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潮商互助社永远名誉会长、澄海潮乐研究会创会会长邱士俊先生生前致力家乡文化建设,创立澄海潮乐研究会,十三年间三易会址;筹划1993年“澄海中国古筝·潮乐艺术节”,带头捐资,与海内外乡贤俊彦共襄其成,为家乡潮州音乐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是儒家“和”的音乐美学思想,历来为音乐家所推崇,被认为是音乐表现力及音乐欣赏的最高境界。但“和”不应该是评判演奏者艺术修养,演奏境界高低的唯一标准。著名二胡演奏家闵惠芬在谈到她有一次演奏《江河水》的感受时说:“那是一遍成功,没有一个音是败笔,情感极其投入,……完全忘我,半天都拔不出来,自已內心痛彻肺腑,很长时间都浑身颤抖,无法平静,我超越了自己!”①《江河水》是二胡的传统名曲,闵惠芬老师在演奏此曲时情感极其投入,每每泪流满面,琴人合一,感动自己,感动别人!
2022年10月4日,在“白玉兰杯”国际音乐节国乐大讲堂上,王蔚教授在答问环节中接刘乐老师的话题谈到摇指,强调不要特别密,很受启发!
3月24日晚,浙江音乐厅演奏大厅内琴筝和鸣,掌声不断。浙江省青年古筝演奏家孔俏俏伽倻琴&古筝博士毕业音乐会在这里成功举办。浙江音乐厅顶级的视听空间、顶尖民族乐团和优秀演奏家群体的助力以及当晚主角演奏家的精湛技艺,注定这是一场圆满成功的音乐会。
筝韵远扬 桃李芬芳——记古筝演奏家 刘维姗
蒙古筝(雅托噶),是蒙古族人民所喜闻乐见的一种古老的民族乐器,是中国古筝茫茫九派中很重要的一种流派。 根据史料推论,中国早期筝为五弦,到了战国末期发展成十二弦,后来经过漫长的历史,到了唐代有了十三弦筝。在唐宋时期十二弦和十三弦筝并存,但雅俗之分。十二弦筝为雅乐筝,流行于宫延,十三弦筝为俗乐筝,流行于民间。
心系筝乐直陈时弊精神可嘉 ——读张琪(银河)先生《古筝独奏——筝乐赋于她的属性》有感 高百坚 再三拜读张琪先生《古筝独奏——筝乐赋于她的属性》(下称“张文”),颇有同感。 “张文”的核心观点是:古筝是为独奏玩乐而生,随着筝乐的演变和发展,古筝以其繁弦重韵而成为无可取替的民族乐器。古筝在与其它乐器合奏时应突出其按音做韵的功能,其它弹拨乐器、拉弦乐器在筝乐作品要甘当“绿叶”,衬托“红...
我自幼随父学艺。1985年,父母卖掉缝纫机和吉他,又凑钱,花500元给我买了当时济南唯一的一架天津产的古筝,开启了我的学筝生涯。
《塞上曲》是徐滌生老师继《春涧流泉》后创作的又一力作。它与琵琶曲《塞上曲》同名异曲。作于1962年秋冬季节,地点:汕头市音乐曲艺团(汕头市内马路),记谱:杨秀明。由于历史的缘故,这首曲子一直未能公开发表,2008年4月笔者应邀曾在英国利物浦大学公开演奏过,受到热烈欢迎。