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初探潮州筝的人文美学 (作者:施科松)

初探潮州筝的人文美学


作者:施科松


缘起:


蔡振宇老师不久前发布一条微信,说潮州筝曲课上,一讲潮州筝历史,一帮学生就起哄抱怨“老土、不好听”,高百坚老师也曾论著《潮州青少年不爱弹潮州筝的思考》,指出这一尴尬。潮地青年有眼不识金镶玉,是每个潮州筝守候者的心结,也应该深刻反省什么时候让潮州筝的面目变得如此腐朽,那是因为我们常年只谈技术谈韵味,不谈美学,审美的思想在一步步倒退,我们有必要为潮州筝的蓬头垢面的形象梳妆打扮了。



一、潮州筝形制之美


传统十六弦潮州筝是中国明清时期古筝的活化石,其形制处处彰显中国传统文化:


潮州筝面板为拱形,度数较高,底板平,蕴含天圆地方,底板两出音孔分别为龙池凤沼,筝头高耸出云天的弦枕名曰岳山,首尾有冠角龙足,身长古制尺三尺六寸五分长,象征一年365天,筝身部位必有筝额、筝项、筝肩、筝腰等模拟人体各部位,体现中国传统天地人一体的思想。


潮州筝形制所体现的明筝为何与唐筝差异如此大?现日本正仓院藏唐代东传日本的唐筝残件,通长190cm左右,从宋临的古画上看,唐代乐伎演奏的筝个体也得比人身高要长,那么到潮州筝才130cm的体型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呢?


宋王朝覆灭后元朝推行蒙古筝雅托葛取代了唐筝,雅拓嘎身长大约130到150 cm;弦为丝质,琴身以红、黄、蓝、绿、白色绘制成具有蒙古族风格特点的图案,采用短小的筝型是为了游牧民族骑马方便携带。明朝建立后,南方汉族文人心存复兴汉族文化,筝成了首当其冲的乐器,便继承了唐筝演奏形式,吸收了蒙古筝的小巧便携,融合古琴的法度,才形成潮州筝的雏形,唐筝安弦都是缚弦移码调弦,现存朝鲜筝和日本筝都可以看到这一遗存,潮州筝为左侧调弦轸调弦,应是受在明代万历八年(1580年)传入中国,最初流行于广东沿海一带的洋琴启发而产出的。


从地域横向来看,潮州筝与越南筝、福建闽筝、南海盲公筝等当属近亲,这与明代广东福建海上丝路文化息息相关,唐筝蒙古筝原为丝线,随洋琴的出现,而明筝首先使用了铜丝弦。越南为明朝藩属国,政府层面礼乐体系很容易接受中国乐器,明代礼乐体系不仅在越南,在当今日本冲绳即古琉球国和韩国仍有保存;从另外一条线讲,民间的交流传播也是有可能,即通过当时沿海民间大量的中国移民传播交流,潮州筝面板底板为福建产梧桐木,外壳构件皆为东南亚产酸枝、花梨、乌木等材,通身镶嵌精美螺钿贝雕,这一装饰风格是盛唐遗风,也是如今广东福建及东南亚盛行的工艺品的重要装饰手法,从中可看出潮州府与福建广府东南亚各地的文化交融程度。


潮州筝从何时使用钢丝弦,最早应该是在二十世纪初随着小提琴钢丝弦的普及而产生,其透亮稳定的音色和耐拉力,使得乐曲的作韵表现技巧飞速发展,所以有可能民国初年的洪沛臣等先生使用的潮州筝已经是钢丝弦了。而从民国时期到改革开放前,基本上潮州其他乐器都是使用丝质弦,可见筝在当时的贵重之处,那么钢丝弦从哪里而来?当然是东南亚英属或法属殖民地的各国华侨带回来的,这种现象在潮乐其他乐器也是有所体现的,例如从泰国传来的乌木和蟒蛇皮,制成潮州音乐的二弦小三弦和汉乐的头弦等。


潮州筝形制的发展到解放后一直在继续,50年代郭鹰先生在上海主持古筝改良,首创现代163cmS型筝后岳山,正是从潮州筝尾弦轸斜式排列启发而来,而同时期的台湾西安广州各厂古筝则只生产平头型岳山筝;新世纪初,潮地潮州筝生产已几乎绝迹,当年受教于郭鹰先生的扬州筝家张弓先生,感念师恩,为古老潮州筝不于失传,凭借当年郭鹰先生所传一架潮州筝为原型,复原改良,可见一个非潮籍老筝家对潮筝文化的一份淳淳守护之情。


潮州筝既是中华民族礼乐传统的继承,也是海上丝绸之路文明的补充体现,传统潮州筝形制所体现的哲学性与实用性思想,既有规矩方圆以行法度,又以开放性不拘华洋之分兼容并蓄外来优秀文化,身雅型巧的潮州筝适合书斋悬挂,案头娱乐怡情;又便于携琴仿友登山游湖,于碧涧流泉处,飨与知音二三曲;更是漂泊游子红头船上的陪伴、潮筝三二音疗慰思乡苦。


潮州筝形制之美,美在历史传承、美在兼容并蓄、美在家国情怀。唐时筝传到日本、新罗演变成如今的日本筝、韩国筝响彻国际舞台,中国筝的文化却如同这大地上的朝代更迭,在一次次演变改革中层层丢失。发扬潮州筝文化,不只是选择性地针对乐曲研究,而对潮州筝器型研究集体失声,面对种种现代筝的普及带来的经济效益和舞台表现张力,走访潮筝老艺人,面对现代筝而自惭形秽,弹着80、90年代的工厂产品就谓为老筝了,指着已腐朽在墙角的潮筝,只是一声声“落后、淘汰、没用”,这一声声连同年轻人的好奇和情怀也一起腐朽了。



二、潮州筝的文人审美与风骨


潮州筝在潮汕文人中的地位就是等同于古琴,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琴棋书画四艺之首的琴,筝在古潮州府可以与琴媲美,也可以说筝就是潮汕地区历史上的文人之器。


1、潮州筝格调审美


本篇借用明朝徐上瀛琴学巨著《溪山琴况》部分来论述潮州筝的格调之美。


①  和


《溪山琴况》云:和者有三。弦与指合,指与音合,音与意合;


弦与指合:潮筝运指有裸甲和戴甲之分,裸甲讲究半肉半甲,音色透亮而不燥,戴甲也只是弥补原肉甲的脆弱不足,佩戴形式为外戴式,运指也是肉甲参半,运用钢丝弦,薄甲弹奏,音色清澈醇和,不爆不燥,不闹不浊,全在运指讲究上。


指与音合:《琴况》云:“吟猱以叶之,绰注以适之、轻重缓急以节之,婉转成韵,曲得其情”。潮州筝曲魅力,在左手吟按,在特有潮律音韵,轻三六调、重三六调、活三五调的吟猱绰注皆有法度,点颤滑按、音准回旋、阴阳配合、全在指出音韵上。


音与意合:《琴况》云:“音从意转,迂回曲折,疏而实密,抑扬起伏,断而复联”;


潮州筝曲以工尺、二四为母谱,以一音三韵、造句过门等穿插丰满了乐曲,因而非常讲究乐曲起承转合结构的安排、乐段的间断气息空间、乐句问答的对偶呼应、乐音行进避免雷同累赘啰嗦等,使一首简单的硬谱乐曲通过演奏呈现出无穷生命力。


②  静


《琴况》云:“取静音者亦然,雪其躁气,释其竞心,指下扫尽炎嚣,弦上恰存贞洁,故虽急而不乱,多而不繁”,静,在潮州筝的格调上呈现是器型小巧音量适中,不吵不闹,作为书斋乐器,不适广场舞台表演,不搞炫技戏斗之机,音疏韵长、循速而进,速变而未觉,快而不乱、密而不燥,使听者能扫尽燥气、静心聆听。


③  清


《琴况》云:“是以节奏有迟速之辨,吟猱有缓急之别,章句必欲分明,声调愈欲疏越,皆是一度一候,以全其终曲之雅趣。”以此观之,潮州筝曲有曲速三遍,变奏要紧扣板拍,循速渐进,板拍平稳,句读起止有章,撩舵气息清晰,忌骤快骤慢,肆意增减板数,乐曲过门不循板速,该稳却急进,遇快则散乱,乃不清也。


④  圆


《琴况》云:“五音活溌之趣半在吟猱,而吟猱之妙处全在圆满。宛转动荡无滞无碍,不少不多,以至恰好,谓之圆。故琴之妙在取音,取音宛转则情联,圆满则意吐,其趣如水之兴澜,其体如珠之走盘,其声如哦咏之有韵,斯可以名其圆矣。”潮州筝之润,在于点颤滑按的体现,单音如SI、FA,处理得圆满,如潮州话般婉转,忌直按重颤,造成北方音,做韵如上滑回旋音,处理得一音三转,如文雅的潮州话,句读的演奏有如诗歌吟诵,回味无穷。


⑤  雅


《琴况》云:“喜工柔媚则俗,落指重浊则俗,性好炎闹则俗,指拘局促则俗,取音粗厉则俗,入弦仓卒则俗,指法不式则俗,气质浮躁则俗” 雅的对立则为俗,潮州筝崇雅、重文气,以和、静、清、圆为雅,忌把搔首弄姿、坦肩露乳视为姿态优美,忌把表情做作、五官扭曲视为情感投入,落指讲究手型优美、出音讲究洁净清雅,忌张牙舞爪发力粗爆出音吵闹视为技术高明,筝人以日常修养性情温和,忌嚣张跋扈、妄评他人,言必论钱计较利益尤为恶俗,话必立敌影射攻击尤为下流。


2、潮州筝的曲调之美


潮州筝曲浓郁的韵味,绚丽多姿的表现手法,各种调式表现出多种美学意境,下面选择部分比较有代表性的调式试论述:


轻三六调的淡雅恬和,以纯五声阶为骨干音的轻三六调,SI FA二变之音在曲中只作为修饰音,以较为简洁的点颤滑按营造出意境总结为“淡雅恬和”,例如《平沙落雁》表达天高云淡、风静沙平、雁阵齐飞、徘徊而落的画面;《锦上添花》表现春日繁花,愉悦爽朗的和煦景象;《西江月》表现月上西江、渔火点点、千帆竞发之景。


重三六调的润圆清逸,以SI FA二变之音为感情音,通过潮音腔韵的回旋滑按和颤音,达到“润圆”的声腔效果,“清逸”是表达曲调意境,“清”是气息稳厚,“逸”是心思飞远,如《月儿高》表现阶前玉露照月影,唯见天心秋月白的意境;《寒鸦戏水》则表现寒水三丈涤风尘,唯把忧思交明天的隐逸心态;《昭君怨》则是女子由爱生怨、怨带不舍、离中盼返、空盼不如舍弃的细腻纠结情绪。


活三五调的激越泣诉,回滑带颤的SI RE音,是其感情音色,有如梦里踩空后猛力一抽,又如感情起伏时的喉咙哽咽,首先便于呈现如泣如诉的语气感,表达褪去铅华、目光黯淡的闺房女乐比较多,如《深闺怨》、《柳青娘》,但活五调不一定都是悱恻缠绵,也有明快昂扬的,如《普天乐》、《渔家乐》、还有潮剧传统曲牌《风入松》,可以看活三五所呈现的音韵,是走心挠肺的艺术效果,慢则如泣如诉,快则激越动情,使人听后不能自拔、欲罢不能、“根本停不下来”。


3、潮州筝呈示之美


潮州筝乐不同于乡间闲间乐和戏剧棚顶乐,其脱胎于细乐,即是室内乐,三弦琵琶筝为重要组合,筝是书斋文人自娱的乐器,通常是书斋悬挂左筝右剑,可以说筝棋书画是潮州文人的必修课。书斋是重要的演奏和交流场所,赏画挥毫、读诗词名著、诗兴所起,以泥炉榄炭砂铫烹煎江心水,苏罐白令杯、热瀹凤凰鹪嘴茶,两杯下肚,解起壁上潮州筝,《古调劲套》诉说三友的故事,庭院漂来兰花初放的幽香,笼中画眉鸟也愉悦地应和乐曲鸣叫……


4、潮州筝人文化情怀


优秀的潮州筝名家,必然也是高雅的文人,如潮筝宗师洪沛臣先生,古玩收藏和鉴定大家,三弦琵琶筝皆擅长,而且还工于古琴,为清末民国初年音乐大家,他在后来收购的一套古书中发现了几段古曲谱,于是按弹演奏,很快与友人合奏出新的细乐模式,三器工尺总然不同,合奏竟能协律和声,每弹至入神,确有妙处。该谱时名为《古调劲套》即是后来的《胡笳十八拍》。三人时称为三友,为澄海郑祝三先生、旅居星洲的彩塘陈子栗先生,二位也是众乐器兼通,也随沛臣先生研习古琴,各有传人。


潮州筝家中不乏书画名家,解放后活跃于潮州府城的吴藏石先生,潮安彩塘水美村人,幼年师从洪沛臣的高足黄稚威先生。1935年考进浙江省国立杭州艺专修美术、音乐。解放后先后在潮安县二中、潮汕文工团、粤东区文化馆、粤东剧改会,怡梨潮剧团、潮州市文化馆、潮安县文化馆等单位从事美术音乐工作, 1956年吴藏石先生率领潮州民间音乐团赴京参加全国第一届音乐周,一行人受到周总理的接见和勉励。吴先生是潮州民间音乐活动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之—,也是潮汕最早接受西洋现代绘画的画家,是潮汕现代画的先驱,作品多见诸报端,代表作有写实油画《风松》、有珍贵历史印记的《在建的湖心亭》《挖湖泥》等。


海派潮筝奠基人郭鹰先生,上海古筝学会会长,中国古筝学会首席顾问,上海潮州国乐团团长,上海海墨画社画师,上海露香园书画会会长,上海文史馆员。他是潮派古筝近百年来的代表性大师,也是上海古筝界最德高望重的泰斗。在书画方面,他于40年代初拜江寒汀为师,入门之早仅晚于乔木。和乔木,房介复,杨村一起是江氏门下最出众的弟子。早年作品酷似乃师,晚年乃具自己风貌,画法工写兼备,颇为可观。出版有《郭鹰画集》《潮州筝曲选》等。《上海近现代书画家名录》等书收入他的介绍。


澄海潮州筝名家黄长富先生,曹正教授有如此评价:“黄长富先生之筝艺,功底扎实,铿锵有力,曲曲扣人心弦,韵味隽永,风格老练,使听者可以益涤俗气,得大雅之正,若非炉火纯青之造诣,其孰能若是乎。”黄先生除擅长多种乐器,还工于工艺品制作和国画,曾从事抽纱画工,其山水画高雅清秀,宁静致远,是老筝家艺术境界的另一高度体现。


现代享誉海内外的著名潮州筝家林毛根先生,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筝专业委员会评价林先生:“一生为中国民族音乐事业呕心沥血,为弘扬潮州筝艺,为推动中国古筝艺术事业做出杰出的贡献。”林先生早年曾随著名画家陈文希、黄独峰先生学国画,擅长画鸡,作品多次参展和见诸报刊杂志,林老临终封笔之作,水墨写意小鸡成群嬉戏,曰“天下筝人是一家”,呼吁筝人团结友爱,可见林老用心良苦。


著名作曲家书法家陈玛原先生系澄海莲阳人,早年创作了数量浩瀚的潮州方言歌,以乐入书,创作陈氏狂草名噪一时,离休后,他钻研潮州筝,他立下宏愿,要在有生之年,把潮筝完整地抢救、恢复到“华夏正声”的本来面目。在他到眼下流行潮筝已经被篡改得古韵黯然,怕潮筝将存芜去精,失去属于自己的特色。老人数十年默默耕耘,遍阅各种典籍,从《史记》、《国语》、《吕氏春秋》等古籍中找到有关潮州音乐的根源根据,以及“华夏正声”的特点和演变过程。玛原老终于在82岁时录制了潮州筝专辑,筝音越发古雅,成为后学者探视潮州筝曲与二四谱渊源演变的圭臬。正如玛老的书房里的狂草对联:莫借时新追狂怪,有循古法探风神。或许这正是老人艺术追求的真实写照。


名医也是潮州筝家中的璀璨星光,澄海名医高哲睿先生,高先生是潮州筝学南北交流先驱,早年与中国音乐学院曹正教授书信往来交流潮州筝,坚定了曹教授南下潮汕采风的决心,使潮州筝影响力进一步扩展全国,尤其影响了北方筝家对潮州筝曲的喜爱和研习,为潮州筝交了很多好朋友,这对潮州筝后辈筝人北上学艺铺平了人脉道路。高先生操缦数十载,除在表演技艺上精益求精外,对民族音乐理论的研究也有独到之处。晚年整理编写出《潮州筝演奏法》一书,全面介绍潮州筝特点及其演变过程,并自创演奏练习曲多首,此书已成为现今各音乐院校学生学习潮州筝的重要教材。


高先生悬壶济世。遵“医者必具寿世活人之仁心”等古训,诊病不问贫贱富贵,遇经济困难者赠医赠药。每年冬春,哮喘发作,常卧床不起,病榻中,仍坚持应诊解民疾苦。先生治学无门户之见,不固步白封,名家学说兼收并蓄,尤擅吸收民间治病精华,组方遣药独具匠心.花草虫鱼皆为所用,药价低廉,服务大众,因而深得病家信赖,每日来诊者众,名扬潮汕平原。


高先生文革期间受到冲击,历尽挂牌游街批斗,逆境中,先生仍抚弦不已。当弹奏嘤鸣思友的《黄鹂词》常常涕泗交流,声泪俱下。有先生赋诗为证:


抚弦慰遐思,一曲黄鹂词。

梦往人何在,魂归意更辈。

音消情未断,语咽泪先垂。

江上数峰碧,汪汪泪湿衣。


没有厚重文人的情怀,何以支撑先生对筝乐艺术的孜孜追求?


杰出的潮州筝先辈们留给后代的启示:没有优雅的文化素养,没有深厚文人情怀,单凭单薄技巧,是无法有成就造诣,也无法演奏出感染人心的音乐,弹筝如做人,先辈们正是用他们的人格魅力,望筝为路,日益渐行,一代代光耀着潮州筝的门楣。



三、潮州筝的当代审美因素和运用


潮州筝不是淘汰品、不是老人琴、也不是标本,当然也不是只能供随意粗暴移植的妖媚靡乐,她是有强大生命力的高雅音乐。


潮州筝在现代文化审美中具有标识性的时尚性,所以在现在回归传统文化大浪潮下,潮州筝是一件非常好的自娱乐器。潮州筝其精致细腻的特点,并兼有古法度的传统审美,符合现代时尚高雅的审美,归纳其特点有:音疏韵长、弦柔声温、身巧形雅、曲幽境远、人和不争。


潮州筝乐一直以来都是各音乐院校古筝专业学习的课题,但涉及面仅限于音乐专业人群,在推广上一直是院校热,民间冷的情型,那么尝试走出校园推广,扎根人民群众生活,让潮州筝进入人民文化生活。


潮州筝在尝试在时尚文化活动中尝试走出一条非专业性的道路,即推广不仅针对学筝人群,跳出院校和培训机构教学人才层面推广,随着人民生活和文化水平的日益渐高,潮州筝在完成美学研究提升之后,可做为高雅文化欣赏项目进入现代人民生活,针对的不仅是古筝学员,而是与喜欢亲近高雅文化的群众,满足群众对高雅文化的需求。


潮州筝可以走的高雅路线,而且不能将就粗俗喧闹,不能靠敷衍式的活动来推广,须与其他各种高雅艺术形式结合。


笔者有幸探索此类活动:2015年秋,苏州本色美术馆,国内首家高端私人美术馆,常年举办高端艺术展览和沙龙,全亚洲最高端的本色茶会将在此举行,此次荣幸与潮州工夫茶道传承人陈香白教授家淑陈再粦先生合作,将在本色美术馆三楼华雨大讲堂举办名为《书斋茶事》潮州工夫茶与潮州筝文化表演与讲座,当天来自韩国、中国台湾、日本、中国大陆、中国香港等个地区的茶人齐聚本色美术馆。


往届茶会助兴节目、都是由韩国或日本艺术家配合他们本国茶道表演,例如朝鲜筝与韩式茶道,尺八与花道茶道,作为大陆主办方,却苦于拿不出格调匹配又历史文化底蕴能改过前两者的代表性助兴节目,于是我们策划以两大地区非遗文化项目组合,以表现潮式书斋生活的书斋茶书斋筝,定名为《书斋茶事》,前期经历5次文化活动推广演练,三人团队基本能达到心手合一,踏上了苏州之行。


《书斋茶事》在苏州本色美术馆一亮相,经过美学提升的工夫茶与潮州筝,赢得亚洲800多位茶人与艺术家的喜爱,表明潮州筝的审美格调抵配得上高雅时尚的艺术殿堂,两项潮字头的文化标签的展示,让在场所有潮籍茶人非常骄傲自豪,这个让我们所有的辛劳与付出都感到值得,并有信心将这两项文化推广越做越精。


除了本色茶会,潮州筝前后还在一系列高雅活动崭露头角,代表的有:深圳茶博会之茶语音乐会、竹林茶会、蛇口招商局南海会会员雅集、深圳禅意空间设计师沙龙、每周一期的颐山琴会等。


结语:


梳理方知潮州筝儒雅的人文美学,能在视觉和听觉结合享受上带给人民群众高雅的享受;让潮州筝人“有自信、能自爱、走自强的路”;让初学筝人看懂、听懂潮州筝,由筝学延攥伸到国学的学习,学得做人的哲学道理,让未来潮州筝的传播道路更加宽广。


作者:施科松,深圳市宝安国乐协会常务副会长,深圳市熙山琴舍主人。


本文原载《〈潮声〉——潮州筝学术文论集》p76.2016

评论1条评论

    高百坚+关注

    潮州筝

    TA发表的文章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