦乐团团长、中国乐器协会理事、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专业学会会成员。师承中国著名古筝演奏家、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周望教授,并受到秦筝泰斗周延甲先生悉心指导。演奏风格深情细腻、优雅大气,近年来,苏仪桐老师及筝团活跃在国内外高校及音乐厅,将中国筝乐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与推广:她们先后在中央音乐学院、北京大学、韩国釜山国立院、美国纽约卡内基音乐厅、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日本东京艺术大学等地举办与参与多场音乐会演奏;将秦筝代表作品:《百花引》、《倾杯情》、《秦桑曲》等作品带向国际,原创与改编的作品有《再闻书香》、《明月几时有》等,发行专辑《乐典·筝》,录制CCTV15《风华国乐》、CCTV11《梨园周刊》。为繁荣古筝重奏艺术、传播秦筝文化,创建新的五线谱古筝教学体系做出可喜的探索。

07-07
0 0
登录 后方可评论
古韵新声!上海建桥学院首支筝乐团正式亮相!

上海建桥学院(Shanghai Jian Qiao University)位于上海浦东临港新片区,是一所以本科教育为主,培养面向生产、技术、服务和管理一线的创新型、复合型、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全日制民办高校。上海建桥学院筝乐团,成立于2024年,由上海建桥学院教育学院古筝教师李婧玮担任指导教师,筝乐团成员以专业的舞台演奏为目标,致力于通过不同风格的的筝乐作品,展现古筝的艺术魅力。乐团演出从2024年11月起至今,筝乐团参与多次艺术课程快闪展演与大礼堂艺术课程展示演出、第18届上海建桥学院读书节开幕式、2025年毕业典礼等重要演出活动,作为学校的主要乐团之一,活跃于各个重要比赛活动及演出活动。上海建桥学院筝乐团在继承传统筝乐作品的同时,不断尝试新的演出组合模式,乐团具创新性与多组性的演出风格。满足二重奏、三重奏,齐奏等多种形式的同时,对不同作品的演绎调整不同的编制,从而表达鲜明的音乐个性与音乐风格。目前,在各大演出及表演上获得好评。上海建桥学院筝乐团指导老师李婧玮主要研究:古筝演奏与教学、古筝舞台表演艺术、筝乐创作、筝乐团排练指导。青年古筝演奏家,上海建桥学院古筝教师,古筝专业硕士,原创筝曲作曲人,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员,湖北省楚天筝会会员。5岁习筝,2004年考入武汉音乐学院附小、2007年直升武汉音乐学院附中,2013年考入武汉音乐学院中国器乐系音乐表演古筝专业。德国爱乐音乐大赛形象大使、星光代言人、德国爱乐大赛唯一最佳原创筝作品奖获得者,马来西亚南风杯华族器乐大赛为古筝专业评委、武汉音乐学院分级大赛优秀指导教师、“白玉兰”国际音乐节国乐竞演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央音展演比赛北京市赛区优秀指导教师、上海广播电视杯大赛特邀评委。近年来,关注于创作更多具有时代性的古筝新作品,并改编与移植筝作品,在古筝新音效的运用与发展和古筝专业表演上不断突破与创新,致力于发掘传统文化与现代筝乐相交融的新筝作品,并在筝界有一定的影响力。

07-07
0 0
登录 后方可评论
广西民族管弦乐学会2025年工作会议在南宁召开

2025年6月30日下午,广西民族管弦乐学会2025年工作会议在南宁雅斯菲尔酒店会议室召开,出席本次会议的有广西民族管弦乐学会法人代表、副会长李勉新,副会长郑艳清、覃国伟、陈剑霞及下属各专业委员会负责人、考官及合作机构的代表老师们。会上,来自广西各地的民乐专家们齐聚一堂,认真学习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各项文件精神,共同探讨、交流广西民乐的发展和推广,会议现场气氛热烈。此次会议的工作内容有如下几点:一、总结2024年广西民族管弦乐学会工作情况。广西民族管弦乐学会办公室金老师总结了2024年民族器乐社会艺术考级工作及2024年学会开展的各项活动情况。2024年,学会认真贯彻、全面落实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有关社会艺术考级工作的相关决策部署,积极开展社会艺术考级工作。学会在保留线上考级的同时,增加开设了南宁、柳州线下艺术考级场次。2024年9月7日至9月8日,由广西民族管弦乐学会承办的2024年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社会艺术水平考级广西南宁、柳州、贵港考点的考级活动成功在南宁市惟乐艺术、柳州市胜利小学、贵港筝韵阁古筝培训中心、柳州晓宁古筝学堂开展,近400名考生参加了本次线下考级活动。在学会领导和全体工作成员的不断努力下,2024年全年民族器乐考级总人数近四千人,在考级工作中,学会认真耐心解决老师、家长、考生在网上报名所碰到困难和问题,努力做好考生、家长和老师们考级服务的后勤保障工作。除了做好考级工作以外,学会还积极开展各项活动,进一步加强、促进艺术美育普及工作的健康发展。学会古琴专业委员会在2024年1月开展新年雅集活动,在6月和7月开展两次古琴进校园活动。通过音乐会和古琴进校园活动来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振兴和繁荣古琴音乐艺术,为我区的精神文明建设贡献力量。学会古筝专业委员会于2024年5月6日在南宁市广西艺术学院学术报告厅成功举办第四期会员公益活动。通过此次学术交流进一步增强广西一线古筝教师与教育专家们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同时进一步推动广西古筝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2024年11月29日,学会琵琶专业委员会邀请中国著名琵琶演奏家、教育家,中央音学院琵琶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强赴邕为广西琵琶教育工作者们开展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基础教学公开课。这些活动的开展,对宣传和普及民乐做出了积极的贡献。2024年年末,学会组织举办了第三届广西民族器乐艺术展演,近400名选手晋级独奏决赛,50个节目晋级组合组决赛。决赛于2024年12月14-15日在广西艺术学校举行,来自南宁、柳州、桂林、玉林、北海、贺州等地的民乐爱好者齐聚南宁,切磋技艺,交流经验,参赛选手们享受比赛带来的快乐,也把此次比赛当作一次提升自己的历练。此次比赛取得圆满成功。赛后,优秀获奖选手参加了2024第三届广西民族器乐艺术展演获奖音乐会暨2025年广西民族管弦乐学会新年音乐会。来自广西各地的的专家、老师、民乐爱好者欢聚一堂,以音乐会的形式共同庆祝2025年的到来。演出节目精彩纷呈,展现了广西民乐事业的蓬勃发展潜力。二、总结和传达2025年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考级工作会议相关文件精神;介绍桃李芬芳音乐会筹备情况。广西民族管弦乐学会办公室主任吕主任向到场的各位代表介绍了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桃李芬芳音乐会的相关情况。学会拟计划于2025年年末在南宁举办首届桃李芬芳音乐会,此次活动为公益性活动,旨在为参加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社会艺术水平考级的考生提供一个展示和锻炼的舞台。学会鼓励各代表积极宣传音乐会并推荐优秀考生参加音乐会展演活动。吕主任着重介绍了活动的筹备情况、参与办法、奖励办法等,并向到会代表征集意见,集思广益,为办好此次活动出谋划策。各参会代表也纷纷发言,针对桃李芬芳音乐会、考级工作提出相关建议。会议现场:广西民族管弦乐学会法人代表,副会长李勉新发言广西民族管弦乐学会副会长郑艳清总结柳州的考级工作和开展的各项活动情况广西民族管弦乐学会吕主任介绍桃李芬芳音乐会情况到场的代表们认真学习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各项文件精神

07-07
0 0
登录 后方可评论
音乐人已认证

中国古筝网新闻编辑

TA关注的人

TA的粉丝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