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听筝雅集 春花秋月——任洁古筝音乐会 | 南昌保利大剧院精彩上演

7月11日晚,《听筝雅集 春花秋月——任洁古筝音乐会》在南昌保利大剧院精彩上演,现场近700名观众跟随袅袅筝音,一同走进穿越千年的诗意画卷,共赴一场春花秋月之约。



本场音乐会由中国首位“文华奖”“金钟奖”双金奖得主、南京艺术学院博士生导师任洁教授担任演奏及导聆,并携手墨语筝乐团,共同开启一场以筝弦为笔、以乐音为墨的“四时风华”画卷。音乐会以“春·花·秋·月”为弦索,九幅音画徐徐展开——从江南烟雨到塞外孤鸿,从古曲清韵到原创惊鸿,均为其原创及编创作品。整场演出为南昌夏夜带来了一场意境深邃、韵味悠长的筝乐美学之旅,令观众沉浸其中,余韵绵长。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由娄树华作曲、任洁改编的《渔舟唱晚》作为序章,为本场音乐会拉开了帷幕。任洁老师与十余位江西省古筝学会的老师们联袂演绎,演出成员中还有小朋友们的身影,这正是音乐传承最鲜活的缩影。悠扬的筝音将听众的思绪引至滕王阁畔,千古绝景在筝音中具象化,让人沉醉于温婉诗意中。



南京艺术学院古筝表演博士、江西省古筝学会秘书长王淼执弦奏响广东汉乐《出水莲》,细腻指法揉捻出古朴典雅的韵味,恰似一朵白莲于碧波中缓缓舒展,晨露轻缀的花瓣折射出不染纤尘的高洁,将莲之 “出淤泥而不染” 的气韵传递得淋漓尽致。



任洁在王建民所作的《枫桥夜泊》中化身 “指尖诗人”,指尖在琴弦上轻拢慢捻,似张继挥毫写下 “月落乌啼霜满天”,又以深沉颤音叩响 “夜半钟声到客船” 的悠远,让古典文学与民乐韵律在旋律中碰撞出奇妙的交融之美。



上半场最后,任洁根据陕北民歌改编的《山丹花语》,由拥有四位古筝博士、代表目前国内最高学历的专业筝团——墨语筝乐团呈现。浓郁的黄土风情从弦间奔涌而出,革命岁月的赤诚与民间音乐的鲜活基因在炽烈的音符中热烈绽放,听得人热血激荡。



音乐会下半场,以任洁教授的原创作品《醉月金陵》拉开序幕。乐曲将李白诗中 “秦淮水榭花开早” 的月色化作流动的音律,让六朝古都的金粉繁华与烟雨寂寥在筝音中交替浮现,娓娓道来一段穿越千年的金陵往事。



江苏省“名师带徒”任洁教授的学生张果晗独奏的《箜篌引》依李贺同名诗作而成,指尖弹拨间似有 “昆山玉碎凤凰叫” 的奇绝,将李凭弹奏箜篌时 “石破天惊逗秋雨”“老鱼跳波瘦蛟舞” 的奇幻景象重现于耳畔。



任洁原创作品《西凉沙影》,曾获国家艺术基金、江苏省艺术基金扶持,荣获江苏省 “文华奖”、江苏省文艺大奖・音乐奖,本次音乐会以三筝与钢琴的方式演绎,由任洁与墨语筝乐团共同勾勒出边塞风情 —— 筝音时而如大漠孤烟直上云霄,时而似战马嘶鸣踏破戈壁,将《凉州词》中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的豪迈与 “古来征战几人回” 的悲壮演绎得入木三分。



作为音乐会的终章,任洁编创的《草原鸿雁》藏着巧妙的互动设计:她微笑着邀请现场观众一同哼唱旋律,悠扬的筝音与百余位听众的歌声交织成一片辽阔的 “草原”。当听众的歌声与筝音交融,音乐厅不再是 “表演者独舞的舞台”,而成为 “共同编织音乐的田野”——“专业演奏者” 与 “听众” 的界限就此消融,真正实现了 “把音乐厅变成可以建立关系的地方”。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音乐会尾声,在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中,任洁携墨语筝乐团惊喜返场,以一曲激昂的《战台风》致敬经典。既有原曲乘风破浪的雄浑力道,更暗合着江西革命老区的奋斗底色 —— 在这片红土地上,铿锵乐声与南昌城的红色记忆交相呼应,听得人荡气回肠。当最后一个音符落下,全场掌声雷动,不少观众久久伫立,争相与演奏家们合影留念。这场跨越古今的古筝盛宴,至此圆满落幕。



音乐会落幕之后,不少听众仍沉浸在筝音营造的意境中,纷纷分享观演的感动与体会。相关话题线上浏览量超千次,点击率突破上万次,热度持续攀升。


观众反馈:


业界相关人士点评:“任洁出场,仙气飘飘;琴声响起,筝气夭夭;金鼓之音,剑气皎皎”,作曲、改编能力获赞 “厉害又有才华” 。其学生与墨语筝乐团也表现亮眼,合奏时音色层次丰富,新生代传承与创新的舞台风采,为演出添彩。



观众盛赞演出是 “极致视听盛宴”。从《渔舟唱晚》改编重现滕王阁下美景,到《战台风》结合南昌 “英雄城” 文化,每首曲目都营造独特意境,让听众沉浸于 “阳春白雪” 般的艺术熏陶,有人直言 “灵魂得到升华” ,足见演出艺术感染力。



本场音乐会被视作 “文化与艺术深度交融” ,借曲目传递历史底蕴与地域文化,以古筝这一民族乐器为载体,让其成为 “让世界看见民族历史、情感与生活的窗口” ,生动诠释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彰显文化自信与传承创新价值。



这场音乐会,以导聆搭建 “理解的桥梁”,借互动创造 “参与的机会”,凭原创曲目让民乐贴近时代。让古筝之美,在传承中创新,在共鸣中传扬,成为今夏难忘的艺术记忆。


评论0条评论

    筝闻速递+关注

    中国古筝网新闻编辑

    TA发表的文章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