岬 風 》又名《家在風中》創作於2016年。本曲是以台灣花蓮華東海岸岬角為敘述背景,描繪漂泊者對生命際遇的吟詠與感悟。 岬是家、風是思念,人在岬角、影在風中;漂泊的人把家構築在思念裏! 作者以『纏繞』的意念手法創寫;小提琴與古箏時而聚、時而離的樂音,哀而不傷的傾訴著漂泊中的靈魂。 樂曲於2016年首演,並作為『得力愛家青少兒關懷協會』的慈善音樂會主軸。演出人:Amaury Tranoit(比利時音樂家) /洄瀾箏團
所属视频栏目:岬風(家在風中)
大家好!我住台灣花蓮。 喜歡教學、創作!
深秋凓爽、漫步在昔日運載木頭的鐵道間,午後秋陽、 朦朧的山川林木、流水落葉。這一切「屬實」的美景,緩緩隱臆如「虛 幻」。神遊間、耳邊傳來陣陣火車聲、喧鬧的人影;昔日繁華歷歷在目, 說是「虛幻」卻又「真實」。『穿越』在過去與現在間,虛虛 實實、繁華荒蕪;真假難辨。何真?何假?是虛?是實? 一切盡在秋天的“摩里沙卡”!
《茶山。花蓮》,並不是真的有一座名為茶山的山。而是作者對台灣「花蓮」這塊土地以及居住在其間人們的比擬與情感投射。本曲是以四大族群的音樂作為融合基調,以三部箏融入台灣原住民打擊樂器“旮亘”、藉此傳達古樸的〝圓融宇宙觀〞;描寫花蓮的山川的美麗與多地震颱風的人文情懷。 整首樂曲分六段落:〈一〉裊裊‧山歌的散板〈二〉4/4拍悸動的小快板〈三〉6/8拍歡悅的中慢板〈四〉暴雨‧哀歌的彈性速度〈五〉4/4拍歡唱‧再起的快板〈六〉山歌‧餘韻的散板,速度變化鮮明。 樂曲調式為D─角調式、羽調式,延用古琴中〝正聲側弄〞手法,使樂曲在調性色彩上一開始即有〝側異〞的感覺;點出〝花蓮〞位處邊緣的特色。整首樂曲一開始以角調式呈現,除第〈四〉暴雨‧哀歌持續出現角調式的正支柱音〝變宮〞外,其他樂段多以副支柱音〝羽〞進行,使得整曲有持續變化未定的感覺,藉此傳達易經中〝變易〞←→〝不易〞←→〝簡易〞的宇宙觀。
大家好!我住台灣花蓮。 喜歡教學、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